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这就去找他。”
赵氏忙道:“丰姐姐说王大哥明个才回来,你现在去了人还没回来。”
李山有了希望,面色好些。
“如意长这么大还没去过燕城,明个健安四兄弟正好休息,带着如意去燕城转转。他们兄妹性子都沉稳,不会惹祸。我同意他们去。你就把心放踏实。”
“好。我听你的。”
艳阳高照,万里晴空。
融雪的早晨天气异常寒冷,礼村去往燕城的官道冻住,细小的泥土结成了冰渣,来往的人们及大牲口鼻孔里呼出热腾腾的白气。
李健安、李福康两兄弟戴着灰色的兔毛帽子穿着深蓝色的棉袍,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赶着自家的驴车,驴车里面坐着三个弟弟妹妹。
这是兄妹五人第一次集体去燕城,对于那座方圆千里最大的城府,无不心生向往。
天不亮就出来了,经过一个半时辰的颠簸,屁股颠疼,
终于来到燕城的北城门。
除去权贵人士,所有的百姓过城门都要下车进行检查。
李如意跟着哥哥下了驴车,站在城门前仰望。
城门正上方两个斗大的黑字“燕城”异常醒目。相传字是大周国开国皇帝所写。
看不到尽头、高达九丈的护城城墙用巨石砌成,由于年年修缮,已经看不到多年前战火留下的痕迹。
此时,城墙上面每隔三丈站有两名身着盔甲背着弓箭佩戴长剑杀气腾腾的士兵。
听江府的护卫说这些士兵出自闻名天下的燕军,都曾在北边边防出生入死杀过狼国军人。
李如意见过长平县城、金鸡镇的军人,远不如守护燕城的燕军有震慑力。
“男女老幼都排队。”
“别着急,一个个来。”
守城门的官兵按规定检查进城的百姓,被检查的百姓脸上没有丝毫怨气,相比一些城府进城就收费,燕城强太多了,再说检查是为了安全平安,谁也不希望被坏人或是狼国人混进燕城。
不愧是燕城,这么冷的天气,出入的车马人流很多,多到李家兄妹排了近半个时辰才通过守护城门的官兵检查进去。
一进城门豁然开朗,能够并排行驶十六辆马车的大道直通前方各条主街。
街道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在大道的两边是归整的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还有六、七层的高楼,这里有一部分是守护城门将士的兵舍,一部分是居民住宅。
再往前走就有商铺酒楼茶馆等等,十分繁华,然后是通向四面八方的十字路口。
从未来过燕城的李家兄妹顺着人流往南行去,先找了个看着比较干净又不贵的面馆,下了驴车,身为长兄的李健安主动留下来看守驴车,弟弟妹妹进去吃面暖和一下,顺便打听打听。
面馆的生意不错,还不到正午饭点,陆续有客人进去。
不一会儿,李福康就从面馆出来了,急匆匆的嘴角还挂着葱沫,“哥,面馆的吃食好贵,一碗阳春面八个铜钱,面汤里只放了芝麻大的一粒猪油,太贵了,贵死了。”
李健安嘴唇微张,被这价钱惊到,难怪去年他们来燕城城门找李山,李山都没有带他们去城吃东西,原来这么贵,随口问道:“味道如何?”
李福康有些抱怨的道:“味道根本没有妹妹、二叔做的好吃!”
扭头瞧了一样面馆的名字:客再来。又贵又小气又不好吃,他才不会再来!
李家要在燕城有个面馆,同样做阳春面,肯定比这家面馆做的好吃,生意肯定十分火爆。
李健安便道:“那我不吃面了,我看有人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饼吃,我买个饼吃。”
李福康道:“饼也贵。一张脸大的饼,里面什么都不放,还要四个铜钱。”
“这么贵!”
李健安道:“难怪我们家的豆腐在燕城卖的那么好,原来太便宜了。”
李英华从面馆里面走出来,笑呵呵道:“大哥,妹妹给你要了一碗面,小二马上就能端上来,你快进去吃。”
“面这么贵,不吃了。”
李英华仍是笑道:“妹妹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特意让我告诉你,天太冷,吃碗面喝了汤浑身热呼呼不易得伤寒。快进去。”
李健安自是怕得伤寒,这就进去了。
李福康刚才还没有抱怨够,接着跟李英华抱怨,还说要把豆腐的价格提上去。
李英华忍不住道:“我说二哥,你知道为啥镇里的面馆比县城的便宜,县城的比燕城的便宜?”
“为啥?”
“房价、人工。刚才妹妹让我去跟面馆掌柜的打听,面馆的一年房租竟是有三十两银子。”
李英华惊诧道:“房租这么贵?”
这个面馆在燕城的南边,还不是在主街的位置。
面馆就一层楼,大堂顶多三十平米,里面摆着十张八仙桌,大堂后面是六平米的厨房、三平米的储藏室,就这么点地月租三两银子。
李英华道:“那当然。这个面馆临街,价值三百多两银子呢。”
“这么值钱。”
“还有人工,一个厨子、一个小二、一个洗碗打杂的每个月月钱合起来一两五钱银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