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于平静的元帝,目光坚定说道:「朕不能让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纵然舜纯肯收手,朕也不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利剑一出,岂能不饮血而回。正如阿苒所言,若朕无所作为,又怎么能指望朕臣子们来倚仗朕呢。皇权的威仪在与它的力量!朕必须重新拥有这样的力量。」
初苒将手按元帝冰凉的手上,暖暖地道:「阿苒也会成为皇上的力量。」
城西里,柳子营。
乐熠正在帐中,召见一位校尉。这位曹校尉曾是廷尉王左干在任车骑将军时,提拔上来的。如今旧主王左干身陷危机,让这曹校尉去献策兼当说客,最合适不过。
由乐熠亲自授意,背后是得了谁的指示,曹校尉也隐隐猜得出。虽然案子甚是敏感,但这样两头讨好的顺水人情,他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当晚,四两拨千斤的计策便送到了王左干那里,一时间如拨云见日。不过几天功夫,御史张元固的生平巨细,便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廷尉署。
王左干与宋恒道私下里认定,这次曹校尉献计,必然是皇上的意思。而惠嫔也从宫中传出消息说,皇上身体恢复的极好,已有隐隐反制之势,望父亲予以辅佐。
宋恒道如何不知道王左干对与自己意味着什么,那真真是唇亡齿寒。王左干一旦入狱,则必有一死。此后,自己再与舜纯争斗起来,就成了赤膊上阵,腹背受敌,如何能抵挡得了那些明抢暗箭。
只怕皇上也是因为看到了危机,怕朝中之势尽数为舜纯所得,所以才这般作为。要说,这次能与皇上连成一线,打击舜纯,除掉张元固,也实在不失为权、利双收的上策。毕竟王左干贪墨之事,确是张元固诬陷的。
是以宋恒道与王左干很快达成了共识,若舜纯仍执意让张元固在朝堂上弹劾,那么他们也不惧来一场鱼死网破!
很快,廷议的日子到了。
最近一年来,元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所以每日的上朝,改为了每月固定的几次朝议和廷议。由宋丞相立于金阶下主持,元帝多是听政。
朝议乃是满朝文武都要参加的,人人皆可上奏,议题也广泛的多,杂得多。而廷议则相对简洁直接,通常只是几个事先拟定好的议题。参与的,也仅限于三公九卿和与议题相关的人等,算是是小范围内的朝议。
这次廷议,仍是在宣室殿里,由宋恒道主持。只宣召了兼领郎中令一职的舜阳王舜纯,御史大夫张元固,廷尉王左干和太常公高勉前来。
初苒静静地坐在后殿,时不时地从阁棂中偷看。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听说过无数次的宋恒道和舜纯。
那宋恒道年近六旬,精神矍铄,踌躇满志。舜纯虽已年届中年,却仍然身姿风雅,气韵风流。怪不得长公主会那般倾心,确实不失为美男子。只是那双带着笑意的桃花眼,总在不经意地抬眸间流露出些许阴鹜,让人见之悚然。
事情如预期的一般,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起初双方还只是在「孝廉杀母案」上争吵不休,可渐渐地局面便失去了控制。
舜纯与张元固虽然私底下也得到密报说,廷尉署有些动作,似乎在调查朝臣的隐私秘辛。
不过张元固并没有当回事,一来,那不似王左干一贯的行事作风原则;二来,张元固自认为自己做御史这些年,很是克勤严谨、端正廉洁。
张元固暗忖:这次案子实在是天赐良机。若能就此除掉王左干,只怕自己离那丞相之位不远亦。皇上早已无力国事,纵然王左干真得查出些什么来,有舜阳王与长公主作保,皇上也无可奈何。而且不知是何故,舜阳王这次,似乎也比以往要急切得多。
于是,在双方争吵了大半个时辰后,指控廷尉王左干贪墨受贿的各种证供,还是掀了出来。
宋恒道气得吹胡子瞪眼,舜纯眼中也显出狞色。
元帝眼波淡然,懒懒地问道:「王卿家,可有此事?」
宋恒道眼角轻抽,左手狠狠一握。
王左干得了暗示,立时奋然反击,昂首跪地道:「皇上,御史大人弹劾微臣贪墨受贿,所举之罪证,臣皆闻所未闻,也无话可说。」
「然天理昭昭,想那窦氏在当地曾是诗书传家,一家六口其乐融融。今日遭逢巨变,家中只剩下窦诚遗孀、三岁的幼子和目击惨案后惊吓痴傻的幼弟。微臣虽出身行伍,心似钢铁,却也怜其凄哀。如何还做得出雪上加霜,索取贿赂的狂悖之事。」
「皇上慧眼如炬,明察秋毫。自会还臣以清白。」
第041章黄雀在后
元帝微微点头,并不说话。
王左干话锋一转,忿然看向御史张元固:「然,臣这几日来,却不断接到本署密报!真正视我大晟律法为无物,无法无天,丧心病狂的悖逆之徒,实则另有其人。」
王左干浓眉倒竖,手指如利剑一般点出,恨道:「那人便是——这位道貌岸然的当朝御史,张大人!」
「你,你,你…你竟敢辱骂当朝御史!」张元固听到如此刁毒的咒骂,不禁气得口眼歪斜:「你说,本御史怎么就无法无天了,怎么就丧心病狂了!皇上在这里,容不得你癫妄放肆。」
「癫妄放肆?只怕真正已然癫狂了的人是张大人你吧。」
王左干缓缓自地上起身,站定御前,朗声道:「据查!先帝二十三年,懿德太后薨逝。居丧期间,御史大夫张元固,时任丞相少史,曾于京西翠红楼——狎妓三次!」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