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V陶夭夭老公,从此在粉圈里出名了,基本上混粉圈的都知道,他是陶夭夭的大粉,是霍尘逸粉丝的眼中钉肉中刺。
陶夭夭见凤歌全权处理这次的事,没让自己插手,便回实验室继续奋斗。
没过几天,就隐约听到传言,说磁悬浮那边的研究员想来反重力悬浮技术实验室取经,以应付即将到来的磁悬浮技术交流会。
陶夭夭暗忖自己没得到任何消息,不知道这些传言哪里来的,便去问刘树礼。
刘树礼摇摇头道,“我也没有听人提起过。不过这事十有八|九是假的,反重力悬浮技术现在处于高级绝密状态,不可能被随意参观或者外传。”说到这里看向陶夭夭,
“再说了,你是核心负责人,没有你的同意,上面绝对不会乱来的。”
虽然都是国家的研究院,但毕竟领域不同,不可能这么不将就的。
陶夭夭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需要禁了流言吗?”她记得以前自家公司有什么不好的流言,在澄清之后会马上禁止讨论的,不知道在研究院,这一招行不行得通。
“禁了吧。”刘树礼点头,“我们毕竟是搞科研的,可不能跟长舌妇似的。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吧,你才来不久,只怕不适合说这些事。”
陶夭夭点头,就把这件事交出去了。
她仔细观察着,发现刘树礼对员工的说辞是,在实验室不得提及兄弟实验室一些没确定的事,以免有不好的影响。
刘树礼暗中跟她说道,“这流言两个字是贬义词,我们一来没有证实,二来是对自己的项目成员说话,不适合用这样的字眼。”
陶夭夭听了,暗暗记在心里,又不时注意项目组成员的反应。
她发现,项目组成员没什么抵触,暗地里也极少再传这件事了。
当天晚上回到家里,她正在花心思琢磨白天发生的事,就见小锦抱着几本书进来了,“夭夭,凤歌要求你认真看这些书,还列了一张你应该看的电影,让你每天看一部。”
陶夭夭惊愕地看向小锦抱过来的书,见不外乎是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国电影史之类的书籍,而那张纸上,陶夭夭估计是参考豆浆网上的高分电影列的。
见陶夭夭一脸惊愕,小锦软语解释道,“夭夭,凤歌说你下半年不接戏,有大把的空档时间,所以希望你充充电,琢磨一下演技。对了,还有台词,凤歌问你是要台词老师,还是打算录了台词发给台词老师,由台词老师指正。”
陶夭夭看着桌上的书,又看了看那张清单,“把台词录下来发给台词老师吧。”
她工作繁忙,得罪的人不少,能不外出就不外出的好,起码能把路上的时间给节省下来。
“那你好好看电影和看书,我相信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开窍的。”小锦做了个加油的姿势,发现陶夭夭情绪真的不大好,忙一溜烟跑了。
陶夭夭于是在实验时间之外,拿出一部分时间看表演的书籍和看评分高的电影,观察里面的演员是怎么演绎的。
又过几天,陶夭夭接到上头打来的电话,说磁悬浮那边,的确想来观摩反重力悬浮技术,看能不能受到启发,但是他们拒绝了这个提议。说完这事,上面叮嘱陶夭夭,一定要注意保密。
陶夭夭应了,想起穆欣曾说过磁悬浮专家如今去参加交流会很不好过,便长长叹息一声。
刘树礼见她精神不大好,便来问究竟,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之后,面上露出哀戚的神色,“其实他们的处境,比起你看到的更不好。”
“怎么说?”陶夭夭连忙追问。
刘树礼叹着气说道,“现在不是有高铁了吗?高铁跑得很快,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差不了多少,但是造价却便宜了很多,你想想,磁悬浮那边地位是不是很尴尬?”
任何搞科研的,遇上这样的情况都是很大的打击——自己花费了一生精力去研究的东西,不知不觉就过时了。
陶夭夭听了,跟着点头,心情也沉重起来。
为之努力一生的东西,或许有朝一日会被淘汰……只是想想就觉得揪心。
她忽然觉得,或许这么多行业,最沉重的就是搞科研。
工资不高,风险极高,轻易就是一生的付出,可到头来也许什么都不是。
刘树礼见陶夭夭皱着眉头在思考,便深吸一口气,豁达一笑,“好了,这些都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常态,历史的年轮碾过时,真正有用的东西会留下来,没用的只能逝去。大浪淘沙,古今如是。”
陶夭夭问,“刘院士,你觉得磁悬浮的前景怎么样?真的只能淘汰吗?”
“这很难说……现在磁悬浮有些技术是可以应用在高铁上的。还有悬浮技术包括光悬浮、声悬浮和磁悬浮等,或许研究一种能触类旁通……”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如果真的可以触类旁通,那科研上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他这么说,不过是安慰陶夭夭,又安慰自己而已。
陶夭夭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磁悬浮要架设轨道,对路况要求极高……林林总总加起来造价十分昂贵,估计会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52书库推荐浏览: 几曾识干戈 爽文 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