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因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环境的见识还可以和丈夫说上话,妾一般都是农家出来的女子或是丫头或是身份地位更低的娼寮之地出来的女子,这些人一般是没有什么见识的。
但李家人深知李登才的xing格,也没派人去阻止什么的,只是想着顺其自然,只是没想到顺其自然的结果竟然是李登才直接叫老太太去定亲了。
李老太太犹豫半响,道:“我听说那李家一下子出了两个进士,那姑娘也是从小就读书识字的……”
李太太就笑道:“娘,三子看上的是苏家的姑娘,而且那进士也是李家一个苏家一个……”
李老太太就摆手道:“这个我知道,只是两家既然是当着一家存在的,几个孩子又都是那李相公及李娘子带大的,那也就与一家兄弟无异了,加上又有血缘牵绊,并不差什么。”
古人最喜欢兄弟多,李家和苏家虽然只各有一个进士,但因为是从小一块儿当一家兄弟养,加上又有李石和苏木兰牵绊着,以后再官场上那就是与一家兄弟无异了。
李太太沉默下来,看来老太太是想同意这门亲事的。
说来也是,家里的想法就是让李登才照着自己的喜好来,以前这孩子小的时候都是想要什么就与他们开口,但也不知是何时,有谁在他面前说了不好的话,他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她和老太太几人都心疼的不得了,为了这事,还将李登才身边的几个人换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李登才已经很久没向他们提过要求了。
最后还是李老爷拍板,“母亲不如到钱塘去住一段时间,也好打听那姑娘的人品相貌之类的,然后看了三子的反应再做打算。”
李老太太想想也是,如今李家和苏家的人还没从京城回来,他们说这些还都为时过早了,“既如此,我们就先到钱塘那儿去住一段时间。到时看qíng况再定。”
李家的两个兄弟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当初打探李苏两家qíng况的就是他们,所以他们对李苏两家的qíng况比对老太太们更加熟悉。
李苏两家的那两个姑娘虽然从小读书识字,但还要gān农活,有时更是要出外摆摊,两兄弟就不是很qíng愿弟弟娶这样的弟妹。
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母亲,所以李太太一看就看出了两个儿子神色间的微微不赞同,留了心,等出了老太太的院子,就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
李老爷正疑惑,就听妻子问道:“我问你们,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两个儿子对视一眼,只好无奈的将自己打探到的说了,道:“他们家境艰难,倒也qíng有可原,但弟弟金贵,给他娶这样的妻子……而且他若是一时喜欢呢,到时若是不喜欢了,岂不是害了人家的姑娘?”
李老爷和李太太对视一眼,就仔细的问他李家和苏家平时的生活常态。
两人要打听,总不可能只打听外头人的传说,自然要留意他们平时gān了什么,怎么gān的,只有从这些小事上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xing。
两个人的岁数都是过了而立和即将过而立,在官场上也混了好几年,自然知道这些弯弯道道,所以打听的很到位。
李老爷就满意的摸摸胡子,点头道:“若果真如此,这门亲事倒是值得一结。”
李太太也满意的点头,见两个儿子不解,就解释道:“你们只看到他家贫苦,以为就算是读书识字,也养成一副小家子气,看不上眼,哪里看到她们的勤劳?”
李老爷点头,“她们小小年纪就知道主动帮家人gān活,之后也毫无怨言,可见是个识大体,懂轻重,又重亲qíng的;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这样的人家又无心争个甲乙丙丁,所以选儿媳最要紧的还是看品xing,品xing好,才能将孩子教好,你现在看着我们家不错,可在官场上混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落下来了,到那时,没了华服美婢,你们只怕连穿衣吃饭都不会了……”
“最要紧的是这两个姑娘并不慕权势富贵,这样的人就是到了我们家也不会显得小家子气。”李太太听两个儿子说两个姑娘的教育也是李石主抓,心里就满意了八分,毕竟,一个能教出两个进士,自己也成为秀才的家长你能差到哪里去?
不可否认,当时李太太还是微微介意木兰的。
木兰在外头的名声一向彪悍,在鸣凤村,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安然无恙,全年没多少麻烦事,全靠的是木兰那一身彪悍的箭术。
聪明的李老爷和李太太自然知道,心里也有些赞赏,但这样的儿媳妇放在他们家里就不是很乐意了。
所以听说是苏木兰的妹妹,李太太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一个,好在苏木兰同样因为年纪小的问题,两个女孩的教育竟然也是李石在做,苏木兰不过教他们一些女红之类的东西。
李老爷和李太太与两个儿子不一样,他们考虑的更多些。
现在三个儿子看着还和睦,现在他们还在也还好,可他们若是都不在了呢?
老太太还在,他们还康健,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都能闹成那样,当初三子为什么慢慢地就变了xing子?还不是老二媳妇心中介意,多说了几句?
他们还在的时候都这样,更别说他们不在的时候了。
可若是给三子娶一个厉害的媳妇回来,虽然可以保住三房的利益,但兄弟之间肯定有嫌隙,三子是个单纯直率的孩子,若是没有兄弟扶持,以后还不定怎么样呢。
而且,一个心思深沉的女子,他们也怕三子受委屈。
最重要的是,三个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自然希望他们的孩子都好。
可要是让三子退步,娶一个xing子温婉一些的,他们又怕大儿媳和二儿媳亏待三房,三子也跟着受了委屈。
现在桃子的xing格倒是不错,她和三子一样心思单纯,两个儿子也是调查过的,以后就算大儿媳和二儿媳在跟前说了什么,两人也会多站在三子夫妻那边想想,三子也不至于受委屈,最重要的是,桃子虽然单纯,但因为从小所生活的环境,心里还算有成算,定然不会叫人太过欺负。
而苏木兰不是吃亏的主儿,由此可见,她从小带大的孩子也不会是认怂。
李老爷和李太太对视一眼,心里都对这门亲事认真了几分。
☆、153.第153章 离京
什么都不知道的李石正送傅鹏离开。李江和傅云芬的婚事算是定下来了。
李江和苏文参加完殿试,名次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李石对傅家了解的也够多了,他和木兰不一样,木兰不喜欢傅鹏,是觉得他太过功利,但李石知道,在这官场上混的都会想往上爬,就是他走入这个官场也会想方设法的往上走的,区别只是他不会像傅鹏一样这样利用家人罢了,但在外面他一定不是个好人。
因为李江和苏文年纪都大了,所以李石直接给傅家下定,算是将婚事定下了。
傅鹏倒是很想在京城将婚事办了,但傅夫人却不想如此委屈自己的女儿,李石也不想如此的糙率,以后傅云芬是要随着李江去任上的。
所以两家最后议定婚事推迟到冬天,到那时李江已经去任上,他和木兰的孩子也出生了,他们都算是抽出空来,到那时,李江和苏文的婚事就一块儿给办了,媛媛和桃子也该学着处理一些事qíng了。
李石觉得这是一石三得的好事,傅夫人这才满意的点头,回头就对女儿道:“你这大伯不简单,以后你万不可怠慢了大房。”
傅云芬就笑着拉母亲的手,“母亲说的什么话,他是大伯,我是弟媳,我能有什么可以怠慢他的?”
傅夫人看着女儿眉眼间的欢快,微微叹息,她是真的想给女儿找一个好婆婆,也叫她被教导个几年,可现在李家没有婆婆,苏木兰xing子又太过直慡,这孩子要是一帆风顺,心xing养成,以后只怕更难改过来了。
李石从御赐的东西里挑出了几样送到傅家,算是下定了。至于聘礼之类的只能等回到钱塘再置办,到时再送过来的时候就是迎亲了。
李江和苏文的官缺很快就定了下来,根本就不用李石怎么走动,苏定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他本来还想跟吏部的人打一声招呼的,但似乎两人的官职上面已经有了默契似的。
苏定向来不是一个会少想的人,所以他只思索了半天就大概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宁愿重用李江和苏文,也不愿意就此赏李石一个官做,但这不妨碍他在后面推一把。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苏定也算是看明白了,李石是真的对官场没了心思,而且,随着对木兰这个妹妹的了解,苏定也知道,她不适合在官夫人之间走动,心里那股念头也就淡了下来。
李江定了南阳县的县令,苏文定了定远县的县令。南阳县离钱塘并不远,却不是隶属钱塘府,来回也不过四天的路程,但定远县就有些远了,已经临了海,那里多是未开化的渔民,因为贫穷,甚至还有不少上山落糙为寇或是下海为匪的。李江的那个县虽然也穷,但比苏文的却好不少。
但两人却很满足。
这两个县看着不好,但其实与其他的县比起来还算是不错的,至少都有可取之处,而且,也正因为不好,他们才能做出政绩来,只要有了政绩,就不愁往上爬。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县的位置都有些特殊,做出来的政绩想让人无视也不行,苏定不是找不出比这两个县更好的地方,但却都没有这么合适的。他和李江都默认了这个安排。
钱舅舅却觉得这两个地方都不怎么好,李石就解释道:“若是去太过富庶的县,一来争斗太多,二来也不容易做出政绩,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稍不留心就会被人拉下,我们两家都不是什么有权势的人家,要是去了那样的地方难免招人嫉恨。这两个县看着不好,但民qíng都比其他的县要好一些,关键是容易出政绩,又能被人看见,江儿他们是要往上走的,总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县里。”
虽然赖五和苏定也算是他们的人脉,但这些人qíng都是要用在关键的时候的,若是此时就不知节制,再多的qíng分也会磨掉的,还不如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
李江和苏文从不缺少耐心。
官缺定下来,李江和苏文四月份的时候就要上任,因为时间急,木兰又挺着大肚子,从这里到钱塘,慢慢走也要一个月,回到钱塘就没有多少时间了。
因此,李石当机立断的让李江和苏文先回去,自己带了木兰和媛媛桃子慢慢地在后头往回走。
赖五本来想开口留人的,看了一眼李江和苏文,到底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郁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