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慕容琰,看似入宫是请安闲聊,实则句句话都在留意卿欢。
第372章表里如一
芳清看出穆太后心事,一旁轻轻摇扇道:「皇上犹豫,尚算清理之中,裕王何以也注意到帝姬?」
「哀家也不知道」穆太后无声叹气:「阿琰没说破,哀家怎好贸然界面。」
芳清默默点头。
那日裕王进宫,问及太后忙碌所为何事。穆太后便随口提到在为帝姬选亲,裕王听得格外认真,还一一细问了帝姬生辰、年纪,什么性情、喜好,等等。
说实话,穆太后和芳清都意外的很。第一个念头都是,裕王是不是年纪大了,膝下空虚,所以也开始心急了。不然,那样痴情一个人,先是忽然娶了庶妃,宠得上天入地一般,现在又无端看中了柔然来的帝姬。
细想一想,这两人都和已逝的端静公主有几分相像,但又各有不同。难道,裕王始终还是放不下那段旧情…
主仆二人一个对视,心照不宣,都想到了一处。
这也正是穆太后不便界面的原因,她怕慕容琰是真起了娶新妃的心思。
且莫说,惠帝现在对卿欢存了犹豫,就算惠帝从始至终压根儿都没有纳卿欢为妃的打算,也绝不会愿意让卿欢成为裕王妃!这样钟灵毓秀的女子,背后还有柔然国,若是嫁进裕王府,慕容琰岂非如虎添翼!这绝对不是惠帝愿意看见的局面。
穆太后有些头疼。
现在看来,赶紧把卿欢许给沈赫璋,倒成了最好的选择,免得这对叔侄凭空又起争端。
「璋儿那个孩子,什么时候宣进宫来,让哀家好好儿瞧一瞧。」穆太后吩咐。
「喏。」
另一边,惠帝已然去了。
听说皇上来探太子,董惟元亲自陪着惠帝去了内书房,直说太子近来一直在钻研《礼记》。
老旧的回廊深而古朴,不同于大宫其他任寂静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松香。太子宽衣缓袍端坐在窗下,端肩拔背,身姿舒展,灯影下愈发显得纤瘦而让人心疼。
二人一直进了殿内,太子俭也不曾察觉。
惠帝在五步远处停下,只见自己唯一的儿子,鼻尖儿上凝了细细的汗珠,正伏案用功,神情专注。丝毫没有他此前想象中的挟愤不平…一只无形的手抚平了惠帝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几日来,因为太子误闯后园水榭,惠帝一直暗自躁怒,无处泄恨。此刻,看着太子表里如一,确是真心认错悔过,一切烦郁霎时烟消云散了。
默然转身出去,留下了太后为太子特意准备的汤羹食盒。
太子俭温完了一日课业,才知晓惠帝亲自来看过自己。便是在他幼时,这也是极罕有的!
董惟元又笑着将一串香珠递在太子手中,和悦道:「皇上从自己手上现退下的汨罗香珠,赐给殿下。说佩了此物,晚间读书可免蚊蚋叮咬。」
香珠光晕温润,太子俭握在手中意外欣喜。珠串虽然只是惠帝随手赏下,但却包含了身为父亲的舐犊之情。
太子俭满眼珍视,前所未有的触动。
第373章错算
夜漏更深,华宫里还是气氛沉闷网首发)
连严若儒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状况。
「早间便听说,大朝时皇上对太子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现!」柔妃频频摇扇,气馁不已:「这等事从前何曾见过!咱们做了这么许多事,倒成全了他们?」
眼中戾气,严若儒扯唇森然:「微臣一定会弄清楚,到底是何人在里头作梗!」
柔妃手中一顿:「你是说…太子有帮手?」
「不然呢?」严若儒侧目:「皇上的脾气,娘娘比微臣还要清楚!至于太子,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罢了,若无人提点,能这般从容若定?」
柔妃不禁皱眉:「话虽如是说,但倘是太后在当中圆融,又或是董阁老劝诫过太子,咱们又能如何!」
「绝不可能。」严若儒嗤然。
「为何?」柔妃不解。
「以现在的情形看,太子在水榭所见之事,应该不曾跟任何人提起。不然,以穆太后、董阁老,随便哪一位知道了这等秽乱宫闱之事,还能容得下夫人么?既然太后和阁老都还不知情,又如何能在当中开解呢。」严若儒层层分析。
点点头,柔妃若有所思:「有道理,依你的意思,那个暗中提点太子的人竟是知道姐姐与皇上的私情的?那她为何不说出来!还有她为何要这样帮助太子?难不成…是赵怜儿?」
看柔妃惊而失色,严若儒缓缓摇头:「凭这个小妮子的本事只怕还差些,且她入宫不久,行事未必能这般游刃有余…上次合欢丹之事,阿善死得蹊跷,微臣就有所怀疑。此人能如此深藏不露,将诸事化解于无形,单枪匹马只怕不足以成事!」
「依你的意思,这人竟是宫里的老人儿?」柔妃半信半疑。
「老则未必,以微臣想,此人必定跟这后宫渊源颇深!」扫一眼窗外,严若儒压低声音道:「娘娘觉不觉得,这次肖氏姐妹入罪身死、赵皇后离宫,得益最大的,除了咱们,还有一个人么?」
「谁!」
「裴修媛。」
「颐华郡主!」柔妃忍不住失声惊呼。
一时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只有一两声烛花爆蕊的「呲呲」声偶尔响起。
「你说的没错,就是她!无宠而封,真真是好手段!」沉思良久,柔妃霍然起身,脸上都是恼恨之色:「面上装作一副清高无争、孤而不群的样子,私底下却和赵怜儿打得火热;冷眼瞧着皇后走了,又去笼络太子,哄得太后巴巴儿把她送到皇上身边去侍疾。」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