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五湖知道谢枢为何要瞒他,因为他不喜欢这样。
谢五湖有些失望,觉得为官与密探其实也差不多——
因为充斥着背叛与阴谋,都并不值得被尊重。
谢五湖内心深处,是想重拾谢氏风骨,为国家做一些实事的。
是以他始终介怀密探这个职业,始终用一种近乎自卑的怀才不遇,逼得谢枢不得不带着他转行。
谢五湖知道柳三汴说的都是事实,但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被打入天牢,而长叹一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谢五湖恍然发觉,无论他多么厌恶柳三汴,至少在这一刻佩服她的风骨——
真相就是真相。
可惜坚持真相的柳三汴,很快就在三进宫的压力之下……
崩溃了。
柳三汴是饿崩溃的,也是憋崩溃的。
陛下非但一天只给她半碗粥喝,还不许任何狱卒跟她说一句话。
柳三汴满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自己嚎着嚎着也嚎累了,后来就连一点人声儿都听不到,仿佛此刻已不在人间。
她感到非常寂寞,寂寞得各种挠墙,最终饿得挠不动了……
陛下此意,是嫌柳三汴的话太多,每一句都让他不高兴,想让她饿得没力气,也就不说了。
况且也没人理她。
柳三汴没几天就饿得只能睡觉。
柳三汴居然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慕容彻指着她的鼻子,痛骂她失言,险些坏了他的大事。
这时公孙扬又站出来,说太子莫要动怒,柳典仪犯蠢,这不是还有我呢。
柳三汴从这个噩梦中惊醒,摸摸湿透的背心,才发觉出了一身的冷汗。
柳三汴开始思考,为什么慕容彻在明知她会备好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要阻拦她,仍然要放过襄城公主?
这时心底有个声音说:
还不是因为削藩。
柳三汴不由一激灵,因为她发现那个声音,从音色到腔调到措辞,都特么很像一个人——
公孙扬。
柳三汴有些害怕,心想公孙扬不会给她下什么降头了吧,老是阴魂不散,每次都在她倒霉的时候,出来……
指点迷津。
柳三汴终于开始明白,慕容彻宁愿放弃除掉十娘的机会,也不能与十娘撕破脸的原因——
正式削藩之前,慕容彻不能让平东王警觉,必须装作若无其事。
一旦此事闹大,平东王很可能找到借口,借着申冤或请罪之由,趁着陛下病重,杀回京城跟慕容彻抢皇位。
慕容彻就怕平东王与其他藩王联合起来造反。
柳三汴一拍脑门,霎时懊恼不已,连骂自己猪脑子,悔得差点去撞墙,想了想还是算了,看看能不能抢救一下。
柳三汴终于叹气不止——
就算她现在闭嘴,可能也会被灭口吧。
被……慕容彻灭口。
作者有话要说: 剧情章信息量略大。
第100章 陛下终驾崩
这厢柳三汴又饿又怕又悔, 在恶劣的环境中等死,还必须抓紧每一秒想办法求生。
那厢陛下被她一通乱咬, 气得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基本也没吃东西,甚至没法合眼。
如果柳三汴知道, 肯定会觉得荣幸又释然——
毕竟, 陛下也在受着和她一样的煎熬。
陛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秘密把慕容彻召进了宫里。
慕容彻看见坐在床榻上的陛下, 看见他微微气促的呼吸,瘦骨嶙峋的老脸, 咳出的两团红晕, 突然就明白了什么——
陛下怕是不成了。
陛下招呼慕容彻坐在他床头, 用一种非常慈爱的目光看着他,看得慕容彻几乎起了鸡皮疙瘩。
陛下说,朕一直都属意你, 只是想磨练你。
慕容彻闻言一震,他立时跪下, 不无感动地说,孙儿感激涕零。
陛下叫他起来,突然觉得跪来跪去的, 很是费力。
陛下觉得跟慕容彻交流很容易,因为他是个聪明人,又觉得很困难,因为他太聪明, 容易想多。
陛下为了打消慕容彻的疑虑,便直接说出自己削藩的打算,与设计的布局,说这些朕都交给你去完成,切记不要急功近利。
慕容彻见陛下彻底托付了江山,这才安心坐下。
陛下的目光复又慈爱起来,说朕会留下一道遗诏,严禁藩王入京吊唁,你得稳住。
慕容彻这下是真感动了,霎时红了眼圈,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陛下见他这副德行,不由失笑,说彻儿不必感激,这江山将来是你的,现在却还是朕的——
朕活着的时候,为它做的一切打算,包括立储,都是朕的责任。
慕容彻便也笑,说皇爷爷英明。
陛下交代完了政事,不知怎地又想起一桩小事。
陛下说:“你打算如何处置柳三汴?”
慕容彻闭了闭眼,深吸口气,颓了嗓音:
“孙儿得让她闭嘴。”
陛下说:“她这样忠心的奴才,闭嘴太可惜了。彻儿,你得让她活着。”
慕容彻有些不解,却听陛下缓缓道来——
“彻儿啊,帝王这辈子,身边最缺一个说实话的人,实话难听,说实话的人难得。”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纵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