盛世帝女_解语【完结】(245)

阅读记录

  想到此处,他故作不经意地道:“不知令公子年岁几何?”

  李世民拱手道:“回安师,世民今年二十有一。”

  “二十一……”安伽陀故意拧一拧眉,道:“这个年岁可不是太好。”

  李渊顺着他的话道:“安师何出此言?”

  “贫僧观令公子面相英武过人,将来必可出将入相,可惜鼻间一道横纹,恐怕令公子最近会有一场关乎性命的大难。”

  李渊一脸慌张地道:“那……那可如何是好?”说着,他又急急朝安伽陀道:“安师既可看出犬子有难,想必有法子替他化解危难,请安师慈悲,救一救犬子。”

  李世民似乎被吓到了,愣愣地站在那里,连话也不知怎么说。

  杨广虽不解安伽陀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但料想他此言必有深意,逐道:“安师,李爱卿是朕的肱骨之臣,朝廷栋梁,你可一定要帮帮他,万不能让他的子嗣英年早逝。”

  “贫僧明白。”安伽陀点头之后,对满面慌意的李渊道:“李大人放心,贫僧既是瞧见了,就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还请李大人告之令公子的生辰八字,好让贫僧为他寻求破解之法。”

  “多谢安师!”在李渊连连道谢之时,李世民已是将自己的生辰八字报了出来,自然,他与李渊一样,说得皆是夏候端事先告之的假生辰八字,随后朝安伽陀深施一礼,紧张地道:“世民的性命就拜托安师了!”

  安伽陀合什一礼,道:“二公子言重了,贫僧自当尽力而为,待得算出破解之法后,就会立刻派人告之二公子,在此之前,二公子要万事当心,切莫大意。”

  “世民谨记,多谢安师提醒。”李世民满脸感激应着,在又朝安伽陀施了一礼后,方才退回到李渊身。

  在此事过后,李渊试探地道:“不知……陛下急召臣来洛阳,是有何事吩咐?”

  杨广沉声道:“最近这段日子,山西、河东等地频频出现刁民作乱一事,想必李爱卿也听说了,朕传你来,是想听听李爱卿有何良策对付那些刁民?”

  听得此事,李渊心中微微一定,思索片刻,道:“启禀陛下,对付作乱的百姓,有两个法子,一是镇压,二是召安。”

  镇压何意,杨广自是清楚不过,至于召安……他拧眉想了一会儿,道:“继续说下去。”

  第两百一十四章 献宝

  “是。”李渊应了一声,道:“所谓召安,即相当于怀柔之策,给予那些百姓一些好处,打消他们造反之念,安守本份!相较于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更会造成无数伤亡的镇压而言,召安无疑更好一些,而且也会让百姓感受到陛下的仁心厚德。”他犹豫许久,终还是决定劝一劝杨广,也算是他对大隋最后的忠心了,若杨广能听得进去,自然一切皆好,反之……他也尽力了。

  杨广神色不悦地道:“依你之意,那些造反的刁民,不仅不用受罚,还可以得到好处?”

  “其实许多百姓,只是一时行差踏错,并非心存刁恶之人,陛下这样做,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李渊话音未落,杨广已是断然道:“不行!若是依你所言,岂非变成朕向那些谋反作乱的刁民示弱,万万不可!”

  杨广果然听不进自己的劝说,李渊在心底叹了口气,最后试着劝道:“可是如此大范围的镇压,只怕会对朝廷造成巨大的负担,如今朝廷……”

  杨广冷声打断他的话,“怎么,李爱卿觉得朝廷负担不起这些吗?”

  李渊听出他字里行间的冷意,连忙起身道:“大隋国力鼎盛,国库充盈,负担这些开支自然不在话下,臣只是觉得……”李渊紧张地思索着后面的话,在杨广阴沉的脸色中道:“臣觉得那些百姓虽然犯下错事,但毕竟也曾是陛下的子民,所以希望陛下可以给他们一次机会。”说完最后一个字,李渊已是浑身冒冷汗,伴君如伴虎,真是一点都没错,一字之差,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他的话令杨广面色稍缓,旋即冷哼一声道:“那些刁民既敢作乱,足见他们眼中早已没了朕这个君王,既是这样,又何必要给他们机会,难道还让他们再作乱危害朕吗?还是说让其它郡县的百姓也效仿他们?朕很早以前就说过,任何敢于犯上作乱之人,必当诛杀,李爱卿忘了?”

  “臣记得,此事是臣思虑不周,请陛下治罪!”说着,他跪了下来,李世民亦跪下请罪。

  杨广盯了他们片刻,道:“这次就算了,朕不希望再有下一次!”

  “多谢陛下不责之恩。”李渊暗自吁了一口气,转而道:“臣在弘化郡时,得到一个稀罕的宝贝,特来献给陛下!”

  被他这么一说,杨广亦想起了这回事,“是何宝贝?”

  李渊自袖中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沉香木盒子,木盒四周雕着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图案,只这么一个木盒已是价值不菲,好奇里面所装的到底是何等奇珍。

  待得打开之后,却令人大失所望,里面装的根本不是奇珍异宝,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白瓷细碗,也就碗底所绘的两条金鱼与莲花勉强能入眼,但也仅止于此,要说宝贝,那简单就是一个笑话,紫微宫中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成千上万只比它更精巧的碗碟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