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间,大周国的内战爆发已达百日。
南方、中部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由于隔着一条长长宽广的洛河,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北方。
只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腊月底的北方,白茫茫一片,仍是无尽的肃穆苍凉。
北方最大的城府燕城,往年这个时候,条条大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现在只有主要街道才有此景。
如果仔细观察,哪怕是在主要街道,一些铺子、饭馆的大门紧闭,已现萧条。
燕王府。议事厅。
郑刺史、燕城长史、户部的几位官员正面色愁苦的向周冰父子禀报商税的事。
“从九月起,燕城的两成商户离开,导致商税大幅度降低。”
“其余的商户上缴的商税只是第三季的七成。”
“照此下去,明年商税很不乐观。”
“往年第四季的商税比前三季商税都高出一、两倍之多,今年跟前三季执平。”
“并非下官等人无能,而是局势导致商事萧条,商税降低。”
北方的农税可以忽略不计,财政收入主要靠的是商税。
周冰用商税支付燕军的粮草、军饷、装备等费用,还要支付水利、修路、防灾等相关民生的大事。
商税锐减,周冰又拿什么去支付以上的开销?
虽然周冰父子在内战开始时就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料到商税降低如此多?
众位官员离去后,周冰父子急召几位幕僚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一个生着白羊胡子的老者恭敬的道:“王爷,恕小人直言,本朝的商税并非针对所有的商人,收税只收那有门面的商户的税,没有对游商、隐在民间的商户收税,若是把这些游商、隐商的商税收上来,定能让王府的库房充盈。”
周景望俊脸神情严肃,道:“此事以前便议过,不可行。只因游商都是民间的贫苦百姓,若对他们收税,收多少税合适,不好掌握度,再者容易引起衙役贪污,游商不满,令王府失了民心。”
另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跟着道:“世子所言极是。游商辛苦奔波一天,赚不了几个铜钱,若再收他们商税,哪怕收一百个人,每人五个铜钱,不过几钱银子而已,收一千个人,也才几两银子。官不与民争利。小人认为不可向游商收税。”
白羊胡子老者睁着混浊的老眼,一本正经的问道:“请问世子与董先生,游商赚的收不用收税,那隐在民间没有铺面的隐商为何不能收税?”
中年汉子姓董,燕城当地人,生父一名官员,生母是一青楼女子,生父的原配也就是他的嫡母在没生下儿子之时,暗中把他生母杀害,然后把他寄养在名下,后来生下儿子,就把他丢进井里,万幸的是被奶奶发现救下送进庙里。
他在庙里长至十岁,被名士收为弟子,学成之后考中进士,荣归故里,为生母报仇,将杀人犯嫡母送进监牢,却被家族的人蔑视不耻,生父去世之前甚至不愿意见他。
他为人正直,在官场上不顺,又被小人陷害丢了官职,心灰意冷隐居时,被燕王周冰派人请来当了幕僚。
“隐商,隐藏着商人的身份,却干着商人的事,请问邓先生,你可知能够以隐商的身份做买卖的都是什么人?”
白羊胡子老者就是邓先生,眯着老眼道:“还请赐教。”
董先生直言道:“他们都是官员的亲朋好友,都跟官员有关系。不然,买卖怎么能做长久?”
“既然他们与官员沾亲带故。”邓先生缓缓道:“那就更要收他们的商税。”
董先生有些激动的问道:“怎么收,是要看账本,还是要去钱庄查有多少存银,收多少合适,派谁去收,若是隐商抗议不交该如何惩罚?”
“先商议收不收,再出细则。”邓先生望向周冰,语重心长的道:“王爷,隐商的商税若能收上来,王府将不再为缺银发愁。”
564真能吹牛
周冰微微点头,显然对邓先生的提议有些心动。
不过,在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有权有势的隐商收商税,夺掉北方许多官员的利益,极有可能会引发官场震动,甚至导致骚乱。
要知道,每个官员都不是一个人,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家族一个势力圈子。
燕王府若强收商税,那就直接站在许多官员及他们背后家族、势力圈的对立面。
矛盾可想而知!
董先生激动的道:“王爷,如今北方需要的是安稳,千万不能乱,这个时期不适合出台任何新政,特别是会引发激烈矛盾引发动乱的新政!”
邓先生也急了,高声道:“谁都知道北方需要安稳,可是没有银子,王爷拿什么给燕军将士发军饷,难道让燕军的将士口袋空空的过年?这样会寒了将士的心!”
董生生冷声道:“令燕军将士寒心的是朝廷,不是王爷。这些年来,王爷自掏腰包给燕军花,花的还少吗,只是如今不比往常,收不上商税,王爷的钱少了,不能再给燕军那么多,给少点行不行?难道燕军会抱怨,燕军的将士都是那种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的愚蠢自私的人?”
一个向来以燕军为重的胖胖的中年幕僚忍不住抱怨道:“之前朝廷克扣燕军的军饷、粮草、装备以及北方的各种费用,但是好歹给一点,自从内战开始,朝廷一个铜钱都不给,那些保皇派还想让我们燕军出兵去打楚军,真是脑袋进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