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总兵,卫澹?!
那位位高权重,跺一跺脚,整个安西四州就能震三震的安西总兵卫大人?
如玉百思不得其解,他送簪子,半夜偷入香闺,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摸了摸自己的唇,想起那个吻,顿时脸上滚烫。这么一个人,真是讨厌!可是虽然讨厌,却钻到了她心里面,拂之不去。
第十二章
同彬彬有礼的牟锦瑜相比,这个卫澹更加……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她只能这么说。
但是这个人也是很坏,明知道她要嫁人,偏生要来搅乱一池春水,于她,于他,有什么好处?
一夜翻来覆去,时不时梦里冒出那个青铜面具,着实十分可恶。第二日醒来时,如玉精神便不大好。
新嫁娘的规矩就是多,今日母亲专程请了牟家的陈嬷嬷教导官家夫人的规矩。
陈嬷嬷带着几分官家人的傲慢,同她说话时语气淡淡的。如玉安静的听着她那平板的声音说教,官家的规矩,一套又一套,异常的繁琐。
事实上,这些规矩她都知道,当初身为大家千金,哪个规矩不懂?
耐着性子终于听完了陈嬷嬷的训示,陈嬷嬷又要指点她行动之间的礼仪。她没想到自己只示范了一遍,这商户女子就学的有模有样,体面周到,仿佛天生的千金大小姐一般,着实让她惊讶了一回。
忙碌之间,转眼迎娶的日子便到了。
如玉有些绝望,觉得自己的婚事却不能自主,真是一个身为女子的悲哀。
倘若她嫁给牟公子往后能平平安安的,她自然可以尽到一个做妻子的本分,可是倘若牟公子出了什么事,她真是难以想像将来会面临怎样的日子。那剜心刻骨的痛苦会再来一回吗?倘若如此,她不如干脆同圆泓大师说的那样,青灯古佛一生罢了。
牟锦瑜今日高兴异常,身着红色绸衣头戴新郎帽喜气洋洋的来迎接姜家姑娘。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便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如今他能娶到中意的姑娘,更是欢喜无限。
而此时,另外一个人却很不开心。靠近城北的酒仙居二楼上,他靠窗坐着,面前摆着一坛酒。
此时几乎全城的人都去看热闹了,酒楼喝酒的人并不多。他不想亲眼看着她嫁给牟锦瑜,可是偏偏必须亲眼看着她嫁给牟锦瑜。
这种钝痛,卫澹难以形容。比起他前世中毒箭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倒了满杯,仰头一口饮下。
待会迎亲的队伍会从外面的大道上经过,他最后看她一眼,从此以后,她便是他人妇,从此萧郎是路人。
他自嘲的想,或许,他连萧郎都算不上,至始至终都是一个路人。
新郎已经到了门前,秦氏亲自给女儿盖上盖头,如玉眼底含着泪,当盖头蒙上的时候,泪水如同珍珠般滚落。
“爹,娘,女儿拜别!”她身着凤冠霞帔跪伏在两老跟前,姜岩感慨万千,秦氏擦了擦眼泪扶着她起来。
如玉又向大哥姜信告别,姜信点点头:“妹妹以后是官家夫人了,好好伺候夫君,孝敬公婆。”
如玉点头。
大嫂薛琴扶着肚子笑眯眯的说:“你可别忘了咱们家里人哦!有空过来看看咱们!”
如玉道:“那是自然。”
外头媒婆高声道:“新郎进屋迎接新娘咯!”
如玉蒙着红盖头,看不清来人,直到一人将红绸巾塞到她的手中,她由喜娘搀扶着跟着红绸巾一路向外走去。
在大楚,习俗来说,拜了堂才算真正成亲。拜堂要在牟家进行,待得拜堂之后,绸巾那头的男子就会是她这一世的夫君了。
只是今天,她更多的,不是喜,而是忧。
这一场婚礼,可谓是万民空巷。定州城的老百姓都去看热闹。为了不叫官家看不起,姜岩想方设法筹了许多彩礼,不说十里红妆,五里红妆总是有的。
沿街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哪个不说姜家的姑娘嫁得好?沈宜珍同父母一起也来看热闹,虽然不服气,但是姜家同牟家的这婚礼排场,那真是十年来定州也没见过这么大的。
沈宜珍看了一阵子,心中懊恼的很,便转头回去了。
姜信骑着马,一直跟着队伍送妹妹沿着定州城转一圈。但凡是同城的风光大嫁,不绕城一圈不足以炫耀排场,何况这乃是定州城第一美人和州牧公子的婚事,那更是要让全城人都看到。
如玉坐在花轿中,只听到人声的喧闹,不断传来的炮竹声响,响的她的耳膜都快震聋了。
突然,一阵“锵锵锵”的锣鼓声,似乎听到舞狮的队伍出来了。
“为州牧大人公子婚礼献礼!”她隐约听到外头有人嚷道,这也不奇怪,嫁人之时有人送慇勤凑热闹,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儿,说明州牧大人得人心。
如玉从帘子的缝隙望出去,这里应该是到城北了,耳畔的锣鼓之声更加喧哗,吵闹不堪。
陡然间,她听到有人大喊“走水啦!”“走水啦!”
她惊得呆住了,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下轿子,可是外头那么多人,应该会有人处置的吧。
一股浓烈刺鼻的烟雾从外面钻进来,她意识到不对劲,立即扯下了头上的红盖头,叫道:“嬷嬷,嬷嬷,大哥,大哥,发生什么事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叶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