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彻当了皇帝,十三衙门也就唾手可得啦!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慕容彻觉得吧, 柳三汴对他那绝对是有感情的,不过这种感情类似于奶妈……
呃……好像哪里不对……
好了好了重新说, 应该是一种“啊你是我最伟大的作品”的感情。
让柳三汴自己说嘛, 应该是“功劳簿上有我一笔”的那种自豪感。
总之, 这是一对表明非常团结实际也非常团结的主仆,很快,可能就是君臣。
陛下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可能是慕容清的事太受打击, 可能是时间的确差不多了,陛下勉强熬到了七十一岁的寿诞, 决定让礼部好好操办操办,特地交代要把明年参加鸿儒考试的士子们也请几桌。
公孙扬作为靠鸿儒科考试逆袭的典范,被陛下派去慰问几位士子, 并分发寿宴请帖。
如果陛下知道公孙扬心里想的是,明年鸿儒科考试陛下估计看不见了,估计肯定想打死公孙扬这个奸佞!!
总之,作为土豪中的土豪, 陛下的寿宴办得那叫一个风光。
宾客们人手一副礼部大人们连夜赶工的字,上书正大光明四个字,表明陛下激浊扬清、宝刀未老的决心。
当然,陛下除了给宾客们送礼,自己收礼也必须收到手软,其中当属第一红人公孙尚书送的礼他最喜欢——
公孙不羡送了他亲手制作的一盏荷花灯,依然是傲娇的天青色,这回却是盛放之姿,缀上了星星点点的珍珠,总算是华美了起来。
公孙扬说,户部的拨款起到了效果,连州等地经济情况都有改善,百姓们扎的荷花灯不仅能给自己祈福,也卖得出去了。
公孙扬说,百姓之福,有赖于英明君主。
陛下年纪大了,就算知道人家在哄他,他也宁愿假装高兴,不计较太多。
慕容彻身为最炙手可热的皇孙,给陛下送的礼物,是一盆颇有意趣的盆景——
讲的是姜太公钓鱼,崇山峻岭之间,用蓝水晶铺出一片水面,里面是天然一抹红鲤状的棉絮。
陛下也很喜欢这件妙物,却觉着花费了些,综合考量下来,还是觉得公孙扬朴实,遂当众赏了他一副字——
中心为忠。
保持中庸之道,永远不涉党争,虽然不太可能,但这才是陛下眼中的忠臣。
陛下想公孙扬做个纯臣,并不代表他不会寻求公孙扬在立储问题上的建议。
顺便试探一波公孙扬的立场。
陛下在寿宴进行到一半时,装作喝多了去如厕,给公孙扬递了个眼色,后者很快随之离席,与陛下在风景开阔处汇合。
陛下觉得宫里拘束,把寿宴办在了皇家园林畅春园里,这时候跟公孙扬在凉亭里吹风。
陛下说:“朕是不是该建储啦?”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公孙扬说是,那说明他觉得陛下活不长了;如果公孙扬说不是,那说明公孙扬是个没远见或者装糊涂的人,这样就破坏了他敢怒敢言的人设。
公孙扬说:“启禀陛下,臣以为,建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择贤。”
陛下示意他说下去——
“恕臣直言,陛下迟迟不肯立储,只在诸事莫定,待陛下考核完了,何时都能建储,但必须要择贤君,不可急于求成。”
公孙扬的话说得很有水平——
他说不必急于求成,是在恭维陛下长寿。
他又说时刻都能建储,暗指陛下可以秘密建储,无论考虑多久,只要在死之前留下遗旨,找好托孤大臣,一切也就尘埃落定。
秘密建储,是一桩很有风险的事。
此法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容易让皇亲们蠢蠢欲动,一旦被人抓住机会,就能篡改圣旨,甚至揭竿而起。
但秘密建储非常适合于陛下这样选择恐惧症的君王——
陛下不到最后一刻,可能也想不清楚。
这一次向来纠结的陛下,却没有继续纠结,可能是受了太多次打击,怕儿孙们再来几次谋反就扛不住了。
陛下表示自己不想秘密建储,而直接问公孙扬他觉得诚亲王怎么样。
公孙扬沉吟半晌,说臣觉着诚亲王很合适,诚亲王一有战功,二有名望,三得民心。
陛下觉得公孙扬这话很酸,也知道他从不真心夸谁,不由笑他鸡贼:
“你啊你……想说什么就直说!!”
公孙扬叹气道:“不瞒陛下,诚亲王贤名在外,是臣亡妻的梦中情人,臣以为一国之君,怎能是妇人眼中的美男子呢?”
陛下眯眼,知道他与诚亲王可能又有仇,便又问道:“你觉着贤郡王如何?”
公孙扬顺口接道:“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诚亲王符合妇人胃口,贤郡王恐怕也一样。”
陛下顺手拿扇子狠狠敲了公孙扬脑袋一记:“别以为朕没听出来你拐弯抹角在骂朕!!”
公孙扬便忙摆手,作诚惶诚恐状:
“臣绝不敢诋毁陛下!!”
公孙扬先是严肃认真道,亲王郡王们都是陛下的龙子龙孙,他们有大才能,是传自于陛下,有小毛病,也是人之常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纵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