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檐_阿琐【完结】(416)

阅读记录

  而范文程等大臣上奏请愿,恳请皇帝出兵伐明夺取天下,以祭告先帝英灵。福临封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择日统军南下,攻打明朝。

  朝贺礼毕,女眷们退回内宫,哲哲和大玉儿再受女眷叩拜,忙忙碌碌,直到午后才消停下,齐齐格歪在永福宫的暖炕上,午膳吃了两口酒,这会儿就晕乎乎的。

  大玉儿从外头归来,嗔道:“你也真是放肆了,在我这里歪着就睡?”

  齐齐格说的也不知是不是醉话:“如今我自己的男人在这里,我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大玉儿只当没听见,吩咐宫女为福晋取醒酒汤来,她上前摸了摸齐齐格的脑袋:“这么歪着,该着凉了。”

  齐齐格醉眼迷蒙,眯成细长的一条缝,将她自己的眸光深深藏起来,抓着玉儿的衣袖,这么“看”了好一阵子,宫女们来了又去,醒酒汤在暖和的屋子里散发出酸涩的气息。

  “玉儿,你要答应我。”齐齐格说。

  “答应你什么?”

  “多尔衮是我的男人,玉儿,你要永远记着,多尔衮只能是我一个人的。”齐齐格半醉半醒,说完这句话,竟是昏昏沉沉睡过去了。

  “睡吧。”大玉儿不知她是否真的醉了,好脾气地给她盖上毯子,口中温和地说,“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

  顺治元年二月,皇帝下旨,将先帝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迁入皇陵附葬,虽非同穴,但此举的意义,朝野皆知。

  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太后的意思,事到如今,两宫太后如此宽仁地成全一对有情人,一时在盛京传为美谈。

  姐姐迁陵下葬的那一日,大玉儿没有去观礼,她在崇政殿,与多尔衮等人一同听取前线送来的战报,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不日就要攻城。

  多尔衮神情严峻地说:“崇祯的日子,到头了,我还没亲眼见过他呢,真是可惜了。”

  大玉儿见在座的,都是她可信任的人,便开口直言:“吴三桂的事,你们有主意了吗,他卡在边境,是个隐患。”

  第292章 姐姐当年的狠心

  如何对付吴三桂,一时并没有好的主意,大玉儿心中有个算计,但不愿贸贸然说出口,一则在大臣面前太过张扬,再则,她更不想让多尔衮觉得自己什么事都要干涉。

  偏偏多尔衮一心一意愿和玉儿共理朝政,这日崇政殿散了不及,他单独追到内宫来,站在凤凰楼下,避开旁人对大玉儿道:“其实,我收到了吴三桂的密信,暂时除了你我,还没有旁人知道。”

  玉儿长眉轻蹙:“他与你谈条件?”

  多尔衮低沉地说:“倒也不是谈条件,说什么,他假装投降李自成,待李自成松懈防备时,我带兵攻过去。类似的话说了一些,说是既然要归降大清,要给大清送一份厚礼才行。”

  玉儿细细琢磨这些话语,谨慎地问:“你不信他。”

  多尔衮见自己的心思能被玉儿猜中,展颜道:“不信,洪承畴对我说,他觉得吴三桂虽是个将才,但为人不够光明磊落。”

  “吴三桂与你同龄,在将帅中实属年轻一辈,洪承畴是大前辈,眼里落不下年轻有为的后辈也是有的。”玉儿却冷静客观地说,“洪承畴片面之言,我们不可全信。”

  多尔衮颔首:“不错,在军队里能挣到这份上,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

  玉儿道:“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们还是可以斟酌。此外,有一件事,我很在意,你能不能派人去查一查。”

  多尔衮欣然:“只管说。”

  玉儿提起上回洪承畴说的话:“他当时说,‘吴三桂在京中的妻儿’。我很好奇他这样的说法,或许是我多想了,是不是除了在京中的妻儿,吴三桂在别处还有家室。而眼下他既然向你投来归降之意,那是把京中的妻儿都抛下了吗?”

  多尔衮明白玉儿的用意,应道:“我今日就派人去查。”

  正经的事情说完,自然要道别,大玉儿见多尔衮穿得单薄,不自觉地说了句:“早春尚寒,你要保重身体。”

  虽然说完就觉得有几分尴尬,玉儿还是努力掩饰了,顺势道:“和科尔沁联姻的事,既然你们都认为这样对福临和大清有利,我和姑姑也就答应了。只是吴克善这个人太张狂,不必这么早告诉他,等我大清入关后,再与科尔沁订婚不迟。”

  多尔衮道:“我明白了,你放心,吴克善我会应付他。”

  不知为何,两人的话,总像说不完似的,玉儿不知该在哪里结束才好。

  也许是国事繁重没有尽头,又或许是多尔衮看她的目光太焦灼,即便玉儿不愿多想,一天天地相处下来,她能感觉到自己和多尔衮之间变得越来越自然。

  “福临昨天挨罚,没得用晚膳。”大玉儿含笑道,“十四叔今天哄哄他吧,他近来爱吃肉,切的肘子能吃下一大盘。”

  多尔衮嗔道:“好人都让我做,你自己成天凶他罚他,我都替福临委屈了。”

  大玉儿含笑:“那十四叔就多疼疼侄儿,福临才不怕我,人家背靠着十四叔,有恃无恐。”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