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珊无从反驳,又把话题饶了回去:“你到底什么没想好,差点吓死我了, 还以为你不想娶嘉兴郡主过门。”
“怎么可能?”陆琮闻言就差没跳起来,“元姐姐多好,又美又能打,我就喜欢这样的,说起来多亏妹妹你了,不然我还没机会认识她。”
面对陆琮突如其来的由衷谢意,陆珊感慨万千,原来她也是有当红娘的潜力的。
见陆珊默然不语,陆琮又道:“妹妹你知道的,顾家的驸马不能议政,元姐姐虽然不是公主,可公主的儿子也没王位不是,我有点不确定自己以后该做什么了。”
按常理说,陆琮二甲进士出身,以后肯定是要走仕途的,可他娶了位不一般的媳妇,虽然没有公主的封号,却给儿子自带了王位,哪怕这个儿子不姓陆,也是很夸张了。
妹妹是皇后,儿子郡王保底,陆琮反而迷茫了,他再拼死拼活走仕途路,对陆家究竟是利是弊。
“哥是不是听到什么说法了?”明明是问句,陆珊的语气却很肯定,仿佛已经知晓答案似的。
陆琮毫不迟疑点点头:“打从陛下登基,遥京城里关于咱们家的说法就没断过,而且人家好像也没说错什么。”
要说陆家男丁在朝堂上的官职,这两年其实没什么变化,陆励还是正三品礼部尚书兼文华阁大学士,陆昊还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并没有因为元琪登基就官升一级。
毕竟正四品以上的京官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前面的萝卜不腾地儿,后面的萝卜只能原地不动,就算是皇帝陛下的岳父,也没破例的可能,因为挪不动。
倒是陆家第三代、第四代的婚事,目前看来是一桩比一桩给力,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陆珊的叔祖父陆励生子较晚,年过四十方得了一子一女,故而陆珊的小叔叔陆春、小姑姑陆旭比她年长不了几岁,这两年也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陆春还好,早早就和姑母家的表妹万穗儿看对了眼,老太太和黄夫人也不反对,昨年陆春中了传胪,好事成双就给两人定了亲,今年正准备办喜事。
陆旭的婚事稍微纠结一些,定远侯夫人早两年就看中了她,想娶回家当儿媳,无奈他们家老夫人事多,嫌弃陆旭不是黄夫人生的,这事儿就搁置了下来,一直没正式提起。
但是元琪登基后,定远侯夫人生怕夜长梦多,赶紧请了陆家大姑奶奶陆昭上门提亲,说是认定陆旭这个儿媳妇了,日后沈家的家就得她来当,再轮不到其他人。
陆家和沈家原就有亲,定远侯夫人特地请了陆昭出面,可见诚意十足,世子沈荣又是才貌双全,黄夫人断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便是老夫人挑剔了些,想必现在也不会多话了。
到了第四代的小娘子小郎君,陆家就更让人目不暇接了。大姑娘陆玲的婚事还算正常,可二姑娘陆玮当了靖亲王妃,三姑娘陆珊即将入主中宫,这就很不简单了。
陆瑾是安远侯府未来的继承人,娶了镇远侯府虞家的嫡长女算是门当户对,倒是他的弟弟陆瑜,还有堂弟陆琮,婚事一个比一个来得吓人。
陆瑾陆瑜是双生子,陆瑜比哥哥晚出生一刻钟,从而无缘世孙之位,可他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婚事按说还是很自由的,基本是看上哪家的姑娘都没问题。
偏偏陆瑜不走寻常路,执意娶了二婚的张大姑娘进门,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不是说张大姑娘不好,其实以她的条件,除了比陆瑜稍长两岁,各方面都是无可挑剔,只是二婚这个事情,在时人看来总是不那么好的。
陆玲听说了陆瑜和张大姑娘的事,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她当初没有选择顾鸿,不然见了张大姑娘,还不知得尴尬成什么样儿。
陆琮和嘉兴郡主的婚事更不用说,不是尚主,仕途不会受到影响,嘉兴郡主的长子可以隔代继承外祖父的王位,这却是比尚主还要更划算的。
倘若把陆家的这几桩婚事拆开来看,似乎每一桩都是合情合理的,很符合他们家人的身份,也说不上什么高攀。
但是集中到一起看,效果就很不一般了。何况除此之外,陆珊的表兄莫怀、表姐莫忧,婚事也是极不平凡,一个即将尚主,尚的还是秦国长公主,另一个则是威远侯府的世子夫人。
综上所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遥京人民得出一个结论,皇帝陛下对陆三姑娘爱重非常,什么好事都想着陆家或是与之相关的人家。
如果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元琪,陆珊绝不会认为陆琮是想多了,但是那个人是元琪,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哥你知道吗?”陆珊决定把这段小插曲告诉陆琮,“母后曾经提议过,封嘉兴郡主为公主,但是七哥并没有这么做。”
陆琮闻言一愣,随即惊诧道:“难道陛下知道我和元姐姐的事?可是你都不知道呀。”
陆珊挑眉笑笑,笑容意味深长:“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可七哥不知道的事,只怕很少。再说七哥连穆亲王、诚亲王、雍亲王和靖亲王都敢重用,我们陆家算什么,人材越多他越高兴。”
元琪向来用人不疑,更不会嫌能人太多,他最擅长的便是知人善任,先帝做过的那些事,以他的性格是不屑为之的。
因为明君贤臣,自来都是相得益彰,做君王的不够大气,做臣下的就很难安心。
52书库推荐浏览: 紫月纱依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女强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