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檐_阿琐【完结】(513)

阅读记录

  婢女伏在地上哭着说:“格格生病那几天,福晋每天半夜里会过去看一眼,王爷,福晋心里好苦,她的心好苦……”

  东莪躲在父亲的怀里,小姑娘早已哭干了眼泪,怀中紧紧捧着母亲留给她的首饰,她这几日问多尔衮最多的话就是:“阿玛,额娘怎么死的?”

  多尔衮不敢残忍地告诉她,母亲是自尽而亡,他唯有含糊其辞地说,是病故。

  可东莪已经长大了,她怎么会相信。

  宫里,朝廷官员依序进宫举哀,范文程难得再见到了皇太后,睿王福晋的故去,比他预想地早了一些,但玉儿说:“眼下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刚好彻底怀疑上了多尔衮和我的关系,现在动手,多尔衮能少些疑心,对她而言,也少些痛苦。”

  范文程道:“娘娘,您千万保重,摄政王他……”

  玉儿淡漠地说:“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你传我的话给鳌拜,要他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绝不能失败。”

  “臣领旨。”范文程躬身道。

  “范先生……”玉儿看向他,“你好歹也曾是正白旗的人,受过福晋的恩惠,你文采卓著,为福晋写一篇悼文,彰显她身前所有的荣耀和光华。”

  范文程领命而去,答应明日就呈上悼文,玉儿则继续为齐齐格抄写经文,好烧了给她送去,为她超度亡灵。

  苏麻喇带着宫女,奉茶送水,查看炭盆,可进进出出的,几乎不和玉儿说话,直到玉儿喊住她,问:“你打算一辈子都不理我了?”

  苏麻喇一张嘴,便忍不住流泪:“可是格格,您心里该多苦,十四福晋,福晋她……”

  善良的人,捂着脸蹲在地上大哭,二十多年的感情,苏麻喇虽是婢女,齐齐格待她也如姐妹般,更何况她还在乎大玉儿的感受,她知道,眼下没有人比格格更痛苦。

  “苏麻喇,齐齐格是笑着走的。”玉儿放下笔,沉静地看着哭成一团的人,“她知道我为什么要杀她,她知道,我是为了成全她。”

  苏麻喇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主子。

  “我和多尔衮之间,必有一死,可多尔衮已经输了,他这样优柔寡断为情所困的男人,绝不能撑起大清的江山,所以他必须死。”玉儿走过来,搀扶起苏麻喇,“你想一想,多尔衮若死在齐齐格前头,齐齐格会落得什么下场?且不说要她承受看着丈夫死去的痛苦,多尔衮必定会被追究身前所有的罪过,阿济格多铎和他旗下人所犯下的所有罪孽,都会清算在他的头上,齐齐格骄傲了一辈子,你要让她沦为阶下囚,被扒下体面的衣裳,披头散发地轰出王府吗?”

  “可是……”

  “苏麻喇,相信我,现在离开,是对齐齐格最好的归宿。”大玉儿道。

  苏麻喇哭道:“活着总有希望,格格,为什么不让福晋活着?”

  玉儿淡淡一笑,仿佛已超脱人世的情,冷酷无情地说:“因为我还要用她来击垮多尔衮的心,苏麻喇,说到底,是我太狠。”

  苏麻喇含泪看着她:“是先帝,把您变成这样的吗?”

  玉儿凄凉地一笑,摇头:“我也分不清了,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变成了魔鬼,也许连皇太极都没想到,会有这一天。苏麻喇,别灰心,这一段早晚会过去,我一定能过上安逸的日子,你看福临长大了,不是吗?”

  第362章 俨然帝王

  顺治六年,皇室接连病故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圣母皇太后失去了姑母这个依靠,而摄政王则失去至亲至爱的妻子和视如臂膀的弟弟。

  这样的凄凉之下,却依然有人拿太后和摄政王说事儿,甚至造谣捏造他们是为了能毫无阻碍地在一起,而除掉了身边所有牵绊的人。

  假话说的多了,也成了真话,远离京城的百姓,大多都相信,皇太后早就嫁给了摄政王,有人说他们早年就有旧情,也有人说是太后为了守住小皇帝不得不委曲求全。

  玉儿从不理会流言蜚语,多尔衮眼下则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直到齐齐格的身后事办妥,才稍稍动了点心思来压这阵风,转眼,已是岁末。

  原来紫禁城里的除夕,也可以如此安宁,永寿宫里没有贴窗花挂灯笼,闻不见炮竹烟火的气息,宫女太监们忙忙碌碌地收拾东西,明日一早,皇帝朝贺之后,皇太后就要迁入慈宁宫。

  “将来不知是哪一位娘娘住在这里,是您先住过的地儿,一定稀罕极了。”苏麻喇说,“只是,慈宁宫尚未修缮妥当,您何必着急过去呢。”

  玉儿不言语,稍稍走前几步,伸出手,星星点点的冰凉落在掌心,雪势比白天小多了,傍晚福临来请安时,还落的满身积雪,玉儿收回手道:“但愿明日天亮,别再下雪,开了春下雪不好,但愿明年能是个丰年。”

  “您在想这个呢?”

  “这几年为了收买人心,高官厚禄的养着那些汉臣,又各处镇压各处救济,大把大把的银子如流水似的花出去。”玉儿轻叹,“苏麻喇,开国靠武力,守国要靠银子,这么大的国家没有钱可不行,开年后你合计合计,宫里的花销能省则省。”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