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卫澹拿到那枚久违的兵符时,唇角微微扬起,他果然拿到了兵权了,这可是调动十万精兵的兵符。
他抬头看向金座上的皇帝,那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此时此刻,看着因为吃丹药而眼底青黑的这位兄长,他的心情同以往相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前,他是忠君爱国的将军,因为皇帝的赏识重用而战战兢兢感激涕零,而现在,他才明白从前自己的那片忠心在他这位皇兄的眼里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他的好皇兄其实只是怕死,而在皇兄的眼里,他这位忠君爱国的将军是多么的愚蠢可笑。
“微臣请求明日出发前往北疆。”
芈泓微微诧异,有些不满:“军情火急,素来你都是即刻出发,为何这次要拖到明日出发?”
第三十三章
卫澹冷冷一笑,随即收敛了笑容,道:“陛下怕是忘了,今夜乃是元宵夜,微臣还要陪着家人一起过节。”
芈泓脸色微微一沉,摆了摆手道:“罢了,既如此,你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去北疆,倘若北疆发生什么事情,你提头来见!”
“是。”他叩首,唇角扬起一丝讥讽的笑意。
是夜,夜黑如墨,如玉呼了一口气,天都黑了,他还没来,还说要陪她看花灯呢,这个人真是说话不算话!可恶!
如玉已经看了几回了,巧儿劝说道:“也许侯爷忙碌呢,一时间赶不过来也是有的。”
如玉有些不悦,但是也无可奈何。她望着漆黑的窗外,此时此刻,若是在京城的朱雀大街上,该是多么的热闹繁华。她真的好想去看一看。
隐约的,她似乎听到马蹄声,正准备进房休息的她突然定住了脚步。
“他来了。”如玉欢喜的说。这马蹄声这么熟悉,她敢笃定,一定是他来了。
她应该信他的,他从未对自己食言,这一次也一定不会的。
巧儿觉得奇怪,怎么就来了,她什么都没听到呀。
院子外头敲门声响起,巧儿也欢喜起来:“莫非真的来了?”
院子门开了,婆子欢喜道:“侯爷接夫人去看花灯了!”
如玉喜不自禁,巧儿赶紧拿了裘衣替如玉裹好,又拿了手炉,马车这时已经在门外等着了,如玉扶着巧儿到了马车边,马车帘子掀开,一只有力的手伸了出来,将她拉上了马车。
从除夕那日分开,到现在元宵之时,隔了这些时间,如玉又闻到他身上熟悉的味道,不由得懒懒的靠在他的怀中不想分开。
她在他怀中找到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双手环抱着他的腰身,即便是不说什么,也是无比安心。
这半个月他又做什么去了,其实如玉一直都是担心的。但是她也相信,她的男人,那次劫数没死,便一定不会轻易的死去。
马车开始行驶,因为要从彭城驶去京城,马车走的非常快,但是也很稳,何况如玉被男人紧紧的搂着,更是半点颠簸也没有试出来。
马车里光线很昏暗,这样的昏暗之中,她靠在他的怀中,他只是低低的叫了一声:“如玉……”便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这样的时刻,话语是多余的,只有两人相拥在一起,听着彼此的呼吸,汲取着彼此的体温,便足够了。
他们将彼此的思念融入了一个紧紧的拥抱之中,即便是不说话,他们也知道彼此心中所想。
良久,如玉才抬起头,额头触到了他的下巴,感觉到他下巴上似乎长起了胡茬,挺扎人的。
她摸了摸他的下巴,果然有胡茬,笑道:“我不在,怎的越发的邋遢了?若是等我回去的时候,是不是你已经变成一个老头了?”
男人轻笑,胸膛微微起伏,却依旧将她揽在怀中。他有些话想告诉她,但是觉得现在说出来不是时候。
“我带你去看花灯。”他说,“反正天黑,邋遢一点也无妨。”
如玉笑了笑,手捶在他的胸前。
“你摸摸。”他带着他的大手摸到了自己的腹部,那里微微鼓起。感觉到那里的弧度,卫澹的手微微颤了颤,心跳立即变快了。
“他在长大。”他的声音微颤,显然有些激动。
如玉点头,“那当然,以后一定长得白白胖胖。”
“嗯。”他应声的时候,鼻音有些重。大约是他身为天煞孤星的命格太久,有时候竟连他自己都信了,如今他的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成长,一种仿佛奇迹一般的感觉让他分外的激动。
一个半时辰之后,马车进了京城。卫澹有令牌,城门进出自由。入了城门之后,只见街面上灯火通明,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如玉兴奋的掀开了车帘子,她从未见过夜晚这么热闹的京城。
“看,花灯!”马车向着最热闹的朱雀大街行驶而去,越往那边,灯火越多,人也越多,十分的热闹。
不但有各色花灯、花树,更有火树银花、漫天烟火,俨然一片太平盛世。
经过护国侯府时,早有卫七等在门口,他牵着卫澹的宝马,卫澹扶着如玉下了马车,道:“我骑马带你逛街,那才有趣。”
卫七牵了马过来,卫澹先抱着如玉上了马,然后自己翻身而上,牵着马绳,缓缓的策着马向着繁华的街面走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叶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