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锦却要求魏世华不要把自己是编剧的事情扩散出去。
“为什么?”魏世华不解。
“我只是想写一写我的自我感受,却不想靠着军人军嫂的痛苦来换取名利。我不忍心。”
最后一句低低的,魏世华一下子就懂了眼前这个有了三个孩子,心底却依然澄澈如小女孩的女人。
这部剧不是姜锦的,而是所有军人所有军嫂的。
在很多小说作品中,作者笔下的人物往往不是作者本人能够做到的,恰恰是他所向往却难以做到的。
姜锦剧里表达了对军人的敬佩和理解,却真的不想虎子再走这条路。在孩子面前,她终是个母亲。
于是,虎子的文化课业增加了好多;再在院子里比划军体拳,行军礼,走正步的时候姥姥姥爷和妈妈都不再关注他,更不再表扬他。再后来,他的玩具由坦克、大炮、枪等换成了积木和拉力。
☆、又怀孕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
姜槐被他大伯姜大海拉到家里,连着听了好几天的广播,还被逼着听了好几天的报纸(他大伯或者堂弟读。姜槐自己那三年级水平叫忘记的差不多了)。最后姜大海对姜槐说:“快给小锦打电话,问问这广播里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不?以后政策还会不会变了?”
姜锦自己恍然而惊,在自己沉沦在自己的小情绪中时,整个天地都要变了。
赶紧的告诉姜槐:“不会变,以后政策会越来越宽,会鼓励人们生产,鼓励人们先富。让咱大伯放开了手的,把田地和集体的财产承包到户,早分一年,大家伙就早富一年。也让他和两个堂哥也要抓紧想办法致富。你也给大姐二姐家说一声,让他们放开手的去干。过不了两年,各家各户有钱了,盖房子的肯定更多起来,你对自己的建筑队上心些,攒些钱,弄些设备……”
其实具体的事情姜锦不懂,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些也不过是前世从旁看到听到的,很多是来源于小说。好在姜槐清楚,立马意识到妹妹以前所说的机会就是这个机会。兴奋的扔下电话,先去找崔兵。他和崔兵约好今天晚上到姜家聚合,买了两样肉食,又买了豆腐皮、花生米,又要了两瓶白酒,回家的路上,拐个弯到张家,约了大姐夫张国庆。
回到家里,赵秀芳和孩子还没有从地里回来,就自己切的切,拌的拌,都放盘里,一份份摆上桌子。
赵秀芳回来一看这一桌子的菜,心疼的很。
“哎,你这是弄啥?你不会等我回来炒俩菜?买这些个多费钱!”
姜槐拽下个鸡腿给儿子姜欢:“你甭唠叨,这仗着省哪能够省出东西来,得想法子挣钱。你看看你娘家,过日子那个省,可咋样?不还是一年又一年的受穷!”
赵秀芳娘家家境是赵秀芳的痛。这两年姜槐的建筑队到了农闲就有活计,一年下来挣不少。她也想让娘家人跟着沾光。想把娘家兄弟给塞里头。可是赵秀芳的娘就是不答应,说她弟身子弱,受不了那个累。还数落她:“你就这么一个娘家兄弟,这修房子扒屋的多危险啊,要是你弟出点儿事儿,你让我靠谁去!你这几年挣钱多,自己还当着家,不说多给你兄弟攒点东西,还想让他去干那么危险的活,咋这么没良心?我白养你了!”
把个赵秀芳给郁闷的,搂着姜槐哭了半宿。
这几年戴红英不在家,姜槐又是个心大不计较的,赵秀芳自己当家,可没少往娘家扒拉东西。这两年她弟弟穿的衣服都是从姜锦给姜槐寄回的面料里扣出来的,姜锦给她寄的布料,她也舍不得穿,分一部分给还没出嫁的两个妹妹,去年大妹出嫁的时候,还是她出了两床新被褥,一对暖瓶和镜子梳子的,又拿了三十块钱压箱底,要不然,妹妹就得光身子嫁人了。看看姜锦那时候出嫁的光景,再看看自己和妹妹出嫁的光景,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人穷志又短,还要养娇儿,以后她的弟弟哟,还不知道应该咋办呢。
她弟今年也是十七的大小伙子了,好歹混了个初中二年级,到底没弄到初中毕业证,却不下地,不做工,天天让父母给养着。一家子吃糠咽菜的,除了他弟,其他人一年到头连个鸡蛋也吃不着。也不怪姜槐一说起老丈人一家就不以为然。
这日子是过起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只是赵秀芳受穷怕了,怎么也做不到姜槐这么大方,何况是对外人大方。但是,姜槐也不是好拿捏的,他虽然性子粗,但是主意正。以前啥事情听娘的,后来啥事情听妹妹小锦的,平常里寻人商量也是找他大伯姜大海,要做啥赵秀芳根本插不上话。
赵秀芳看二岁的儿子拿着个大鸡腿啃的满嘴油,撕下的一大块肉含不住,呜咽呜咽的要掉出来,用小手堵着,到底是舍不得,把腿上的肉给剔下一块来,只给儿子一个鸡爪子占着手和嘴。
姜欢也不在意,照样啃的欢。这几年姜槐挣钱,他又不是个节省的,隔三岔五的给儿子买肉吃,姜欢不缺油水。
当天晚上,张国庆、崔兵,姜大海和两个儿子齐聚一堂,为了保密,姜槐还把赵秀芳也给撵到前面房子里哄儿子睡觉,直接把后院的院子门、屋门一关,学习政策、传达精神、制定策略。
中心议题就是“放开手脚大胆干!想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