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中顿时一松,等到所有溺水的小伙伴都脱离了危险,孩子们就重新露出了笑脸。
他们以为事qíng就这么过去了,但其实事qíng哪里这么简单。
他们才高高兴兴的回到家,就被老爹抓过去一顿狠揍,还被罚跪在外面大半天,关键是晚上还没饭吃……
那天晚上,木兰是枕着孩子们的哭叫声入睡的,即使隔了一条河,孩子们的哭声依然飘过来,吓了阳阳一跳,他不由扑进木兰的怀里,害怕的道:“娘,有人哭。”
“知道他们为什么哭吗?”
阳阳摇头。
“因为他们被他们的爹狠狠的揍了一顿,”说着眼睛一厉,阳阳就吓了一跳,木兰继续恐吓道:“还不许吃饭睡觉,还要被罚跪。”
阳阳露出害怕的神qíng,“好可怕呀。”
“那阳阳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挨打吗?”
阳阳摇头。
“因为他们不听话,竟然跑到河里去玩。”
阳阳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可是河里的确很好玩啊……”
木兰就眯起眼睛,李毅恨不得去捂住这个傻弟弟的嘴。
“水说河里好玩的?那是因为你没看到河底的东西,看到了,你就不觉得好玩了。”木兰压低了声音道:“那河里可是有大水怪的!”
阳阳和李彬都惊惧的看着木兰,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李毅则张大了嘴巴看着木兰,娘亲怎么可以撒谎?
此时,村民正走在李石的身后,最后还是有人忍不住上前问,“小李相公,你最后做的那动作是什么动作?”他没好意思说亲嘴。
但李石却明白了,笑道:“那是我在一本游记当中看到的偏方,不记得是哪本游记了,但上面记载着作者到了南岭一个多水的地方,那里每到夏季就多有人溺水,因此那里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救治法子,就算人暂时闭过气去也能将人救回来。”
“这个法子我也是看过但没用过,刚才刘中已经没有脉相,我又实在是束手无策,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的用了那个偏方,没想到竟然真的有用。”
听到解释,大家看向李石的目光更崇敬了,读书就是好啊,这样珍贵的偏方在书中也能找到。
大家对李石的话信服不已,没有人会往歪处想,到哪还换了一个人就不一样了,所以这就是威望了。
“这个法子我看着也挺好,可以救急,但这按压的活我们可做不好,一不小心别按出人命来了。”
“就是,渡气倒是会,但这按压可是要学问的。”
李石就低声教导他们,将按压和过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毫不保留的告诉他们。
大家对李石更高看一眼了。
这个时代,对技艺看得很重,各种各样的附加条件,比如传男不传女各种规矩。
而大夫也一样,现在依然有许多大夫不愿意将药方子jiāo给病人,就是怕被人知道自己的药方子,让人学了去。
而现在,李石竟然愿意将这偏方教给大家,听说李石对同行业的医者也很大方,只要是问他问题,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大家在称赞李石的品德的时候就到了李家大门口,李石疲惫的拱手道:“诸位也回去休息吧。”又对村长抱歉道:“……晚上怕是不能去吃饭了,还望您能见谅。”
村长看了眼李石眉宇间的疲色,自然不会介意,人家可是刚刚救了自己的玄孙。
李石扶着木兰回屋,低声埋怨道:“你也真是的,不是叫你在家等着了吗?外头乱糟糟的,那河滩上的石头又滑,要是一不小心摔跤了怎么办?”
“我哪有那么娇气?”
“你也别把自己的身子不当回事,这些年我好容易才将你的身体调理好呢。而且,你也不该将小毅也带去,当时若不是你看得进,这孩子说不定就跳到水里去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错了……”木兰连声求饶,但就是这样,李石也硬是两天没理木兰。
☆、329.第329章 秋收(上)
因为这次溺水事件闹得大,村里对小孩的管理更严格了,连河边都不再许他们去,要不是他们进村出村都需要过桥,而半大的孩子也能帮衬家里,他们就把孩子们给关在家里了。
木兰对李毅和李彬也看得更紧了,要求他们下学后就回来,不许在外头多逗留。
反正他们家那么大的一片,家里花花糙糙果树等一概不缺,就在家里玩好了。
李毅叫苦不迭,倒是李彬因此获得了许多吃的机会,所以乐在其中。
木兰给几个孩子准备好酸梅汤,让人放到井里冰一下。
先前木兰贪图凉快,就用竹筒装了酸梅汤放在冰盆里镇着,结果孩子喝了闹肚子,吓了木兰一跳,再没敢放在冰盆里,而是改放在井里。
这样,酸梅汤既有一点凉丝丝的,又不至于太冷而闹肚子。
“孩子们真是太可怜了,竟然大暑天的也要上学,要是有暑假就好了。”木兰同qíng的看着一边满头大汗,一边坚定不移写作业的李毅。
李石切西瓜的手一顿,见李毅竖着耳朵听,就冷哼一声道:“读书讲究的就是坚持,哪个有出息的人不是寒窗苦读,别说大暑天,就是天上下火,地上积冰,也要坚持不辍。更何况,现在他们条件多好,上学是坐在亮堂堂的课堂里,回家有酸梅汤和西瓜吃,屋里还放着冰盆……以前江儿和阿文读书的时候可没这些东西,遇上农忙,白天还要和我们一块儿下地,晚上回来不一样要挑灯夜读?”
李毅就坚定了神qíng,低下头继续做作业。
李石这才满意。
木兰拿着葡萄的手就是一顿,眨眨眼,她不过是感叹一句而已……
李石瞥了妻子一眼,又瞥了几个孩子一眼,意思很明显,不能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过是大暑天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今年的天气的确要比往年热一些。
李石想到去年冬天的大雪,觉得这两年天气的确有些异常,好在天气虽热,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一场雨,今年也算得上风调雨顺了,就不知道明年的气候会怎么样。
“今年风调雨顺,咱们的庄子收成还不错,留下足够三年的粮食,剩下的都卖出去吧。”李石年纪虽小,却经历过好几次天灾人祸,从而养成了屯粮的习惯。
“现在粮食还没开始收,我听周大福家的说,市面上的粮价一直在涨,不如将家里的那些陈粮都卖出去吧,不然等丰收后在卖就亏了好多了。”
李家和苏家一直有屯粮的习惯,一般都是屯三年,有特殊qíng况还会屯更多。
去年因为早有钦天监通知可能会有雪灾,李石就将所有的粮食都屯下,一粒都没卖。
后来雪灾,李石和木兰捐出去大半的粮食,只留够他们三家吃几年的。
现在雪灾顺利度过,今年又是大丰收,自然要把陈粮卖出去,囤积新粮。
“也好,回头我找一下粮商。”
根本不用李石去找,他才叫周大福去打听粮价,元家就找上门来了。
元家的大管事对李石毕恭毕敬,“……我们大老爷说,三爷这里无论如何要给个好价钱,赚谁的钱也不能赚三爷的钱。”
李石轻笑出声,好心qíng的道:“那也不能叫大师兄和二师兄破费,你回头叫人悄悄去拉粮,就照着你们给其他人的价给就行了。”
元家大管事为难道:“那可不行,哪有赚师兄弟的钱的,大老爷知道了要抽小的的,三爷,您还是别叫小的为难才好。”
“行了,多大点事,回头你与大师兄说,就说是我的意思,他若是怪罪,等他下个月寿辰我亲自去与他解释。”
元家大管事就松了一口气,高兴的退下了。
大老爷和二老爷不时的出来刷一下存在感,不就是要三爷不要忘了元家的师徒之qíng吗?
这一次苏家的手段太狠辣,一下子就将江南大半的地主豪qiáng拉下马,倒给了一直不上不下,甚至有些没落了的元家一个机会。
老太爷当年布下的局总算是开始起作用了。
李石自然也知道元家的心思,但他并不十分反感,相对于那个算计了他,还一脸他对他有大恩惠的师父,李石更喜欢那两位想要什么就表现出来,并会拿出jiāo换东西的师兄。
他们智商虽然不特别高,但这几年,他们越发走得稳健,也渐渐的开了眼界。
如果可以,李石不介意和他们合作。
毕竟,这对他也好好处不是吗?
将家里的存粮卖出去,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
转眼进了秋天,天气的炎热才慢慢好一点,秋收也开始了。
木兰开始监督起庄子里的秋收,因为害怕老天这时候下雨,自然是越快抢收越好。
不过这时候的工钱很高,李石不是多大方的人,自然舍不得拿出那么多钱请短工,因此就把主意打到府城乞丐和贫民的身上。
那些人多半是没地的,又多是外地人,流làng到府城讨生活,有的甚至连户籍都没有,流落到这里,不是行乞,就只能蹲在路边等人招短工,一般东家只要保证他们三餐就可以了。
但就是这样,因为害怕他们闹事,真正愿意请他们的也很少。
那些大富和中富人家有自己的长工,小富人家不敢请,生怕引起那些人的窥伺。
因为发生过小地主请他们gān活,反而被他们qiáng抢灭家的qíng况,所以大家都不喜欢请他们。
但李石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家的长工和佃农不少,关键是,李家和苏家高高的围墙,上面甚至还削尖了竹子cha在上面,家里又养了两条大狗,谁会没命来掠夺他们家?
李石不仅包他们三餐,还给了他们每天十文钱的工钱。
而此时,农村短工的工钱已经涨到了每天二十八文,不过他们只用包午餐就行。
这样的待遇在短工之中自然不优渥,但比起其他人开给他们的,却是天大的喜事了。
那些异乡来的贫民和乞丐都紧张的搓着手,有的甚至衣不遮体困窘的站在那里,生怕李石看不上他们。
李石看了一圈,微微点头,对周大福道:“将他们安排在庄子外头的糙棚里,每天煮好的东西也送到那里去,工具都准备好了吗?”
“是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石满意,“那此事就jiāo给你了。”李石回头对他们道:“工钱有一日一结,五日一结,十日一结及结束再结四种方式,你们可以自己选,还有,在庄子里,我不希望你们闹出什么事来,因此,你们最好安分守己,若是有人起了歹心或是持qiáng凌弱,就不要怪我李石心狠手辣。”
52书库推荐浏览: 郁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