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混战
王吉符到百乌国时日尚浅,根本不知百乌圣地对于百乌国君来说有多么重要。
百乌国不同于中原对于血脉传承的注重。在中原,国君都须是兄终弟及,或者世袭罔替,才算正统。而百乌国国君则是要经过「神授」,才能算是得到了神明的认同,百乌的贵族和子民才会承认。有些物竞天择,能者居之的意思!
当然「神授」大都流于形式,国家稳定时,国君基本都是世代相传,内乱时,国君之位也是由诸王中获胜的那一位取得。但是不管哪种方式,百乌的国君都必须在圣地神坛获得一位神王「神授」加冕,才可以顺利统治百乌。
如今聂焱捣毁神坛,杀死神王,翻掘圣墓,无异于是将百乌圣主推下王座。
国君之位都要即将不保,百乌圣主哪里还管得了大晟,急令数十万大军全线后撤,赶赴圣地。北川至朔城皆收到消息,所有兵将几乎倾巢而出,一路追击百乌军。一时间,烟尘蔽日,大地颤抖,大漠上的混战一处的骑兵如翻滚的黑云一般朝北覆盖而去。
那百乌圣主并不愚蠢,自是能料到全线后撤,必遭大晟追击。但他此时却不得不丢车保帅,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圣地,护佑神坛,俘虏聂焱,给百乌子民一个交代。再者,大晟军队跨越百乌边境深入荒漠,并没有充足的补给,打击距离最远不过二三百里,则必然要回防,何况大晟国内还有内乱,断不会咬着百乌不放。
果然,大晟大军追击赶杀三百里,歼敌十余万后,便不再前进。
百乌圣主日夜兼程赶回圣地,可一片废墟之中,哪里还有聂焱的踪影。本该是供奉神明的神坛,陈尸处处,惨烈异常。贵族、王公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为保住王位,百乌圣主当即将罪责全部归于王吉符头上,并将王吉符制成「人牲」,令人生啖其肉,这才略略稳定了局面。但此次的神坛被毁之事,仍让百乌诸王暗生异心,在其后的十六年间,百乌都是内乱不止,再无力袭扰大晟。
没有了百乌这个强劲的外敌,王左干立时得以抽身收复胶西,缓解了萧鸢方面的压力。聂焱则挥师南下,协同东郡王一举夺回晟京!
就在元帝大喜过望,乐熠感叹聂焱用兵如神之时,意料之外的事又发生了。
走投无路的舜纯居然也学起宋恒道与张廉的金蝉脱壳之术,在聂焱赶来攻打晟京之前,率精骑三万悄悄离了晟京,直击驻扎在青峰镇的元帝。
直到聂焱破城以后,宋恒道才发现大事不好,待打听清楚了舜纯所部的动向,聂焱便急往青峰镇救援。
此时,舜纯却已然抵达青峰镇与乐熠短兵相接。乐熠措手不及,手中两三万残兵又哪里比得上舜纯特意挑选的精兵悍将,只能一路朝西节节后退,以求能护得元帝平安。
夜色如墨,聂焱大军的火把映红了半边天,到了青峰镇,却发现已是空城一座。
乐熠正拥了元帝向西奔逃,所有人都觉狼狈不堪,心有不甘。千险万难的坚持到了这一步,舜纯却出人意表,单跟元帝过不去。誓要取其性命才肯罢休。
这日,逃了半夜好容易退到昌勒城近郊,众人却发现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后面的舜纯如魔影一般甩都甩不掉,这边却正遇上与萧鸢作战的耿默残部。真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好在萧鸢已然占了上风,后半夜时聂焱又接踵而至,于是,四五起子人好一番混战,直战到东方发白,才分了胜负。舜纯被俘,萧鸢也在聂焱的帮助下,也剿灭了耿默东段残部。
天色大亮,临时搭起的大帐里,一张张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元帝端坐,荻泓、萧鸢、聂焱、乐熠皆立在帐下。简单的商讨过后,众人议定:由聂焱、乐熠率部护送元帝回京,萧鸢留在昌勒城阻击耿默,等待元帝顺利返回晟京后,聂焱再重返琼州与萧鸢会师,一道收复失地,击杀耿默。听了这样的决议,荻泓当即要求与懿王一道留下,以便日后一同西行,返回齐姜。元帝深知荻泓是惦记世子和齐姜百姓,当即没有多问就应允了。
于是汇合的几路人马,又重新分成两路,一路驻守等候,一路返京。
乐熠整顿所剩兵马,正欲出发之际,穆风却慌乱返回,禀复元帝说,昨夜与初苒被乱军冲散,他已寻找整夜却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到。乐熠惊得说不出话来,元帝因连续几日不眠不休,早已不堪重负,骤然听到初苒战场失踪的消息,顿时两耳嗡嗡,双眼发直,昏死过去。
穆风忙诊了脉,只说无妨,待要取金针唤醒元帝时,乐熠却出言阻止:「既无大碍,就这般让聂将军护送皇上回宫吧,你我留在此处寻找阿苒。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阿苒那般聪颖机敏,断不会有事。」
乐熠声音坚定,眼神坦荡。他对初苒的关切之情,穆风在北三宫小院儿时就看出来了,知道他将初苒的安危看得有多重,皇上更是不必说,若是此时醒来,必定会留在此地寻找初苒,断不肯独自先行返回晟京。穆风但见乐熠脸色苍白,神情焦虑,不难猜到他在担心什么——初苒近些日子身子一直疲弱,如今一朝流落在外无人照看,只怕会病倒。
穆风略一沉吟:「侯爷还是先随皇上回京去,圣驾事大,待路上皇上苏醒,属下只怕仅凭聂将军一人拦不住皇上…」
见乐熠沉默,穆风无奈又劝道:「彼时,侯爷可再向皇上奏请,回昌勒城找寻娘娘。」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