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童婳给自己定了一个,每次都是最低分的标准,卡及格线,六十多分就行。
一个上午考下来,童婳觉得有点累。为什么?算分累的!
考试(下)
童婳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梅来找她。
李梅给了她一罐自己做的茄汁鱼罐头,这个味道很对童婳的口味。
“这个你还有多少?”童婳觉得自己的餐桌上又要多一种美食了。
李梅摇头,“不是很多,鱼这个东西要是买的话也挺费钱的。还不怎么好卖,我就是做来自己吃的。”
李梅没有鱼,童婳有啊!并且还有很多。
“什么鱼都能做吗?”童婳问。
李梅点头,“也分鱼,有的鱼这么做会浪费食材,不过这个味道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挑这肉多刺少的做。”
童婳默默的盘算空间里哪些鱼可以做。
李梅来找童婳是关心她考试状况的,“你题答的怎么样?我觉得数学有些难。”
其实李梅眼里那些题简直是送分题,可是她不知道童婳的学习情况,挑了个班级里被同学们抱怨的最多的数学来问。
童婳想了想,不觉得哪个题难,难道是这边的学习状况和京都的不一样?
童婳暗暗在心里叫糟糕,“还好,我觉得农科难。”
“农科?”李梅奇怪的看着童婳。
农科应该是所有科目里最简单的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学校怕农科太难,影响学生们对农科的兴趣,所以小初高这些时间段里,农科是所有科目最简单的,只有到大学里,才开始增加难度。
所以,只需要背一背大概就能给分的农科,童婳居然说难?
李梅完全不能理解童婳的脑子。
“没事,这才是第一次考试,你之前又去了李家村,没时间复习,下次就好了。实在不行,我给你补习一下。”
李梅略有些艰难的说,心里却直叹气,这些有背景的大小姐们,为什么都不爱学习呢?
童婳不知道李梅心里怎么想她的,她还琢磨鱼的事呢。
李梅走了后,跟着童婳蹭到茄汁鱼的陈雪对童婳说,“你知道吗?听说这个李梅的家里人要她给一万块钱,就和她断绝所有关系,以后也不再找他了。”
童婳听到陈雪说的话一愣,李梅没和她说过这事,缓缓的摇头。
见童婳摇头,陈雪说的有点起劲,“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我也是听一班的同学说的。听说是上课的时候直接闹到课堂上,后来被叫去校长室了。”
想起李梅那群不靠谱的家里人,童婳都替她头疼。
下午的几科,童婳犹豫了再三,最终没有答的太对,把分数控制在七八十分,再低,她是绝对不愿意的,七十分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还好,发分的时候,她的成绩确实不高,排到了总榜的三十七名。
童婳看着发下来的成绩,不由得扶额,滨海这边的水平有点低啊。这个成绩,如果是京都,怕是一百名都排不到。
当然这个学校整个高一也没有一百人。
一旁的陈雪看着童婳的成绩单,羡慕的说,“婳婳,你好厉害啊,居然考了这么多分!”
高一年级班级人数不是固定的都是18人,人数是没开学的时候统一分配好的,每个班25到30人。可是实际报名的人数是不够的。
原因就是高中的学费不便宜,每学期要80块钱。
想想一个城市里的双职工家庭,每个月的工资连五十块都不到。他们需要省吃俭用的来供孩子上学,而且这些只是学费,还有其他的吃用,家远的还要住校,这些费用还没算呢。
整个高一年级,人数最多的班级就是四班了,那个班有27个人,最少的就是三班的,只有18个人。一班有23个人,二班有25个人。
93个学生,童婳在第三十七位,看上去只能算个中等生。但是,排童婳后面的第三十八名学生,他的总分只有四百一,童婳的总分是461,且数学是全年级第四。
看着自己后面的一名和自己差了有五十多分,又看看陈雪那三百多分的成绩居然排到了五十一名,还很满足的样子,童婳有点闹心。
年级第一是四班的一个叫李奇的同学,童婳不认识,但是她认识年级第二,是李梅,她的总分数是551和第一就差两分。
这个李梅,果然不简单。
童婳的食指点着桌子,若有所思的想。
童婳在班级的成绩是第五名,站在讲台上的刘老师脸色不大好,这次的考试三班总成绩倒数第一,这让她非常的不高兴。
老师不高兴,这节课谁也别好过。
刘老师开启了疯狂训话模式,把班级里所有的同学说的完全抬不起头来。
“……居然有人数学选择题不填,你为什么不填?不会?你就是蒙也要蒙一个出来,为什么要空着?我完全不懂不填选择题的同学们,你们是在谦虚嘛?还是玩实事求是呢?……”
没做选择题的同学默默的把头又压了压。
“……农科你们都答的那么低,那么简单的题目就差没让你抄写了,居然还有人不及格?你们难道不知道,高二去农科班的同学,学费减半,住宿全免,餐费有补贴?你们这个成绩怎么去农科,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小玖儿 年代文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