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宠无限之娇妻入怀来_西青先生【完结】(514)

阅读记录

  温言听完之后,抿了抿唇,“抱歉……”

  最后,文茵茵挂断了电话,神色之中带着一点沮丧,站在她旁边的一个女生问她,“怎么样,温老师怎么说?”

  文茵茵握着电话,“温老师说他这个学期比较忙,而且他从来没有带过学生做这样的事情什么的,拒绝了我。”

  女孩感叹了一声,“其实我也猜到这个结果了,温老师就是这样,他一般不会做这些事情,听说学校让他带研究生,他都不肯带呢。”

  文茵茵咬了咬唇,小声道,“其实也不是,以前叶凉夕参加比赛,都是温老师在指导。”

  女孩一噎,无言以对,那是可是叶凉夕,谁能跟她比得了啊,想了一下,女孩看着文茵茵手里的指导老师表单,“要不找李教授吧,我听师兄师姐们说,李教授人很好,很随和的。”

  文茵茵看了一眼,有些犹豫,女孩继续道,“而且,比起温老师不太关心学校的事情,茵茵,其实,李教授在学生进修名单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文茵茵低头看了看李教授的联系方式,“只能先这样,我看看,这两天再联系一下李教授吧。”

  ☆、245 你跟舒老师长得还挺像的(2)

  舒湮的到来,让帝京大学轰动了一阵,美术学院比以往都热闹了许多。

  他上课的时候,不仅是本班的同学,就连别班的,别的专业的学生也会来听课,往往造成了教室桌椅不够用,教室后面的空地站了不少学生,仅仅开课两周的时间,舒湮已经跟学校几度申请换教室,直换成了美术学院更大的阶梯教室,仍旧是人们为患,而舒湮本身对这样的现象似乎也并不是很适应,但学生想要听他的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叶凉夕很喜欢舒湮的这门课,舒湮对颜色运用的讲解,给了她更多的灵感和启发,而她本来就对颜色非常敏感,如此一来,在这门课程上的优势很快就被挖掘出来,仅仅是两三节课之后,跟着一起上课的人基本就发现了舒湮对叶凉夕的欣赏和看重,仅仅是在课堂上互动的交流,就能看得出来。

  如此一来,许多学生羡慕不已。

  不过,课程继续着,叶凉夕也在准备自己的作品参加画展的事情。

  这天下课之后,叶凉夕跟舒湮一起走出教室,舒湮问她,“今年还打算参加国外的画展么?”

  叶凉夕既然已经在准备,便没有隐瞒,点头道,“舒老师,我已经在准备欧洲艺术展的参展申请,前段时间已经提交上去了。”

  这么说着,叶凉夕笑问,“上一年,您是巴黎美展的评为,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担任欧洲艺术展美术展的评委?”

  舒湮笑着摇头,“上一年出任评委,是偶然,总评委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应了对方的邀约才过去。“

  说到这里,舒湮感叹了一声,“若不是因为这次因缘巧合的机会,我只怕还会更迟一些才会好好注意到你的画,当时,只看到你的画的第一眼,我就被震撼了,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感觉……”

  舒湮说着,神色里似乎带了一点回忆,似乎说起这句话,想到了些什么值得怀念的事情似的。

  叶凉夕并没有注意,依旧和舒湮并肩往前走,“舒老师,您太抬举我了。”

  舒湮摇摇头,“是你的天分所造,并不是抬举,现在回想起来,让我不禁想起了你的母亲,当年她的作品出现在巴黎,也是那样让人惊艳,几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别人的眼球。”

  叶凉夕深以为豪,却笑道,“其实,我并不太了解那一段历史,只是多从前辈们的口中听说。”

  舒湮摇了摇头,神色带着一丝恍然的回忆,眼里的笑意,都温柔了几分,“那时候啊,你妈妈比你现在也大不了多少,她第一次在巴黎崭露头角,其实更是因为受到的争议比较大,文艺界的东西,瞬息万变,加上环境使然,观念认知的差异,国内很少拿得出让欧洲那帮人惊艳的作品,所以,当时,欧洲对于国内油画的认识依旧带着偏见,而你的母亲偏偏风格大胆,剑走偏锋,带去了与欧洲相差极大、也与国内一贯的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让一些人惊叹不已的同时,也让一些评论家接受不了……”

  舒湮说着说着,和叶凉夕的话题就走偏了,渐渐说起了一些叶清如早年在欧洲的事迹。

  叶凉夕也是从舒湮的口中才知道的,原来,当年叶清如第一次在欧洲大放光彩的时候并没有现在的外人说的那么风光无限,她受到的质疑很多,比起当初她首先在柏林艺术展上出现的时候受到的质疑还多,但是,质疑就意味着关注,这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从舒湮的口中,叶凉夕似乎看到了叶清如少时的高傲无尘,在舒湮的眼里,不论当时外界对叶清如的评论如何,她始终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在此后的美术界中,存下了她昙花一现却又影响深远的传奇。

  舒湮的语气,带着久久的怀念,“你妈妈第一次在欧洲出名的时候,受到的质疑比较多,但是后来,第二次,欧洲对她的接受度就比较高了,至今为止,她当年在欧洲参展留下的画作,仍旧是欧洲许多美术学院课程中会提到的例子,现如今,许多青年画家,新锐画家,尤其是想要自创一格的艺术家们,其实都把你母亲当做圭臬,这一点,在国内不太明显,但是在国外,却比较明显……”

52书库推荐浏览: 西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