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府这个从五品官员的家里,在京城里并不起眼,要不是“李静淑”被赐婚,都不会有人注意到李府放出了府里大半的下人。
除了几个极受李宣明和安氏信任的人,其他人都陆陆续续离开了李府。
其中,大姑娘和二姑娘身边有几个贴身伺候的侍女,在离开之前被发现手脚不干净,老爷李宣明大怒,着人一定要卖到最远的苦寒之地。
不多久,李灵和钱姨娘身边只余下了一两个不懂事的小侍女。还有一个小朝留了下来。
在这府里,李宣明、安氏、钱姨娘、李静淑、李灵、李致,他们五人,都对府里为什么要遣散下人心知肚明。
钱姨娘找了李宣明,告诉他,“李静淑”进宫的时候,让小朝陪着她,伺候她。
李宣明犹豫片刻,看在钱姨娘的面上,准小朝留下了。
李宣明对小朝耳提面命:“做事之前,说话之前,想一想自己的小命。”
小朝郑重点头:“小朝明白!”
李府里少了许多人,日常生活还能支撑,可看守门户的人,便没有以前那般牢靠了。
安氏的贴身侍女出门几次,也没什么人注意到。
没有多久,安氏的暗格中,多出了一包药。
离“李静淑”进宫还有半个月。
这一夜,天上繁星点点,照得整个天地都犹如白日。
两个披着长斗篷的人,偷偷摸摸的,乘着守后门的人休息的片刻,出了李府后门,出门不多远,就在无人的小巷停了下来。
其中一人在地上摆了一个奇怪的东西。那是一个长条的木制品,看着像一节竹筒。
那人又把这木制品点着火。
“呲呲”几声过后,“砰”的一声,这木制品冲天而去!
无声无息的,这木制品在天上爆开,化作了蓝色的火光,火光之中,有几个奇异的符号。
这两人看着天上的符号,都是静默不语。
突然,一个单薄的身影出现在两人身后。
那是悄悄跟在这两人身后的李灵。
“姨娘,小朝,”李灵静静站在夜风中,冷静道:“你们在做什么?”
☆、第十三章 峰回路转
自打李灵对习武一事死心后,她已经做好了入东宫的准备。
不得习武,又只生活在李府这小小的宅院里,李灵便和钱姨娘、小朝日日相对。
加上,钱姨娘对李灵真心实意,又为她受了伤,李灵心中又感激又愧疚,早把自己全部心神都放在了钱姨娘的身上。
这样的朝夕相处,钱姨娘和小朝对李灵又没有戒备,李灵怎能不察觉这两人的异常?!
这夜,李灵见钱姨娘和小朝偷偷出门,便尾随了过去。
然后,她便见小朝放出了一个类似于爆竹的东西。
显而易见,这东西虽然形似爆竹,可远比一般的爆竹精致许多,也复杂许多。若说普通人会做这种东西,任谁都不会相信。
在这个世界,李灵唯一可以信任的,便是钱姨娘和小朝。
跟到小巷中,亲眼看到这两人行为诡异,又丝毫不告诉她,李灵心里有着一种出乎意料的冷静。
李灵完全可以当做自己没有发现,回到李府,然后继续暗暗生疑。
可她站了出来。
“姨娘,小朝,你们在做什么?”
这一问,是李灵愿意相信这两人一次。她希望,钱姨娘和小朝,能给她一个答案,并且,这答案不会影响她们三人之间的关系。
钱姨娘和小朝吓了一跳,转身见是李灵,两人面上的惊吓才转为放松。
看到这两人瞬间的表情变化,李灵心头一松,她微笑着上前,一脸好奇:“姨娘,小朝,你们在做什么啊?”
“静静,你吓到姨娘了!”钱姨娘嗔了一句,又轻轻叹息:“既然静静看到了,那姨娘便和你说一说。我们先回府!”
李灵点点头。
这一回,如偷鸡摸狗般鬼鬼祟祟摸到李府后门,做贼般进府的,变作了“三人组”。
回到姨娘的房间,小朝去给两人烧热水,免得两人着凉。
钱姨娘和李灵缩在同一张床上,盖着同一张棉被。李灵将头靠在钱姨娘的肩上,听钱姨娘柔声讲述一切。
屋里烛火映照,整个房内都是温暖的黄色。
小朝推门进来,将两杯热茶送到两人手中,再笑着坐在了桌子上,一手撑着下巴,听钱姨娘讲故事。
钱姨娘的故事,远比李灵想象过的,要复杂的多,也宏大的多。
大周王朝建国二十三年。
钱姨娘今年三十四,进入李府的时候,没有任何身份背景。
那么,钱姨娘入府之前呢?
她不是乱世之中,家道破败的小家碧玉。
钱姨娘告诉李灵,二十三年之前,她是前朝权臣之后。
这本没有什么。
当朝太祖大军围攻京城的时候,前朝末帝自尽而亡,京城之中,除了少数人负隅顽抗之外,数百官员自尽殉国,剩下的,便是“不动兵刃”,大军和平入城,不伤百姓一人。
能不起战事,和平进入京师,京师的繁华不伤半点,所有百姓都平安无事。这一点,当朝太祖引以为傲。
52书库推荐浏览: 长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