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音听得揪心不已,当年亲耳听过元曦的遭遇,什么扇耳光罚跪的,所以堂妹的话令她深信不疑。
“世上难免有些小人,你不要难过,皇上会为你做主。”葭音安抚堂妹道,“虽然我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但凡能照顾你,姐姐不会不管。”
悦常在屈膝跪下道:“有姐姐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可您千万别为了我去求什么,只怕别人误会我仗着您要兴风作浪,也怕叫人误会您太自以为是。不论如何,有姐姐在,我就安心了。”
“那往后别动不动跪我,这宫里人人见了我都要下跪,年长的太监宫女都是这样。”葭音轻叹,“我们是亲姐妹啊,还分什么彼此。”
悦常在眼含热泪:“有姐姐在,我什么都不怕了。”
她离开承乾宫时,元曦刚好从慈宁宫归来,悦常在已经走到后面去了,元曦稍稍看了眼,便转回自己的景仁宫。
只是还没坐下,添香就赶来,恭恭敬敬地请佟嫔娘娘过去坐坐,元曦担心葭音是要提悦常在的事,心中有几分不情愿,但葭音并不是为了堂妹,而仅仅是今日难得皇帝不得闲,她想和元曦好好叙叙旧。
葭音想带元曦参观承乾宫,元曦笑道:“姐姐,您没来前,这儿可都是我布置的,我怕是比你还熟悉些。”
“是啊,你看我怎么这么傻。”葭音尴尬地笑道,“都是你费心打理的,我还要带你参观。”
她邀请元曦去喝茶,元曦说太后过几日要看戏,正在寻思什么戏好,葭音见多识广,回京城也有一年半载,便问她可知道时下京城最热闹的戏码。
葭音说:“我所知,无非是《西厢记》、《牡丹亭》,只是这些情情爱爱的戏,怕是不宜在宫内唱,还有一出《沉香亭》,只有几段初稿,江南一带的乡绅,正积极促成这本剧的完成。我离开江南前,听过两段,如今也不知怎么样了。”
《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元曦也是知道的,这《沉香亭》还是头一回听说,她是不耻下问的人,忙好奇:“姐姐,《沉香亭》讲什么?”
葭音道:“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故事,颇有几分宠妃误国的意味,也不知为何,老百姓爱看这样的戏,才出了几段,就引起了轰动。”
元曦说道:“说来,太后娘娘很崇尚汉唐文化,姐姐知道吗?”
葭音说:“早就听说,太后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书。”
元曦笑道:“这《沉香亭》,太后必定喜欢。对了,姐姐,我带你去见见编钟吧。”
她起身来,拉着葭音的手说:“正好,哪有看三天戏的,太后不厌,我也厌了。不如其中一天,就安排乐师为太后演奏编钟,之前求你的事儿,你一定没忘吧。”
葭音不仅没忘,还满心期待,编钟是极其贵重的远古乐器,承载着华夏中原的千古文化,但因体格庞大笨重不宜运输,极少能在民间坊间看见。
葭音长这么大,也只在古籍中见过文字描述,元曦拜托她这件事时,竟然成了她一时之间,进宫的动力。
果然,这座从湖北进贡来的编钟,足足挪出一整间殿阁来才能摆放,那庄重沉稳,大小不同的青铜扁圆钟,静谧地悬在钟架上,葭音走上前,不自觉地拿起木锤。
天籁之音,自殿阁内悠扬而出,从一个音,到一串音符,再到能连成曲调的悦儿动听,殿外路过的宫女太监,都纷纷停下了脚步,昂首聆听。
葭音欢喜极了,耳边余音缭绕,才忽然想起元曦在她的身后,不禁红着脸走来,问元曦:“要试试看吗?”
元曦摇头:“看着姐姐的身姿,就像画儿一样,像画上的仙女,我一去,就变杵药的兔精了。这编钟送来时,皇上就带我来玩儿过。”
葭音便不勉强,放下木锤,又看了眼编钟,道:“至少要六个人。”
元曦说:“姐姐贵为皇妃,没有当众演奏的道理,自然不能把你算进去。这件事,太后还不知道,就给她一个惊喜吧。”
葭音连连点头:“我知道了,好在这里离慈宁宫极远。”
“石榴。”元曦转身喊人,吩咐道,“到外面去看看,叫路过的宫女太监不要多嘴,就当什么都没听见。”
石榴领命而去,葭音看着元曦的威严,哪里还有昔日小姑娘时的影子,她既感慨,又佩服,不知自己会变成什么模样,眼下,就先把眼门前的日子过好再说。
“天色不早,皇上该进内宫了。”元曦道,“姐姐,我们回吧,改日选好了乐师,我再陪你来。”
姐妹俩返回各自的宫殿,天还没黑,皇帝的御驾就从景仁宫边上走过,到后面的承乾宫去了,紧跟着御膳也浩浩荡荡地送过去,来来往往不少人,直到天黑,才真正消停。
石榴一直很心疼自家小姐,不许小泉子他们再来汇报什么外面的动静,可用晚膳时,元曦却对石榴说:“葭音姐姐她,真是个很纯粹的人,若不是被关在这紫禁城里,该多好。”
第528章 无条件的顺从
石榴咕哝:“皇上可不这么觉得,您千万别说这话,皇上听了该不高兴。”
元曦胃口不大好,吃了几筷子就放下了,想了想之后,吩咐石榴:“你和添香还好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