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奶奶,生日快乐!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崔红收回目光,打着哈哈,心情极好。
“都好都好,杏儿就是嘴甜。”
田双早饭做的面条,老家讲究,过生日那天得吃面,象征长寿顺遂。
吃寿面还有一个讲究,不能咬断,据说那样会把福气撵走。
银杏又不乐意学别人,一口一口的吸,只能用筷子把面一圈一圈的卷好,再一口塞进嘴巴里,撑得腮帮子满满的。
田双就看不惯她吃个面慢吞吞的,敲着碗沿,“快点吃,一会到灶房给我帮忙。”
自从银杏订婚后,只要有空,田双就拉着银杏往灶房奔,给姑娘分享各种炒菜小技巧,还教她何时下锅,何时起锅,怎样翻炒才会既省力又受热均匀,可谓倾囊相授。
碰到银杏三心二意时,会急着大喊,“看到我怎么弄得没?”
慈母心肠尽显无遗。
李大力瞅瞅屋外的大雪,眉头皱的老高,“双儿,今儿下大雪,天气冷,我给你打下手,让杏儿陪着崔姨。”
温度这么低,洗菜能冻死人。
田双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搁,“就你心疼她,合着我是后妈。一会许大姐一家子过来,让他们看到你姑娘袖着两只手坐在那,一点忙不帮,好啊?”越说声调越高,“谁家愿意要这样的懒媳妇?”
许母早早表明,要过来给崔红贺寿。虽说不是整寿不大办,可还是打算两家人坐在一起私下庆祝。老人嘛,不就图个热闹。
银杏赶紧把嘴里的面条吞完,给她妈灭火,否则今天来得更加猛烈的不是风加雪,而是母上大人的狂风暴雨。
“妈,我亲爱的老妈,可敬的老妈,伟大的老妈,您老的良苦用心我已经收到,保证超额完成任务,誓要做到让许伯母一家刮目相看,挑不出半根刺。”
严重怀疑老妈进入更年期,最近动不动发火,理由千奇百怪。嗯,还是打听下哪个医院能查,带她去看看。
李大力跟鹌鹑一样缩在凳子上,一声不吭,默默的喝着面汤,媳妇最近脾气太火爆,只要他敢反驳一句,接下来就要做好迎接怒吼的准备。
银杏看着好笑,她爸看着特别高大的一个人,但是在她妈面前真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爸,书桌有个钉子松了,吃完饭帮我修修。”
“嗯。”
第166章 李兰和蓝红
许家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过来的时侯,银杏正在奋战切土豆丝,一根根的长度均匀,粗细一致,排起宛若多胞胎。
田双一百二十个满意,又让姑娘表现一回,目的达到。
许扬说完几句吉祥话,就屁颠屁颠的跑去灶房,伸手夺过菜刀要亲自来。
龚安撇撇嘴,就知道讨好小媳妇,没有一点男子汉气概。
转过头,看到许三姐拿水瓶准备倒热水,长手一伸很自然的接过去,从上到下挨个来一杯,熟练的动作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干。
作为旁观者,许二姐瞅瞅这个,再看看那个,半斤别笑八两,都是妻奴。默默的垂下眼眸,如果在这里,肯定也会对自己关怀备至,让所有女生羡慕吧。
收回飘远的思绪,许二姐走到院子里,举目远眺,对着远方轻轻的问,你那里下雪了没?
注定等不到答案,许二姐长叹一口气,落寞的走回堂屋,规规矩矩的坐好,开始背英语,每个单词念三遍。
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她要奋斗,她要努力,她要学习,她要出国。
龚安正在同李大力打听事情,“李叔,去过你们那边的市没?”
“省会城市,哪个去过哦。要不是杏儿,我这辈子最远的就是到我们市里。”李大力脸上全是自豪,姑娘就是他的小福星。
“叔,你们那边离市也不远,有没有认识在那边工作的人?”
“你问这个作甚?”
“帮战友打听一个人。”
“杏儿有个同学在那边读书,一直有联系。”
对呀,怎么忘记这茬,喜形于色,“谢谢叔。”
也许不一定有用,但是总得试试,丝毫机会都不能放过。
顾不上灶房的狭小,龚安同志顶着许扬刀锋般的目光,一本正经的走到银杏身边,“小杏子,问你个事。”
啊,又来了,银杏非常反对安同志这么叫她,听着像是个小太监。
“要问事可以,先把名字改了。”
许扬在旁边竖起耳朵,一个字都不露掉,听到这个立马声援,“就是,杏儿多好听的名字让你改的土气又掉渣。”
有求于人,龚安能屈能伸,“银杏妹妹,这个总行吧?”
“叫什么妹妹,银杏两个字就够了。”许扬吃醋,哥哥妹妹是能随便叫的吗?
“好好好,银杏同学,可以请教你一件事不?”
“请教不敢当,直接说事就成。”
“听叔说,你有个同学在市上学,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个人?”
“我同学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保证她一定可以打听到。”
“没关系,我们在报纸上也登了寻人启事,可现在时间有点紧,多一个人帮忙打听多一份希望。”
52书库推荐浏览: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