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仅仅是喝一口水而已,又不用在身上划口子放血,李玉娇也就不想和梅娘争论。
便笑着问:“要多少钱,多了我可没有。”
“你这人!”梅娘嗔怪她,“你看我像是有许多钱的人吗?我娘也带着我去求了,你以为我是花了多少钱?”
“多少钱?”李玉娇一本正经的问。
梅娘噗嗤一笑:“你还认真起来了,人家不收钱。只要你装一碗米过去就行了,还愿的时候再装一碗种子给瞎婆婆就够了。”
“种子,什么种子?”
“随便什么种子,种下去能发芽结果子的都行,不过是讨个吉利罢了,你看你,这么多问题。你赶紧的回家去装一碗米来吧,不用太多,一碗装平就行了。”
“那好吧,碗有讲究吗?”
“最好你自己常用的碗,别拿那些新的没用过的就行。”
李玉娇哦了一声,回到在家中都依言照办了。
李长福见了就问她缘由。
李玉娇把梅娘所说一一都回给了李长福听,李长福知道了,十分赞成,还劝李玉娇求水的时候一定要诚心。
李玉娇忽然觉得,这次来的好像不只是爹一个人,好像爹把娘的唠叨也一并带来了。
但是不论如何,看到梅娘和爹对自己的事情如此上心,李玉娇觉得心里暖暖的。
薛安赶了骡车送梅娘和李玉娇去镇上。
几人先去了梅娘的娘家接了梅娘的娘亲一道,然后便往镇子外头一户独立的人家而去。
梅娘说,那就是瞎婆婆的住处。
到了那里,发现瞎婆婆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早已排成了队。
李玉娇便和梅娘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梅娘朝前望了几眼,转身对李玉娇说:“我看前面大都和我一样,都是来还愿的,还愿的话,只要接种子就行了,快的很。”
今日李玉娇也不赶什么时间,快慢倒是无所谓,只是这样的天气站在外面着实是有些冷的,便伸手把头巾又裹紧了一些。
约莫两刻钟后,前面终于只剩下三个人,马上就要轮到梅娘了。
等走到近前的时候,李玉娇这才看清,原来所谓的送子井并不是一口井,不过是一块及腰高的大石,大石的正中央有个约莫脸盆大小的坑,里面蓄了水而已…
☆、676 五年不孕
“梅姐姐,这就是你说的井?”李玉娇用极轻极轻的声音问梅娘。
“是啊!”梅娘转头道,“我们这里的人就管它叫井,已经叫习惯了,不过它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灵验就行了。而且啊,这个井里的水就从来没有干过,不论怎样热的天气,只要头天不把这里头的水喝干,第二天它自己就会满上了。”
“唔……”李玉娇.点了点头,欲言又止,“那……”这水说不定就是这个瞎婆婆每天晚上趁着没人的时候倒进这石坑里的呢。
梅娘多少是有些了解李玉娇的,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断然是不肯信的。
便又低声在她耳边道:“你别不信,曾经也有人和你一样不信,于是就蹲在这口井边守着,一.夜没睡,眼睁睁的看着这井中的水一点点升起来的,直到满了为止。”
李玉娇看梅娘一点也不像是在拿自己寻开心的样子,忍不住又看了那个石坑一眼,道:“好吧,不说了,快要轮到你了。”
梅娘嗯了一声,待到她前头那个女人走了以后,她娘便上前去和那瞎婆婆说了些感谢的话,然后梅娘就把带来的种子倒进了瞎婆婆手中的那个石碗里去了。
接下来就轮到李玉娇了。
瞎婆婆问她:“你是来求子还是来还愿?”
李玉娇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个瞎婆婆和她手中的石碗,语气平淡的道:“我想求子。”
“嗯,求子。米带来了吗?”
“带了。”
李玉娇忙将随身带着的、包着碗和米的布解开,双手捧着碗说,“在这里。”
“好。”瞎婆婆闻言,朝李玉娇的方向伸出了她手中的那个因年代久远被磨的光滑的石碗,“把米全都倒进来,注意不要撒了,否则不吉利。”
李玉娇看了看瞎婆婆手中的石碗,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碗,还好她没选家里最大的碗带来,否则全都倒下去不撒出去才怪。
虽说对此不尽信,不过倒起米来,倒也是小心翼翼。
等到她把碗里最后一粒米倒下去了,便回那瞎婆婆说:“都倒完了。”
瞎婆婆闻言点了点头,伸出又手在碗口上抹了抹,将碗里的米抹平后,忽然皱紧了眉头。
李玉娇见状,皱眉不语。
一旁的梅娘忙问:“婆婆,你怎么不说话,这是怎么了吗?”
瞎婆婆咽了一口口水:“硬,太硬了。”
“米硬吗?”李玉娇问。
瞎婆婆摇了摇头:“不,是你的命硬。”
李玉娇隐在袖中的手不禁握拳,她有些紧张,但还是勉强笑了下,道:“是,今生我命强劲,不受刑克,于逆境中,适于生长。”
“过硬易折,万物生生相克,你本命过硬,势必会克到周围的人,注定孤独。”
52书库推荐浏览: 拔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