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琼华岛之外的地方,张灯结彩欢度佳节,只有这一片静谧的岛屿上,福临默默地守护着昏迷不醒的人。
然而皇帝的平静,让太医和宫人们都很紧张,记不得从何时起,皇上突然不再急躁暴怒,不会再为了皇贵妃的病冲他们发脾气,这样的反常,反令他们坐立不安。
八月十九的晚上,葭音苏醒了,然而福临每天都会刮面梳头,穿戴吉服,今日亦如是。
葭音睁开眼看见他精神体面的模样,便笑道:“皇上是从宫里回来吗,您这身打扮,是去陪太后过节了?”
“是,朕从宫里回来,额娘要朕对你说,好好养病,除夕时,回宫里去过节。”福临说着,伸手抱起葭音,“月亮正圆,朕带你去看。”
湖边亭子里,美人榻上铺着兽皮,温暖地承托着葭音的身体,边上茶几摆着美酒佳肴,还有油光锃亮的月饼。
月朗星稀,银盘当空,葭音痴痴地看着,见福临从亭子外进来,搀扶葭音坐起来靠在自己的怀里,便见湖面上忽然亮起无数莲花灯,悠悠扬扬随波而去。
“中秋节放花灯吗?那不是中元节的习俗?”葭音问福临。
“高兴就好,习俗也是人定的。”福临道,“你喜欢吗?”
“喜欢。”葭音笑着,再抬头看一眼明月,她知道,今天不是八月十五,圆月损了一条边,她一定昏迷了好几天。
“如果时光倒流,朕想回到你外祖母家中,朕想好好接过你递来的糖块,朕会在选秀那一天,就把你留下,朕会坚持反对与科尔沁和亲,朕会……”福临说着,声音哽咽,“葭音,对不起。”
“皇上,时光不会倒流,可是现在,我在您的身边。”葭音道,“这世上,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深爱着您,她们就在家里,等您回去。”
“可是,朕只要你。”
“臣妾,要走了。”葭音抓起福临的手,她的手浮肿得吓人,粗大的手指吃力地挤着福临的手指,“臣妾的人生,虽然短暂,可也满足,臣妾所有悲痛的时候,都有皇上陪在我的身边,可是将来,我再也不能陪着您了。”
“没有了你,朕再也不会悲痛,再也不会了。”福临说,“葭音,对不起。”
葭音温柔含笑,抬手抚摸福临的面颊:“皇上,不要说对不……”
莲花灯随波而去,渐渐沉入水中,湖面上的烛火一盏一盏熄灭,圆月悠悠而过,向着西天去,琼华岛上,一片漆黑。
急促的马蹄奔向紫禁城,太监们一道道门传进来,玉儿还没睡,披着风衣站在宫檐下,平静地看着月亮,从头顶移向西边。
慈宁宫门前,有人闯进来,苏麻喇上前询问,而后深吸一口气,来到玉儿身后。
“太后,皇贵妃娘娘薨了。”
第662章 皇祖母还在
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日的早晨,玄烨早早起身穿戴,预备去书房,可宫人们却为他送来了惨白的素服。
大李子跪在榻下说:“三阿哥,皇贵妃娘娘薨了。”
玄烨说:“我不是皇贵妃娘娘的儿子,她也不是我的嫡母,我为何要为她服孝?”
大李子愣了一愣,说道:“三阿哥有仁善之心,庶母亦是长辈,皇贵妃活着的时候,侍奉皇上,侍奉太后,对您也格外疼爱。三阿哥,这是孝道。”
玄烨叹了一声:“好吧,替我穿上。”他想了想又问,“额娘呢,额娘在哪里?”
大李子说:“娘娘去慈宁宫了,娘娘说了,您照旧上课,之后若有其他安排,会有人到书房来传话。”
“今年大旱,好些地方颗粒不收。”玄烨像大人似的叹息,“为了赈灾济民,国库损耗极大,再加上和郑成功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朝廷没有银子,皇阿玛要厚葬皇贵妃娘娘的话,要把国库掏空了。”
大李子呆呆地看着小阿哥,他每天伺候在身侧,也没弄明白,三阿哥到底从哪儿学来这些话:“您这些话,是听谁说的?”
玄烨却生气地问:“春夏一滴雨都不下,庄稼要怎么长出来?这还用人来告诉我吗?”
“是、是……”大李子咽了咽唾沫,他早就发现自己伺候的,绝不是个普通孩子,三阿哥对于朝廷大事,有着格外的好奇心,书房里的太傅们都说,这才是皇子该有的品格。
玄烨穿戴整齐,吃过早膳,走出景仁宫,就发现宫里已然一片缟素。
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这样的光景,可纵然满目凄凉肃穆,小小的人却眉头紧蹙,对大李子说:“皇祖母还在呢,这样可以吗?”
大李子道:“三阿哥,咱们照着做就是了,这也都是皇太后的意思,皇上在琼华岛上,还没回来。”
慈宁宫中,玉儿等来了宫人的传话,她派人去询问福临,是否要将葭音移回承乾宫,皇帝拒绝了,他不允许任何人上岛打扰,他要独自陪伴皇贵妃。
玉儿手里端着茶,放下没有喝,吩咐苏麻喇:“将景运门值房几位当职的翰林学士找来,我要见他们,传索尼。再命文武大臣、皇亲国戚及他们的女眷,到琼华岛举哀,不必过桥登岛,在桥下设案祭奠即可。”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