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个巨大的工程。
以往每篇论文从开始动笔,到最终的录用,中间没有经历过一百个版本,也有九十个。
不知费了多少墨水。
投出去后,光写论文的信纸叠起来都有老厚一沓。
许扬在学术上没法帮媳妇排忧解难,只能从言语上支持。
“媳妇,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
“谢谢,不用你特地提醒,我也晓得。”
跟许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银杏多多少少遗传到他的“厚脸皮”。不,叫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媳妇就是这么自信。”许扬夸赞道。
银杏甩甩马尾辫,“那是,我用的可是飘柔洗发水。”
飘柔洗发水刚过一岁生日,银杏上辈子用的就是它。去年,飘柔初初进入洗发水市场后,她依旧选择它,买了一瓶回家。
没有以后的包装好看,没有以后的种类多样化,但效果还不错,仔细闻闻,熟悉的味道。
许扬把人送到火车上,挥挥手,“媳妇,十天后我在老地方接你。”
“你忙你的,下车后我自己回家。”
列车即将开动,许扬快步跑出去,在站台上朝银杏卖力的挥手。
银杏计划的很好,十天的时间足够李主任看完论文,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谁知,中途出了岔子。
她又在京市呆了一个月。
刚准备回t市,就接到院长打过来的电话。让她事情办完后赶紧回去,有急事,很急的事。
(.=)
第382章 真不知道
电话里说不清楚,院长没多说。
银杏深知院长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既然他亲自打电话叫人回去,又说是紧急的事,那就肯定事非寻常。
去向李主任告别,李主任交代,“回去后抓紧时间写,一个月,再过来交差。”
“嗯。”银杏点头应道。
说完,背起包袱,半刻不耽误,直奔火车站。买了当天晚上的站票,半夜一点多到站。
许扬下午刚下班回家,就听到岳父说,杏儿打电话回家,买的晚上的票,一点多到。
具体有什么事,让她火急火燎的赶回来,都不知情。
许扬在家睡了几个小时,半夜十二点起床,带上厚厚的棉袄,骑着三轮车,顶着寒风到火车站接人。
等了一分钟又一分钟,火车站的喇叭终于响起。
许扬伸长脖子,打起精神,站在出站口最显眼的地方。
下火车的人不多,稀稀拉拉十几个,许扬一眼看到银杏,老远的招手,“杏儿。”
银杏困得不行,下了火车,冷风吹在脸上才精神点。
快步走到许扬身边,打了个哈欠,“又累又困又饿。”晚饭都没吃,肚子空荡荡,不想在火车上上厕所,水也没喝几口。
许扬顺手接过银杏的包,把棉袄披在她身上,贴心的系好扣子。
又从荷包里掏出一袋饼干,塞到银杏手中,“先垫垫肚子,家里给你留的有饭。”
银杏两眼放光,也不管饼干吃着干,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肚子饿的太狠,已经不顾忌形象。
许扬看媳妇狼吞虎咽,嘴边上的话又吞回肚子里。
还是等会再问。
俩人回到家里已经半夜两点,家里却灯火通明,三位长辈在堂屋正襟危坐。
银杏带着满身的风霜,收到家人浓浓的关怀,说不感动是假的。
“崔奶奶,爸妈,等我干啥,赶紧去睡。熬夜对身体不好,十六还等着你们以后帮忙掌眼他的媳妇呢。”
田双指指桌子上的饭菜,“杏儿,特意给你留的,刚从锅里端出来,热乎着了,赶紧吃。”
银杏开始赶人,“都去睡。”
李大力担忧不已,“杏儿,没啥子大事吧?”
银杏打了声哈哈,“能发生啥事,我票买错了,不想退,连夜赶回来。”
“真的?”
“肯定不是煮的。”
崔红有点不相信,“杏儿,没骗我们?”
李大力和田双屏气凝神,一眨不眨的看着银杏,希望找出答案。
“骗你们作甚。”银杏不想让长辈跟着担心,如果她说是院长找,估计他们接下来几天都不用睡觉。
许扬停好三轮车,大踏步走进堂屋。
银杏赶紧拉他当同盟,“不信,你们问他,我有事没事?”
许扬很了解银杏,帮着安抚人心,“杏儿没事,崔奶奶,岳父岳母,你们别担心。已经半夜两点,再过一会,天就亮了。”
“我没骗你们吧。”银杏左手挽崔红,右手挽田双,好声好气的哄着,“半夜不睡觉,第二天头痛欲裂,长辈们,要听养生专家的话。”
三位长辈将信将疑的各自回房。
银杏一屁股坐在桌子前面的凳子上,拿起筷子,大吃特吃。
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熟悉的菜式,还是熟悉的味道。
许扬正在银杏旁边,静静的看着她吃。
银杏不好意思,夹了一筷子菜送到他嘴里。
许扬摇摇头,“我刷牙了,你慢慢吃。”
银杏吞完一口饭,主动交代,“我真不晓得啥事,院长打电话让我回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