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为了给家里稍微弄点营养品,同时又不暴露自己,他真的是费尽了心机。
不过,等他回头上学就会好些了,至少他能偷偷去黑市当中做些置换。
这样虽然还不太好说,但至少也比他呆在家里,平白变出东西要好说些。
山上能说捡到野鸡蛋,难不成还能说出山上捡到挂面面包吗?
不可能的事,又不是傻子。
淘宝上的普通低等精米基本也就两块左右一斤,如果碰到一些活动,比如说前一分钟第二件零元什么的,可能低到一块二三的样子。
这些拿到黑市上都是极其受欢迎的。
毕竟,这时候细粮难得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王鑫这段日子,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囤了不少米粮了。
除了正常的大米面粉之外,他还囤了一些挂面之类的面条制品。
反正,他就是尽量找便宜些的买,什么做活动买什么!
为的就是尽量囤够货,回头去黑市上大干一场,为了隐蔽,他就连一整套廉价化妆品都准备好了。
就在他脑子里七想八想的天马行空的时候,金乌已经西沉,他爸他妈以及他的哥哥姐姐,都从地里回来了。
因为家里有红薯了嘛!
再加上最近天天吃那个有霉味的糊糊都吃腻了,所以,柳梅特地给全家改善一下伙食,中午烧水的时候在灶台里面埋了点红薯。
饭桌上,一个小竹框里摆了整整十个有些焦糊的红薯,每人分了两个,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王鑫也是一样。
他只是每天稍微给自己补充一些营养,又没有真正的吃到饱,所以红薯吃得还是津津有味。
“对了,当家的,小三上学的事你打听的怎么样了?”
柳梅吃了两口红薯,突然放下红薯问道。
他们这边男的和女的干活是分开的,因为男女的劳动力水平不一样,干的活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他们去地里干活并没有见面,自然也不知道王大牛今天去镇子上顺不顺利!
“还算顺利,不过学校那边要到九月初的时候才收学生,到时候我想办法跟学校边上的姑奶奶她老人家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小三借住在她家。”
王大牛这时候当然也不会提他跟姑奶奶那边不怎么熟之类的话。
“姑奶奶,我怎么没听说过?”
柳梅有点奇怪,但是又看了一下王大牛的表情,没有继续发问。
准备等回头晚上睡觉的时候再详细问一下。
☆、第二十四章:铁柱的婚事?
王美娟听了这话顿了顿,也没说什么挑拨的话,在她看来,反正她过两年就嫁出去了,家里面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跟她没什么关系。
就算吃亏,那也是她大哥王铁柱吃亏。
王铁柱都没说话的情况下,她发什么话,平白惹人厌烦。
“阿爹,三弟一个人去镇子上上学吗?
真的安全吗?
我听说这段日子,边上几个村子丢了好几个孩子!
丢的还都是男孩子。”
王铁柱他倒不是羡慕嫉妒什么的,他只是单纯的担忧。
毕竟,王鑫出生的时候,王铁柱已经有六七岁了,那时候地里的活又忙,可以说小时候王鑫就是王铁柱带大的。
两人关系,是真的可以说一声长兄如父的。
所以,并不存在什么羡慕嫉妒的说法,只是单纯的担忧。
“没问题的,镇子上治安会比咱们村子要好些。
而且,红太阳小学边上就是警局,姑奶奶家也就在红太阳小学边上,大概走两分钟不到就到了。
那么点路应该不会有危险。”
王大牛仔细回忆了一下先前王红军说的具体地址,发现距离是真的特别近,所以内心也没太大的担忧了。
要是离那么近都能出事,那还有什么安全的地方?
更何况,镇子上的小学都办了好几年的时间了,从来没听说出现过什么问题。
可见,有警局在边上坐镇,那边治安还是相当不错的。
“哦!那就好,我回头一定多干活,帮三弟攒学费!”
王铁柱傻呵呵的挠了挠自己后脑勺,笑着说着。
“哪用得着你!
过段日子给你说个婆娘,到时候,怕是给媳妇用都不够呢!”
柳梅一边笑着说着,一边也的确有些担忧。
担忧啥?
当然是担忧,娶了媳妇忘了娘了。
一提到娶亲之类的事,王铁柱也是不由得有些害羞起来,嘴里嘟囔着不着急之类的话,脸却是羞红了。
黑红黑红的,看着格外有趣。
“大哥害羞了!”
王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起哄。
提到这事,王大牛这才想起来昨天说拜托媒婆看看来着,连忙问道:“对了,不是说今天请媒婆帮忙看看的吗?
有什么人选没有?”
“问过王媒婆了,最近咱们村没有说亲的,不过隔壁的田家村,刘家村和张家村都有,有两个十四岁先定亲的,还有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七岁和一个二十岁的。
十四岁有点小了,二十岁那个虽然长得不错,但是年纪大了,比我家铁柱整整大了三岁呢!
也就十六岁和十七岁的那两个比较合适。
52书库推荐浏览: 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