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国公已逝,北丹国来势汹汹,必然要遣一力将迎战。
徐王有心想推荐晋王,却因为方才之事不敢先开口。
倒是赵国公韦昆先开口道:“陛下,北边之事刻不容缓。既然晋王因事耽搁在半途,便正好发旨令他北上迎战。晋王威名在外,一能振奋军心,二也能吓阻敌虏。除开晋王,当无二选。”
“陛下。”闻言,秦绍立即道:“臣认为不妥。今日行刺之事尚未查明,唐玉和欺君之罪也无定论,晋王之忠心尚未能明确。若然晋王借此机会拥兵自重,甚至生有其他心思,后果将不堪设想!”
韦昆看向秦绍,“秦将军这话未免太危言耸听,先不说晋王是否真有其他心思。如今洛阳城内,晋王长公子与二公子皆在,晋王难道会没有顾忌?再者,汴州城内官员,难道不也在监视着晋王的其他家眷?
如今北丹南侵之事刻不容缓,秦将军不思为国解忧,反而在此诸多阻挠。一旦北丹攻下要塞,我成国失去屏障,这样的后果,秦将军可能承担?”
秦绍也接话道:“那若晋王一心谋反,反咬成国,这样的后果赵国公也可能担待地起?”
“二位先息怒。”徐王开口,“二位自然都是为国尽心的忠良,所言也都不无道理。”
徐王转而朝唐焕道:“只是眼下不单只北丹之事,成吴虽然达成协议,但成齐边境也需防守,以防不测。除此之外,其他几国若听闻消息,会是什么反应,还不能料。西蜀……也是个大患。”
闻言,韦昆与秦绍沉默。
宣徽使洪照英看了看几人的神色,朝唐焕道:“北边的事确实不能再耽搁下去,眼下也只有差遣晋王了。若是陛下还不安心,再差一二位副使以督便是。”
唐焕的心里其实早就明白,眼下也只有唐池才能应付北丹。但秦绍所担心的,也正是他所担心的。可其他人也说地对,他再犹犹豫豫,后果更加难料。
唐焕点头,“拟旨,以晋王为招讨使,洪宣徽使为副招讨使,即刻赶赴幽州,整顿兵马应战……”
秦绍默然立着,眼中闪过复杂之色。
唐玉和与青葵又说了阵知心话,忽闻院外边有动静,唐玉和不由握紧青葵的手一叹,“这段时间我恐怕要失眠了。”
青葵正不解地看着唐玉和,门外已传来声音,“奴给寿昌公主请安。奉陛下旨意,特为公主在宫中安排了一居住,奴等特来奉迎公主。”
青葵先是有些意外,随即明白了过来。这样看来,成国与吴国之间已经达成了协议。但毕竟还只是协议,没有看到吴国的行动,也不知道中途会不会出岔子,所以她只能滞留在宫中。
两人起身,唐玉和又在青葵耳边轻语道:“战事平定以前,陛下应该都不会太为难你,宫中也会有我的人照应。但如果真的有什么为难之事,便去找德妃。”
青葵点头,“放心,我没事。”
她其实更担心唐玉和的处境。
两人四目相望,依依不舍,却也不好让外边的人等待太久,只得朝屋外走去。
正文 第148章:唐玉和的应对
目送着青葵被人簇拥着走远,唐玉和才收回目光在另外的宫侍引导下,朝陛下的宫殿而去。
纵然唐焕现在不杀他,但肯定还是想听他的解释。
唐玉和来到唐焕宫中时,正见秦绍出来,两人四目相对,秦绍走近唐玉和淡淡道:“晋王已被命为招讨使,不知长公子是盼着晋王旗开得胜呢?还是失利呢?”
说完,秦绍淡笑着走远。
唐玉和神色淡漠,继续朝前走去。
他父亲如果输了这场仗,必然会受到惩处,从此以后,威信也将大大降低。但如果他父亲赢了这场,那便是功高震主,他们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加如履薄冰。
进到殿内,殿中还跪了一人,正是今日领舞的文季。
唐玉和上前朝唐焕行礼,“罪臣拜见陛下。”
唐焕看了唐玉和一眼,点头,“免礼。”
唐玉和起身立到一旁,垂眸听唐焕问文季道:“汧国夫人是为夫报仇,你又是为了什么?”
文季低垂着头,闻言伏地道:“小人的来历,陛下也清楚,小人本出自故安国宫中。”
唐焕问,“朕对你还不够好?还是不及你的前主?”
文季摇头淡笑,“小人得蒙陛下恩遇,是小人之幸。但小人虽为贱庶之身,也知道旧恩不忘的道理。如今事败,也是陛下之福。还望陛下从今往后,多勤于政务,能保得成国万年。小人……请赐一死。”
殿内安静下来,良久,唐焕朝身旁内侍吩咐,“带下去。”
待文季离开后,唐焕看向了唐玉和。
唐玉和自觉地跪下,“请陛下治臣欺君之罪。”
唐焕冷笑一声,“你是知道如今你父亲即将迎战北丹敌虏,所以料定我不会拿你怎么样,是吗?”
“罪臣不敢!”唐玉和伏首,“此事,也只罪在臣一身。”
唐焕看着唐玉和的目光神色不定,“你是说,这些事都只是你自己的意思,与你父亲没有关系?”
“陛下可以试想。”唐玉和不慌不忙地道:“当年罪臣父亲那一刀,的确差点要了罪臣的命。如果他一早知晓的话,罪臣也不至于毁容。”
52书库推荐浏览: 雨叮咛声声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