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_解语【完结】(259)

阅读记录

  李渊身子微微发抖,不过这一次,是激动之故,万万没想,杨广不仅未杀自己,还一下子给了自己十三个郡的兵力,令自己实力得以扩充许多。

  “臣李渊领旨谢恩!”在恭敬地接过圣旨后,李渊肃声道:“臣纵粉身碎骨亦当替陛下平定叛乱,安定大隋!”

  杨广盯着他道:“朕记着你这句话,李爱卿,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臣遵旨!”待得起身后,杨广道:“朕原想着再寻一人任抚慰副使,与你一道去河东平乱,但一时半会儿间未有合适的人选,待得朕想到了再说,你若有合适的,也呈折告诉朕。”

  李渊应了一声道:“陛下,离京之前,臣想去昭阳宫叩谢皇后娘娘恩典,顺道与顺仪娘娘辞行!”

  在杨广答应后,李渊父子恭身退出了乾元殿,随宫人前往昭阳殿,在殿外等了一会儿,红鲤出来欠一欠身道:“皇后娘娘知晓唐国公的来意,娘娘说了,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唐国公不必特意来此言谢,请回吧。”

  “于娘娘来说,是举手之劳,于李渊父子来说,却是救命之恩,请这位姑娘再替李某通传一声,好让李某当面向娘娘行礼道谢。”

  红鲤摇头道:“娘娘已是说得很清楚了,唐国公还是请回吧。”

  见她这么说,李渊亦不在勉强,与李世民一起在昭阳殿外行礼谢恩,随即方才告辞去了登春阁。

  第两百二十六章 似曾相识

  到了那里,王氏看到李渊父子,竟是满面惊讶,“舅舅,你与世民怎么从天牢里出来了?”

  李渊一怔,旋即道:“不是娘娘在皇后娘娘面前求情,让陛下收回赐婚永丰公主的旨意吗?”

  “本宫确实为了舅舅之事四处奔波,也去求见过陛下,但陛下一直不肯见本宫;至于皇后娘娘……本宫并未去求过她啊。”

  李渊诧异地道:“这可就奇怪了,陛下明明说是皇后娘娘开口求,他才网开一面,收回成命,臣一直以为是娘娘您请动的皇后娘娘。”

  “本宫确想着若今日上午陛下依旧不肯见本宫,就去昭阳殿求见皇后娘娘,但这会儿尚未成行。”

  李世民不解地道:“若不是娘娘,又是谁人请动的皇后娘娘?”

  王氏紧紧蹙了眉尖道:“皇后娘娘从不过问前朝之事,本宫虽有此打算,却说实话,并无几分把握;若非要说宫中有谁能够请动皇后娘娘的……只有晋阳公主一人!”

  李世民还记得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道:“可是上一次,在娘娘宫中见到的那位?”

  “不错。”说到此处,王氏眉目一动,道:“本宫想起来了,前儿个从乾元殿回来,遇到晋阳公主,本宫随口将舅舅之事与她说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这会儿想起来,公主仿佛颇为在意,难道是她去求的皇后娘娘?”

  李渊不解地道:“可是臣等与晋阳公主素不相识,她怎么会为臣等之事如此费心。”

  王氏摇头道:“本宫也不清楚,但本宫思来想去,确实只有这么一个可能。”停顿片刻,她道:“舅舅若实在奇怪,待会儿可去长生殿问问公主。”

  待得李渊点头后,王氏道:“听舅舅刚才的言语,陛下是不怪罪于你们了是吗?”

  李渊依言道:“陛下不仅收回旨意,还另行下旨赐婚世民与无垢,请娘娘放心。”

  听得这话,王氏抚着胸口道:“那就好,你们关在牢中的这几日,本宫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幸好这会儿雨过天晴。”

  “让娘娘担心,实在是臣之罪。”说罢,他又朝王氏施一礼道:“陛下已经封臣为山西、河东两地抚慰大使,统领十三郡兵力,即日就要起程前往河东平乱,臣在此向娘娘别过,改日再来给娘娘请安。”

  王氏点头道:“这是好事,舅舅去了河东之后,切记小心,平叛虽要紧,但也要顾着自己安危。”

  李渊感激地应着,“多谢娘娘提醒,臣自当谨记。”

  待得一番絮语后,王氏让宫女带着李渊二人去了长生殿,岂料到了那边,得知晋阳公主去了九洲池,并不在长生殿中

  李渊稍一犹豫,便请宫人带着他们父子去了九洲池,若真是晋阳公主在萧皇后面前替他们求情,怎么着也要谢声谢。

  九洲池在仁智殿南、归义门西之处,与长生殿隔着并不远,此处也是紫微宫内风景最美之处,远远便能看到无数殿台楼阁点缀于花卉罗植的园林之中,美若人间仙境。

  在离九洲池尚有十余丈远的地方,一阵悠扬的琴音飘入耳中,宫人四下望了一眼,指着不远处一座亭子道:“喏,晋阳公主就在琉璃亭中。”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曼妙的身影背对着他们坐在亭中,两名宫女垂手站于两侧,宫人带着他们走到亭前,恭声道:“奴婢参见公主。”

  琴音一顿,旋即有脆若银铃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何事?”

  听到这个声音,李世民身子一震,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背影,怎么……这位晋阳公主的声音听着如此像韫仪?对了,那日在登春阁时,他曾觉得晋阳公主的背影像一个人,只是当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如今终于想了起来,竟然也是像韫仪。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