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将军家的小娇娘_拔刀一笑【完结】(413)

阅读记录

  两人再走到一起,似乎是水到渠成。

  船队顺利建成以后,几人选了一个良道吉日,准备让陈卓出海。

  又因为世俗禁忌,出海之时,女人是不得上船的,所以出海的前一天,陈卓来向白荷和李玉娇辞行。

  ☆、653 四通八达

  “本来我是不想在海上漂的。”

  陈卓对白荷说:“一想着我因为出海就差点吃了你和别人的喜酒,我就想着不如在平安县游手好闲算了。”

  陈卓试探性的想要去拉白荷的手,却被白荷一把缩了回去。

  陈卓感到很受伤,委屈巴巴的,挤一挤眼睛似乎就有了水光的样子:“我这明天就要走了,日晒雨淋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你就连让我拉拉小手也不肯么。”

  一旁的李玉娇终于干咳了声。

  说句心里话,此刻她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以前杜俨之总是对自己和谢鹤江说‘最讨厌你们在我面前恩恩爱爱了’

  现在想来,她也很想把这句话说出口。

  但为了考虑小荷的薄脸皮,她还是没有这样讲,只道:“陈公子,你好像忘记了我还在这个房间里没有出去。”

  陈卓这才一拍脑门:“啊,还真是,差点忘记了。”

  李玉娇扯了扯嘴角:“那我先出去了。”

  “不是的谢夫人,我是有正事要和你说。刚才确实忽略了谢夫人也在场的事实,然后就差点把正经事情也给忘记了。”

  “是什么事?”

  “哦,就是咱们平安县下面有个镇子,有个村,说是什么原因来着我也忘记了,好像是洪灾迁徙还是怎么着,总是那个村子荒了许多地。

  你别误会不是没人开垦的荒地,而是曾经是地,但是后来荒了。目前还没人回来种,官府也没回收载册,我爹的意思是让我问问你,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半价租给你让你种粮食。”

  “可以啊。”

  “哦,那行,有空谢夫人你去趟县衙和他们商量下吧。”

  “好,有劳了。那我先出去了,你们再聊会儿。”

  *

  四个月后,陈卓带着海上商队满载而归。

  带出去的丝绸、茶叶、陶器、工艺品全部售罄。

  而那个时候,朝廷颁布的关于境外、海外的贸易条令也都分发到了各府衙。

  李玉娇便决定,带着这批货,亲自往西北走一趟。

  并且要从漠西,走出大齐,走进荻国。

  陈卓又和白荷在平安县上开了个小铺子,专卖一些南洋进回来的杂货。

  他因为常年在水路上漂,一来一回小半年就没有了,县令夫人因此十分忧心,只盼着他能在家中多呆一些日子。

  现在看着似乎能让儿子流连的只有白荷那个丫头,好似已经有意将两人婚期提上日程了。

  李玉娇将商队分成两路,一路带货往京城富庶之地销,另又雇了康继平他们的镖队,带着商队,押着进回来的大量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往漠西而去。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裴昭曾经也来拜访过李玉娇。

  李玉娇对他袁家产业也稍有了解,另外一个就是赵家,裴昭的外祖家。

  两家为同行,但是裴昭外祖家一直都被袁家压的死死的,南销之路被堵死,上次甚至还有一船货买家没有付钱就被压.在码头货船上的事情。

  所以裴昭在偶然间得知了李玉娇有南货北运、走出大齐的经商意图之后,便主动找到了李玉娇,与她商议达成了丝绸布帛西运的协议。

  ☆、654 故地

  一路行来,李玉娇发现,跑商看着虽然赚取了中间巨大的差额利润。

  但实际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定与便捷。

  便决定在水路与陆路的各个交通枢纽一带开设商铺门面,作为货物储藏中转买卖一用。

  每在一处开设了铺面,就等于在那里长了一双眼睛,对于其他的李玉娇不怎么感兴趣,最喜欢买的就是农田土地。

  这样买买买下来,最后李玉娇发现手里沉甸甸的银子全给花出去了,倒是换了一沓轻飘飘的地契回来。

  所以后来等她到了漠西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只能靠谢鹤江来养了。

  亏她当初还夸下了海口,说自己挣的钱比人家谢将军可是多的多了。

  *

  而谢鹤江却没说大话。

  他在军营的职位真的升了。

  此时因为朝廷颁布了贸易互通的政策,所以漠西通往荻国的门也算是打开了。

  朝廷在漠西军营选拔人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巡防营,日夜轮流巡防漠西边境,人数多达七千余人。

  谢鹤江被任命为巡防大将军,是如今漠西仅次于镇西大将军的官阶。

  俸禄么,自然也是翻了番的。

  *

  李玉娇又来到了漠西。

  那里已经不是曾经那般、只有一座孤零零小茶馆的景象了。

  许多人为了方便养蚕,采桑叶,都搬来了这里,在梅娘的小茶馆周围建了房子,和梅娘成了邻居。

  加之两国已经贸易互通,梅娘小茶馆的生意也渐渐的好了起来,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从小茶馆变成一间小客栈了。

  再往她家门口的摊子一坐,颇给人一种热闹小镇的感觉。

52书库推荐浏览: 拔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