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比小鸡长得快多了,已经快五十斤了,这么下去到了腊月肯定能达到一百多斤。
那些等着看李家笑话的人在听说后,再也笑不出来,等到腊月鸡大了猪出栏,估计就得妒忌的发疯。
“那是。闺女拿主意就好。”李山话毕,还是忍不住担忧的问道:“闺女,你以后还要收秦掌柜的山货?”
“看情况。”李如意要用山货做的新鲜吃食在前世都是许多人爱吃,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周国的人口味跟前世差不多,应该爱吃,就是得看销售情况。
做买卖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今年北地风调雨顺,没有战事,一片祥和,百姓生活还过得去,买卖就好做,反之就不好做。
她准备等天冷了以山货为原材料推出新鲜吃食售卖,到时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希望能够像以前那样大卖。
九月的一天早晨,旭日东升,秋意浓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319健安大婚
今日是礼村王族族长王海嫁女儿王燕,全族的人都跟着庆祝。
丰氏共生育一儿一女,如今长女出嫁,心里十分难舍,就连重男轻女曾经不把王燕当回事的王海也是如此。
“燕儿能嫁到李家,可真是好命。”
“李大人是军官,李大少爷是家里长子,如今在北山书院读书,听说读的很好,将来考取功名也是要当官的,燕儿以后肯定会当官夫人。”
“李家是正经的官老爷人家,这么多年我们村往外嫁出去的女孩当中就属燕儿嫁得最好。”
“十里八乡的女孩谁不羡慕燕儿好命。”
“恭喜族长,你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好亲家。”
“丰嫂子,燕儿嫁的这么好,以后你就等着享她的福。”
族人及村民羡慕的目光及话语给了王海夫妻很大的安慰。
夫妻二人心里都道把女儿嫁给李家是今生最正确的决定。
按照这里的风俗,娶媳妇嫁女,姻亲两边都要摆喜宴,不过嫁女的这方没有娶媳妇的隆重。
以前王海夫妻把孙女嫁出去,就是摆四、五桌请族人吃一顿,这就算完事。
丰氏是继奶奶,给了孙女五两嫁妆银子就算相当大方,喜宴凑合了。
这回丰氏嫁亲生的女儿,男方又是闻名方圆十里的富贵人家,置办嫁妆加上压箱底的银子共计五十两,摆喜宴设了十桌,每桌都是十个菜,猪肉、鱼、鸡蛋还有鸡肉,十分丰盛。
嫁出去的王大妞、王二妞回来吃喜宴,看到这么多的菜,再向妹妹王四妞问清楚王燕的嫁妆,异常妒忌生气。
其实这只怪她们的爹娘没本事,丰氏作为隔了一辈的奶奶,还是继奶奶,能给她们五两银子的嫁妆已经相当不错,她们还不知足自己找气生。
迎亲队来了,按照风俗,新郎官李健安不能来,李家派来迎亲的人是李山、李石、李福康、李英华,还有李福康未来的大舅子张金海及几个奴仆。
李山作为公公还是堂堂的军官,亲自来迎接,足矣说明李家对长儿媳的看重,这让王海夫妻很有面子,王族的人都觉得自豪,只要了十几个红包,没有刁难李家。
迎亲队在王家简单吃了一口,就要用红通通的花轿抬着王燕回李家。
这时,丰氏忍不住呜呜的哭了,众人纷纷过来安慰。
王海落了些老泪。在他心里,那个生下来很丑的小女儿,一下子长得这么大还嫁人了,唉,希望越来越富贵的李家能善待小女儿。
王族送亲的人是王海、王志高、王夏至、王清明等。
迎亲队的人数增加了一倍,锣鼓家伙敲打起来,特别热闹,一路走一路被路人瞧看。
路人跟迎亲队的人打听,得知新郎官的身份无不祝福,还有的议论纷纷,也都是好话。
“原来是长平县李大人的长子成亲。”
“李大人那是燕王亲封的军官,日后前途无量,不知道谁家的女儿这么有福气当了他的长儿媳。”
“这成亲的人是小神医的长兄,听说此少年在北山书院读书,日后能考中状元。”
“今日艳阳高照,李家可选了个好日子。”
赵氏、李健安在李家望穿秋水,门奴禀报迎亲队马上就到的好消息,赵氏赶紧吩咐下去迎接新娘子入门。
李健安一身红衣红裤,脸上挂着笑容,怎么看都有点像傻笑,大步流星朝大门走去。
李敏寒领着书院的几位同窗跟着去迎接新娘子。
很快,大门前几挂长长的鞭炮齐响,动静很大,有点惊天动地的感觉,许多宾客都跑至瞧新娘子下花轿。
在这个时候,李如意在偏厅忙着招待女客。
李家今非昔比,李山是军官,李如意医好了众位军队官兵,这次李家办喜事,且是长子成亲,来了十几个军官,职位高的将军就算本人未到,也派了嫡子前来出席。
众位军官带来的女眷有几十人,赵氏可照顾不过来,李如意帮忙陪着。
官家的女眷不会到大门前看热闹,不过她们带来的小孩子就闹得要去,就让奴婢带着小孩子过去。
李如意怕人多踩着或爆竹伤着小孩子,跟众人打声招呼就跟了过去。
她长长的乌发梳着三丫鬟,发间戴了三支镶嵌珍珠的黄金短钗,穿着一袭绣有粉色小花的淡紫色绸缎长裙,小腰盈盈一握,容貌清秀,一双杏仁眼很有灵气,秀美稳重,大方得体,个子虽低却不能让人忽视。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