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脸皮厚的,成了亲真是不一样了。”周琼蕊探手摸了摸童芸的腹部,“赶紧怀上我侄子!”
“我倒是想怀。”童芸也不害羞,“太子也想要孩子。”
李如意与王氏笑而不语。
到了下午,周莫玄、周景望等人骑马走了。江青云去见李如意,得知她正在午休,便在厅里坐着等待,一会儿,李山来了跟他说话,打听李家四少年在国都读书的情况。
江青云在国都时,哪怕东宫事务再忙,也抽出空去郊外两大书院见李家四少年,并且考了他们的学业,答道:“他们已经适应了国都书院的生活。仍是福康学的最好,敏寒、健安次之,英华在洛城书院学的还凑合。”
李山问道:“明年的乡试,他们可有把握考中?”
江青云实话实说,“他们回北地燕城考乡试,若发挥正常,福康、敏寒没有问题,健安、英华就得看运气。”
哪怕是北地的乡试,对于正经读书才五年的李家四少年来说难度也很大。
李福康、李敏寒在读书上面的天赋比两个兄弟强。特别是李福康上次只差一个名次就上了乡试的榜。
两个少年在国都白鹿书院读了近一年的书,功课学扎实,字也练出来了,明年在燕城参加乡试,只要不出现意外,十有八九考中。
李健安是老成稳重的性子,不说是这种性子不好,而是说这种性子固执,容易钻牛角尖。他在读书上面就死板,不会举一反三。
明年燕城乡试,若是考官喜欢答题老成稳重的考生,李健安就占优势,考中的机会大,反之就落榜。
李英华聪慧,但是心思多,一上考场就发挥不正常。他在洛城书院的成绩起伏很大。明年燕城乡试,若是发挥稳定那就上榜,反之就跟去年乡试一样连考题都理解错了。
李山一听有两个儿子考中的把握性大,就很知足,心里暗喜,道:“健安兄弟若都能考中就好了。我陪着闺女去楚地,闺女的意思是多待些日子,可能开春都赶不回去,怕我担心健安兄弟科考。我是觉得健安兄弟又不是第一次参加科考,有他们娘、媳妇陪着就行。我不担心。”
闻言,江青云蹙眉,问道:“如意在楚地要呆这么久?”
“是。”李山表情神秘的低声道:“闺女感激楚王为她请封县主,说是要送给楚王一件贺礼,这件贺礼没有两、三个月完不成。”
“如意竟是送给楚王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贺礼。”江青云心里好奇。
李山已经当了一年县主的爹,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尊敬,哪怕是燕军的老将军也高看他一眼。自豪的笑道:“闺女也给你精心准备了礼物,说是给你一个惊喜。等会她来了,你装作不知道。”
这不是李山担忧江青云会吃楚王的醋,赶紧给江青云说,我闺女也给你准备了礼物。
“谢谢叔。”江青云俊脸笑意浓浓。李如意在信里一个字都不提送他礼物的事,真是要给他惊喜。
“谢什么。”李山接过江青云递来的茶水,道:“闺女原本打算陪你去蜀地迁祖坟……怕你等不及,耽误你回国都。”
“蜀地太远,山路崎岖,常年有灾害不安全。如意不用陪我去。”他都没有跟李如意定亲,给李如意名分,李如意竟愿意陪他去蜀地迁祖坟。他心里真是惭愧的很。
半个时辰后,李如意进来时,发现江青云望她的目光带着几分感激,咦,老爹跟江青云说了什么?
李山起身道:“闺女,我去瞧瞧你二叔起来没。你二叔还说要去洛城逛逛。”
江青云等着李山走后,让下人全部退下,道:“如意,谢谢你为我想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你对我如此,我却是无以为报。”
“好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李如意似笑非笑,这家伙在国都呆了一个多月,说话也啰嗦起来。
“等我明年初出孝就跟你定亲事。”江青云特意道:“无论我人身处何方,你人身处何方,我们都必须定亲事。”
这回李如意笑靥如花,道:“若我们都在楚地呢?”
“正好让你义兄楚王当见证人,我们把亲事定下。”江青云生怕李如意不同意,急道:“那时叔叔在楚地,他可以替你做主。”
李如意心里暗笑,江青云在信里压根不提定亲的事,怎么现在一见面就这么急切?问道:“你呢,太妃可是远在燕城。”
“我与你的事,我姨母早就同意,我今晚就写信禀告她,想必她老人家替我们高兴。”
李如意故意问道:“你这么急着定亲,是不是在国都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怕我知道,这才赶紧把我们亲事定下来。”
江青云轻笑一声,目光深情,“我是拒绝了那些人的提亲,这不是对不起你,反倒是对得起你的事。”
年青有为的长平伯,又是东宫第一红人,家里没有长辈压着,这样的身份或许落不到慕容、邹家这样的大家族眼里,但是很得中、小家族的看重。
在周莫玄册封太子仪式、皇帝病重的短短的几天,国都就有八个家族暗地底派人向江青云抛去绣球,都是把嫡女嫁给他,还有几个家族暗示有这方面的意思。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