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阿珊从达拉国回来的时候想着中秋节,现在整日在王宫里哪怕不是过节也可以和悉叶天天团圆。现在的日子对于阿珊来说天天都是新的,结婚的日子仿佛还是昨天。有时她会对着自己宫殿里的水池出神,一朵莲花开在了她的脚下,于是她伸出染红的手指浸到水中。这清凉的触感和白绢传来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女官们都说王后染好的时间比陛下短多了。阿珊记得染色的第二天早上,手脚上的染料都渗了出来,可是女官们却说这是正常的。等到把白绢拿开的那一天,阿珊和悉叶的手握在一起,红色从身体连接到了心里。
阿珊脸色发烫,不能再想下去了,她把池水中的水滴到了莲花上,夜色中的精灵有了水的滋润愈发清丽。阿珊靠这丝丝清凉降降温,水光倒映在她的脸上,好像一朵盛开在水上的莲花。但是阿珊并没有实现降温的愿望,她火热的源头出现在了水面上,很快又来到了她的身旁。
“原来你在这里享受时光啊,我的王后。”
如果说悉叶一直难以适应唐人的服饰,阿珊则对换上的毗兰国衣饰有些无措。身上穿戴的金饰碰到一起就会发出响声,而当肌肤相亲时毫无阻隔。比如现在才消去的热度又涌了上来,悉叶抱着阿珊,也坐到了水边。阿珊把手抵在了他的胸膛,说道:
“毗兰国常年炎热,我以为穿上你们的衣服会凉快些,没想到你一来就更热了。”
“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体温不在于穿的是何种衣服,而在于是和什么人。”
悉叶把阿珊的手拉下来,整个身子贴了上去,好在徐风适时地吹了进来,消散了这阵热气,剩下满室的莲香。
“今晚要宿在你的宫殿吗?”
阿珊不回话,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
于是悉叶把阿珊抱起放在了床榻上,这里正好对着窗外的明月,薄纱被吹起,照亮了阿珊的身影。这倒是像是月宫中的仙子了,悉叶在床榻上翻过身抱住阿珊,嘴唇碰了碰她,说道:
“你不是一直想过中秋节吗?接下来我们要出席送水节,到时候可以去湖里的行宫看月亮。”
阿珊背过身去,任由月光洒满床榻。悉叶支起身子,这回又在阿珊耳边说道:
“而且我们还要住在那里一段时间。”
“然后出去放河灯吗?”阿珊转过头轻声问道。
“当然,我们一起去放。”悉叶笑了起来,侧着身把阿珊抱到了自己怀中。他们伸开交缠的手对着月亮,染红的手指交叠在一起,也变成了月亮的颜色。
毗兰国从雨季结束开始真正进入收获的时节,这个时候人们要举行“送水”的仪式。因为接二连三的好消息,所以国王结婚以后的这个送水节来得比往年都要热闹。这个节日要举行三天三夜的龙舟比赛,各个村庄都准备好自己的龙舟,想要大显身手一番。在祭司的指导下,人们向神灵供奉供品后,拿出用巨木凿成的龙舟。和它配套的船桨也十分巨大,这龙舟要三四十个村民一起划动。唐人村落也有派出自己的龙舟,他们这个时候和其他地方一样,一起沿河道向王城划去。在河道交汇的地点有一处大湖,那里就是国王和王后行宫的所在地。
这一年唐人村子里带领大家划龙舟的是阿顺,等到村里的长者和祭司做完供奉,他就招呼小伙子们搬出了龙舟。这龙舟的眼睛照例是要请人点睛的,周大夫在众人的期待下完成了这道工序。一时间,锣鼓喧天,村民们欢送着船员们上了船。等来到目的地,已经有好几百艘船了,今天聚到一起也是十分难得的场面。在岸上不断有人欢呼,鼓掌,有些人还搭起凉棚观赏起来。
等到了下午,阳光不再那么刺眼,所有船只都聚集到行宫的水道前。行宫对着湖面的高处早已搭好了观礼台,侍卫们站在两侧,当悉叶和阿珊出来时跟在他们身后的贵族们也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悉叶上前拿出金剑,激励船员们用自己的表现来送走一年来的辛劳。紧接着,侍从官吹响螺号,比赛正式开始。这个时候就不管是哪个地方来的了,无论是穿着锦衣的贵族还是打扮一新的农民,人们为了欢庆这个节日都用尽全力划船。
阿顺也和当地人一样手上系着红布,他不断地敲打着眼前的鼓,让同伴们和着鼓声前进。站在当地人船头的船员则和唐人不同,他们也催着自己的船员前进,只是表演的却是惹人大笑的杂技。只见他一会儿探出船,一会儿又对船员急声催促,还哼起曲调扭动身子,引得围观的人群哈哈大笑。周大夫也被请到了观礼台上,他看着这些船员,恍惚间看到了自己在省城见过的弄潮夺标。那个时候也是差不多的时间,会有各处涌来的人群,都是为了看着大涨的潮水里那些以舟为家的弄潮儿。就算是被潮水打到也不着急,因为眼睛都跟到船上去了,衣服被打湿又有什么要紧。周大夫向两岸望去,有些商贩就在那里卖着小吃和小玩意儿。看着攒动的人群,周大夫想,真好,就让自己在这异乡找一点过去的回忆吧。
龙舟比赛在傍晚结束,但这还没有完。阿顺的船队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他们突出的表现还是引来阵阵掌声。金匠铺的女儿等他一下船就送上了一个荷包,阿顺这回没有拒绝,因为他知道他现在不跟着姑娘走,只会有更多的姑娘围上来。到了晚上,人们往船上送上酒食,大家边唱边跳。毗兰国的人们在船上铺上芭蕉叶,点燃三支蜡烛,观察蜡烛滴落的样子和在芭蕉叶上的形状,老人们说这样能判断来年附近区域的收成。
52书库推荐浏览: 悠悠阿欢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