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间卯时中,赵湛去了楚瑜侯府,拍门大骂世子楚怀。
下人们怕生事端,皆不敢开门。但是楚怀怒闻后,亲自去应门,与之对骂。
仆人们皆没料到,大门刚开,赵湛就冲进来,自怀中掏出一柄铁锤,迎面将楚怀砸死在门口。之后,便扬长而去!
赵皇后闻听,一下被戳中痛脚软肋一般,当即踉跄摇晃,眼前发黑。
这位赵湛,在赵家排行老三,是赵大伯唯一的儿子。人是极本事的,跟在赵父身边做辨铜,很是年轻有为,唯独性情有些被宠坏了,官场上混迹了三五年,还是不够圆滑。
此时竟公然杀了人,赵氏一族要大祸临头了么?
那厢,惠帝也惊得无以复加。
如今三国来使都尚在东都,皇城内就出了外戚锤杀侯世子的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下丑算丢到国门之外去了。
冷不丁,惠帝便狠狠剜了赵皇后一眼,已经惊慌失措的赵越发心头淌血一般。
见状,秦鸿谦忙出言道:「说起来,赵家三郎也不是无故杀人,确是侯世子楚怀诬陷在前。」
「此言何解?」惠帝问道。
「大约上月年关前,各地城门守卫都松懈了些。所以,从大魏国流进来一些『轻钱』。」秦鸿谦字斟句酌,细述原委。
所谓「轻钱」,就是私铸的钱币,分量比真币轻,大小上,比真币薄。
因为发现的「轻钱」数量并不巨大,是以,多半是些商人乘过年,混在货物里夹带回大燕,流到了市面上。
事情传开后,侯世子楚怀便在街市茶坊中污蔑这部分钱铢,是从赵家富陵山铜矿流出来的。坊间一时哗然,皆说:赵氏已富甲天下,还要坑穷苦老百姓口袋里的钱铢,实在禽兽不如…云云。
就在昨日,水衡都尉赵锦程(赵皇后的父亲),终于查清「轻钱」的来源,抓获了夹带的商人。赵湛便气愤难抑,怀中藏锤,一大早找到楚瑜侯府上,将楚怀击毙!
想是原本并没有杀人致死的念头,反正此刻,赵湛赤膊了身子,就跪在宣室殿外长阶下,等候惠帝处置。
而廷尉张轶珍,是拘捕扑空,闻听了赵湛闯宫的消息,匆匆赶来,结果正逢上老丞相。于是两人一合计,便一同来奏明惠帝,力图将这案子的影响,压制到最小。
听罢,惠帝已经气得无话可说。
论实力,清江楚氏远不及富陵赵氏;论尊卑,赵家有一位皇后,还有一位都尉国丈!且,侯世子楚怀污蔑在前…现在,一个丞相、一个廷尉站在这里,连皇后也不避讳一下,这案子还用审么?摆明了是要偏倚赵家的。
心情莫名暴躁,惠帝松弛的唇抿得笔直,一言不发,心里反感、厌恶,都化作戾气,徘徊在眼底。
秦鸿谦如今惜字如金,抱着手,保持吊眉聆听的姿势,如老僧入定一般;张轶珍也紧随其后,站在秦相身后一步远,缩肩不语。
唯独赵皇后,度时如年,觉得这半刻工夫如同十年一般,末了,到底摇晃着软倒在金砖地上,支肘泪盈盈地看着惠帝。
「皇上…」
「将赵湛暂且羁押在刑房,朕要查明实情再作论断!」不理众人,惠帝甩手而去。
秦鸿谦迟钝的转身,朝皇后一礼默然退下,张轶珍也不敢多说,跟着出去,不过心里已有了三分底儿。
惠帝说的是「刑房」,不是诏狱,这便是没有定赵湛的罪,而只是将其羁押在廷尉署,以免楚家悲愤之中,闹起事端来。自己回去,只需将赵湛看管好便是,旁的,做做样子也就罢了,横竖皇上是要顾及赵家的。
另一边,淞园里。
浅夕一听小侍女说庄娥被皇后宣召,就疑窦顿生。
赵皇后虽冷情刻薄,却不至于睚眦必报,况庄娥身份特殊,非一般后宫嫔妃可比,赵皇后断不至于做出「迁怒、出气」这么不识大体的事来。
送走小侍女,浅夕正打算去长春宫拜访一二,丹姬就忽然现身,笑着说:刚赤膊进宫的那个小郎君,端的有一身好皮肉,模样儿也俊俏,死了好生可惜!
浅夕瞧她眼中并无半分情动的样子,就知她肯定听到了什么。
细问之下,丹姬居然也能答出个七七八八,原来是外戚赵家,三子赵湛锤杀了人。
没来由心中一动,浅夕唤上侍女就往外走。
第235章提前动手
庄娥刚回到居处,就见殿外寒树下,站着娇媚无双,俏生生的人。
「帝姬怎么不屋里坐?倒在这里受风。」
看见浅夕,庄娥忙下了步辇,上前执手相请。
浅夕含笑,随了庄娥往殿内走:「主人家不在,又是头次拜访,怎好登堂入室。」
庄娥美丽的眼睛眨了眨,越发笑得温婉,心里暗忖:原来不是个不知礼的,酒宴之上敢那般肆意言行,多半是极聪明灵毓的人。
进了内殿坐定,浅夕便盈盈下拜:「卿欢贺庄妃娘娘册封大喜!」
庄娥眉眼一热,颊生红云:「帝姬有耳报神么?也就是方才的事…」
「耳报神倒是没有,不过娘娘遣侍女来,卿欢总要打听打听,皇后娘娘宣召所为何事。」浅夕一派风轻云淡。庄娥却觉自己就让小侍女去知会了一声,她便亲自前来,心里越发敬了浅夕三分。
两人相谈甚欢,庄娥羞涩道:「在家时,父君就总说我性子太绵弱。我虽有心与帝姬结交,只怕日后反要给帝姬添许多麻烦。」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