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女:富贵临门_冷香忆【完结】(577)

阅读记录

  父女二人用过午饭,各自歇息,下午又见了一面说了些话,李山就回去了。

  李如意见到亲人,这一日心情都极好,还在卧房里哼起小曲。

  她知道这边的动静统统会被奴婢报给秦太妃,那也无所谓,总不能在房间里连唱歌也不让吧。

  这几次都是周冰让她住在王府。她没有主动要求。她并不想待在燕王府,更不想嫁给王府里的贵人。

  转眼间又过了三日,地里的麦子都收割完了,轰轰烈烈的麦收终于全部结束。

  今年麦子的产量比去年略有减少,相对往年来说,只能算是小丰收年。

  不过,根据农事官员的统计数据,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几乎每家都种了黄豆,黄豆产量竟是前些年的百倍,这个数据非常恐怖。

  向来十分重视农事的周冰得知此事,特意把几位农官叫来问话,“燕城的黄豆产量巨增,这是何故?”

  几位农官从去年开始就注意到黄豆增产的事情,不过去年只是长平县的村民种植,不像今年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都种植了。

  现在燕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卖黄豆的人。

  黄豆这个农作物,好活的很,只有有点土就能种,种下去也不用打理,是个人都能种。

  原来没有豆浆、豆腐脑等豆制品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黄豆能做这出这么多的吃食。

  这两年黄豆跟爆发一样,以黄豆为主食材,做出来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丝、豆芽什么的,品种多的不得了,几乎家家都吃过黄豆做成的豆制品。

  几位农官特意为了黄豆增产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具体的做法就是深入到农村问村民,然后让各村的里正将每家种的黄豆数据汇总报到镇子,再由镇子汇总报到县里。

  那份数据不是编的,是调查出来的结果。

  几位农官就等着被周冰传召问话呢。

  为首的农官激动的答道:“王爷,以前黄豆价钱低,种黄豆的人很少。现在因为燕城酱油、酱菜作坊、长平县李家做豆制品大量收购黄豆,酒楼、饭馆、小摊子做豆浆、豆腐脑卖收购黄豆,百姓自家吃豆浆买黄豆,黄豆的需产量大大提高,价钱上去,种的人自然就多了,产量也就巨增。”

  燕城两个收购黄豆的大户,一个是酱菜作坊,一个是李家。

  其实最开始收购黄豆的大户是李家,也是李家带动了长平县村民种植黄豆的积极性。

  但是李家不是第一大户,今年开春燕城酱油、酱菜作坊建成之后,一下子成为第一大户。

  酱油、甜面酱、黄面酱等调料的原材料就是黄豆。

  两大作坊收购的黄豆数据之巨,比几年前北地黄豆的年产量都多。

  这么多的黄豆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燕城村民的手里买来。

  黄豆的收购价给的比市场上的黑面批发价还要高,十斤十八个铜钱。

  黄豆的种植,不费力心,还不挑土地,种过黄豆的地来年肥沃。

  麦子的种植,费心费力,挑土地,年年种年年都得施肥。

  哪怕是傻子都知道种黄豆比种麦子强。

  两大作坊都不用宣传,只是把大量收购黄豆的风吹出去,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大力种植黄豆。

  周冰狐疑问道:“只是一年就增加这么多?”数据巨大到他很难相信。

  为首的农官亢奋的高声道:“是。去年就开始增加,只是没有今年如此巨多。”

  周冰盯着白纸黑字上的数据,继续问道:“你们可曾去农民家询问过?”

  几位农官心道:我的王爷,就等着您这句话。

  这下子,几人打开了话匣子,先是依次汇报,而后说的激动处,你一句我一句,一声比一声高。

  “我们调查了三百户村民,种植黄豆最多的一户,六亩三分地,最少的一户,一亩两分地。今年的黄豆亩产约一百五十斤,十斤卖十八个铜钱。种植黄豆最多的村民收入近二两银子,最少的也能增加几百个铜钱。”

  “我们北地终于有了一种能让农民收入增多的农作物。”

  “种黄豆可比种麦子挣钱多。”

  “黄豆不用交税,麦子得交税。”

  “王爷,若是再多开两家作坊,再有几个李家,我们北地的村民家家都能种上黄豆,家家的收入都能增加,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的多。”

  几位农官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调查什么,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劝说周冰在北地多建几个燕城酱油、酱菜作坊。

  燕城人人皆知,两大作坊的主人之一是周莫玄。

  周冰要是让周莫玄多建几个作坊,周莫玄肯定得乖乖听话。

  这件事若是成了,北地的百姓家家多种黄豆,用不了几年就能全部脱贫。

  百姓有了钱,吃饱穿暖,把房子修了,好好的生活,安居乐业,不会造反,北地将会前所未有的稳定。

  估计那时,就算冬天有雪灾,也不会有灾民逃到燕城活命。

  周冰被几个农官围着说了一个多时辰后,开口道:“你们这就与本王父子下村微服私访。”

  并不是他不相信几位农官,而是他这个人从不偏听偏信,既然几位农官说得如此天花乱坠,那就下村去瞧瞧,亲眼瞧瞧村民的黄豆地,听听村民怎么说种植黄豆的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