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菀忽说:“停车。”
叶嘉树条件反射地踩下了刹车,停车一看,路旁一家热气腾腾的铺子,红底白字的灯箱,写着“元宵糖水、水饺馄饨”等字样。
宋菀摸了摸自己身上,除了手机和叶嘉树给她的一包烟,一支打火机,什么都没带着,“……你带钱了吗?”
叶嘉树说:“带了。”
那铺子面积不大,里面支了四张桌子,两个年轻小情侣坐在最里面那张,脑袋紧紧挨在一起。
宋菀坐下,往贴在墙上的菜单看了看,发现叶嘉树正在低头发短信,登时蹙了蹙眉,扫过去一眼,“坐啊。”
叶嘉树收起手机,在她斜对面坐下。
宋菀要一碗豆沙元宵,问叶嘉树要不要。
叶嘉树摇头。
宋菀瞅着他,“这么拘谨做什么?即便你给唐蹇谦通风报信,我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我不是……”
“不是?”宋菀讽道,“他没让你每天随时向他汇报我的行程?”
叶嘉树没辩驳,只是把手机掏出来,往宋菀跟前一推。
宋菀看了一眼,明白自己是真冤枉他了,顿了顿,语气连带着松缓了些,问他:“老刘推荐你给唐蹇谦打工的?”
“嗯。”
“你多大?”宋菀手里把玩着他给他的那包烟。
“二十二。”
“没读书了?”
“没。”
“不挺年轻吗,怎么不读了。”
叶嘉树语气很淡,“成绩不行,高中就没读了。”
宋菀扫他一眼,穿黑T恤的年轻人轮廓俊朗,要不是发型和衣服都不大讲究,拾掇拾掇很能拿得出手。他气质比实际年龄看着成熟,是现在很流行的那种所谓“有故事”的气质。宋芥跟他差不多大,但宋芥就油嘴滑舌四六不着。
没一会儿,老板把元宵端上来,宋菀放了香烟盒,拈起陶瓷的调羹,舀一勺送进嘴里。皮咬开,里面豆沙流出来,混了花生碎,一股又闷又重的甜。
叶嘉树瞅着宋菀,觉得她这人挺奇怪的,按理说她这样的人,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八块钱一碗的元宵倒吃得津津有味。
叶嘉树陪着坐了会儿,看她快吃完,起身去把帐付了,打了声招呼,到门口去等。他准备点烟,摸了摸口袋,才想起来烟跟打火机都给宋菀了。
站了会儿,宋菀从铺子里出来,抽了一支烟点燃。
她觉察到叶嘉树目光扫过来,问:“要?”把烟抖出半支,朝他递过去。
叶嘉树抽出来,道了声“谢谢”。
两人隔了一段距离,一人站在门口,一人站在台阶下,一灯昏黄,浮华遥远。
两个天涯浪客萍水相逢。
各有故事,各自沉默。
☆、第四章【改】
作者有话要说: 1月25日,改。
等再回到车上,宋菀似乎情绪好多了,没再为难他,报了个芙蓉路的地址,而后捏住手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给人发着消息。
车开进市里,这时候叶嘉树手机里进来一个电话。他看了一眼,没有接,直接掐断了。那手机又响,后面宋菀说:“接吧,又不扣你工资。”
叶嘉树一顿,手指照着屏幕上的绿色键点下去。是楼里收废品的大爷打来的,问他在不在家,好把他那些不要了家具拖下去。大爷找了好几回,每回他都不在,让人空跑,叶嘉树多少觉得过意不去。
“过一个小时您再过来行吗?我现在不在家……”叶嘉树道了几声歉,挂断电话。
宋菀从手机屏幕上抬起目光,扫他一眼,“你住哪儿?”
“清水街。”
宋菀一顿,“你住在清水街?”
叶嘉树斟酌着她这话里是不是藏着什么深意,是觉得他不该住清水街,还是她跟这地儿有什么道不明的纠葛?
沉默之间,宋菀把下一句话说了:“清水街离这儿就两公里吧,你先把你的事办了再送我。”
“可能得耽误会儿。”
宋菀看他一眼,“我说了耽误?”
叶嘉树无话可说了,摸出手机来给大爷回了个话,让他稍等,五分钟就到。
清水街这地,是个时移世易的最好凭证,过往是南城最好的一块地,随着城市规划的变迁,一夕之间没落,如今住这儿的,要么如叶嘉树居无定所,要么是成日长吁短叹的酸腐诗人,要么是进城打工有情饮水饱的小夫妻……
一条老街,沿路让自行车挤得满满当当,叶嘉树开的这台保时捷进不去,在街口街得下车。
叶嘉树让宋菀在车上等一会儿,宋菀应了一声,他把车钥匙留在车上,下了车,朝住处飞奔。
大爷就等在楼底下,坐在一担纸板上抽烟。叶嘉树打声招呼,大爷搂起扁担跟着上了楼。
两人协力,来回三趟,屋里那些旧家具都清完了。
大爷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卷纸币,往食指上沾了点儿唾沫数点,“……你这些东西太破了,我收回去也买不了几个钱哩!一起给你五十,你看行吧。”
“东西搁我那儿费事,您能来收是帮了我大忙,挑回去费劲,钱我就不要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明开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