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初苒_万九儿【完结+番外】(237)

阅读记录

  旧事如湮,三人都是唏嘘,一路闲语往凝华殿走去。

  初苒已出来许久,走得一会儿便气息不继。元帝替她拉好风帽,打横抱起,直接从花径之中穿过回去寝殿。

  星河灿灿蜿蜒,自天际垂落,在二人缱绻缠绵的背影上镀了点点莹光。颐珠徐徐跟在后头,目光柔和。虽说后宫险恶,帝王情薄,可如娘娘与皇上这般金风玉露的一双人,实在世间少有。

  现下已近冬月,天气愈发寒冷。

  朝中大局已定,三公之中丞相仍是宋恒道,御史大夫是老臣卫远,太尉兼大将军自然非聂焱莫属。原先教人忌惮顾虑的宋党,也因为郎中令张廉携「东明学会」的裂出,在权势上大打折扣。至于舜纯及一干逆臣的空缺,则由元帝将从前储备在帝师程阁老那里的智囊顺利补上,朝中气象一新,元帝乾坤独掌。

  封初苒为妃之事现在也正是时机,若是现在不办,往下就是新年,再等就要等到来年开春去。元帝如何能待到那个时候!近来,他日日与初苒耳病厮磨,相濡以沫,只是为了那句「夫君」、「娘子」的承诺,才一直隐忍克制,想着与初苒「洞房花烛」之时再行圆房。当然还有一桩,也是因为初苒的身子复原还需些时日。

  元帝为了不让初苒委屈,先是放了风声出去做足铺垫,才又在宣室殿晓谕群臣。

  初苒先前颇有声名,朝中旧臣皆知,并无人诟病。只是从五品贵人一跃为妃,实在快了些,不过她治愈了皇上十年痼疾,确实有功。加之她是齐姜女子,如今齐姜已并入大晟为一州,若璃贵人为妃,则更能安抚青州四郡的百姓。是以,初苒封妃一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便成定论。就连元帝决意举行一场盛大的封妃大典,也没有人想要顾及宋丞相的情绪和脸面,而是一味附和,争相言喜。

  宫里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

  有资格操办这大典的当仁不让是惠妃宋雪芙,她本来还沉浸在初苒已病入膏肓的暗喜中,可才几日功夫「璃贵人」就要变成「璃妃」,还要行册封大典。想起自己回宫时封妃之礼的寒碜简陋,宋雪芙哪里受得了这般气,竟真的生生病倒了。不过如此一来,为了避嫌她反倒强撑着也要做出勉力操持的样子来。

  元帝体谅,着郑宜华帮衬着惠妃,郑宜华高兴得什么似得,桩桩件件的事情一一过问,比之从前替宋雪芙张罗时,用心了何止百倍。

  初苒已告知她萧若禅离世的事,郑宜华听后整整痛哭了三日,悄悄设灵焚了自己一绺青丝,连同那心也随了萧若禅一道逝去。现下她已对元帝心灰意冷,每日都是茹素、抄经、养花,只求自己可以在宫中安度余生,再者就是能尽力保了自己的位份,给少府家多一份保障。除此之外,她再无他想。初苒晋升,无疑是对她最大的保障,她又怎能不欢喜。

  得郑充媛如此上心,连颐珠都清闲了,每日只需好生照顾初苒的身子。

  初苒也安然休养,一副待嫁新娘子的摸样。好心情是天赐的装饰,初苒玉瓷般的脸颊渐渐染上浅绯的红晕,消瘦的下颌稍有圆满,柔嫩的樱唇也粉莹可人。数日调养下来,初苒如初春雪中的桃花一般,娇怯鲜妍,美得动人心魄。

  春深帐暖,元帝每晚拥了初苒心痴神迷,苦苦支撑不越雷池一步,只为等洞房花烛时,再看初苒绚烂的绽放。得了元帝这份情意,初苒的心思反倒沉重起来。

  这日,颐珠端了新制了点心给初苒换胃口,初苒却支支吾吾拉了她坐下闲聊。

  封妃大典的一应事宜,都有郑宜华给初苒禀复的条理分明,连那床笫之事,也有几位教引嬷嬷和司帐女官来与初苒详授过了。

  初苒如今这般魂不守舍、神思恍惚,显见得是有体己话想与颐珠说,颐珠哪会推脱,当下不动声色摆好茶点,坐在初苒身旁,捧了茶带笑听初苒絮絮而言。

  东扯西拉一阵,初苒到底忍不住,低了头轻声问道:「颐珠你说,若是一个女子在洞房花烛夜时被夫君知晓不是处子,会怎样?」

  「咔」事物碎裂的轻响,正是颐珠手中的茶盏,一道深深的裂纹直透杯底,滚热的茶流进颐珠袖中一阵灼热,片刻后就是透心的冰冷。颐珠脸色难看到极处,几番调息才勉强问道:「娘娘何以会这样问?」

  初苒伏在桌案上,垂头看手中清亮氤氲的茶,薄薄的雾气笼住她的双眼,看不清真相,初苒犹豫片刻,还是喃喃说道:「颐珠,你知道的,这一年来,本宫与皇上都只是有名无实,如今就要圆房,皇上还不知其实本宫已不是处子了。」

  「咣——」颐珠手中的茶盏跌落在地,彻底碎裂,她脸上全然没有了温柔秀丽,扭曲的有些狰狞,沙哑的声音愈发冷涩:「那娘娘您,欲待怎样?」

  初苒忽然有些疑惑,何以颐珠听说自己不是处子,不好奇为何会如此,却问什么「娘娘你待要怎样」?!再抬头一眼看见颐珠脸上的狞色,初苒更是吃惊:「颐珠,你这是怎么了,可是烫了手。」

  第163章扑朔迷离

  颐珠却一缩衣袖,冷言道:「奴婢在问娘娘欲待如何?」

  初苒莫名其妙,怔怔地看着凶巴巴与从前大不一样的颐珠,迟疑道:「本宫还不曾想好,也不知该不该先告诉了皇上。所以才找你…」

  「找奴婢作甚么!」颐珠忽然笑得阴冷:「莫不是,娘娘想找人替娘娘混过洞房初夜,瞒天过海?」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