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先去医院,我给主任他们说完,再过去。”
俩人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背道而驰。
银杏听完辅导员的解释,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曾经从新闻上看到过,大学生半夜从上面的床铺掉下去。可现实生活中遇到,还是头一回。住了六年的宿舍,应该早习惯了。可老天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还总在紧要关头让人出一身冷汗。
苗晴没法参加毕业答辩,老师们三三两两的散去。口中议论纷纷,除了同情就是唏嘘。
主任忙着做善后工作,最先离开。要防止事情恶意扩散,要做好安抚工作,还有苗晴的医药费,学校的床铺牢固性检查……
下午的时候,苗晴的最新状况传回学校。
谢天谢地,命保住了。
她当时掉下去的时候,上半身被摆在地上的凳子挡了一下,脑袋磕了个大包,也算“因祸得福”,没有着地。
不过大腿根部骨折,需要做牵引。接下来三个月只能躺在床上,禁止任何形式的运动,彻底恢复得留到八个月。
印老师已经给苗晴的父母发了电报,让他们速来学校。
学校领导经过讨论,迅速给出如下决定。
苗晴同学在校出事的,校方不绝不推卸责任,医药费全包。至于苗晴同学的毕业答辩,则移到来年六月,和研二学生一起参加。
怕苗晴有抵触情绪,又让印老师暗示她,答辩对她只是走过场,半年后肯定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就算她现在拿到毕业证,也没法上班,除非后半辈子想当瘸子或者瘫子。
四天后,苗晴的父母从老家风尘仆仆的赶过来。
苗父是街道办的普通小职员,苗母是纺织厂的职工。俩人本来就对苗晴的延期毕业很不满,现在更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跟天塌了似的。
对于校方提出的两点,俩人无异议接受。
不过苗父多了个要求,让学校在苗晴的档案上替她美言几句,特别是延期毕业方面。
主任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秒懂苗父的言外之意。点头应承,苗晴的延期是摔倒所致,时间换到研二毕业答辩的那天,由于要休养八个月,这才拖了一年。
如此一来,双方意见达成一致。
第416章 告状的代价(为酸酸软软加更3)
苗晴从床上摔下的浪花,很快消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该干嘛继续干嘛。
半个月后,学年结束,寒假开始。
银杏带着十六返回京市,同行的还有田月。
田月年后六月毕业,打算一手毕业证,一手结婚证。
要是搁在以前,安母眼高于顶的时候,她肯定瞧不上田月。不过经过安小四结婚离婚,订婚解除婚约,不断相亲不断失败后,她对女方的要求也一再降低。
深深体会到许母当年的心情,为了许二姐的婚事,操碎了心。逮着空就和许母聊天,自认为是难姐难妹,很有话题。
儿女都是债,父母都无奈。
好不容易碰到个大学生,身家清白,长相周正,安母再无挑剔。
连田月来自农村都闭口不谈,笑吟吟着手准备小儿子的再婚。要知道,初初得知许扬的媳妇是个农村人后,安母背地里不知嘲笑过多少回。逢人就笑话许母傻,管不住儿子,任凭他折腾。
笃定道,总有许母悔不当初的一天。
暗搓搓的等着看笑话,没想到笑话有,不在别人家,在自己家。
想到以前,安母就来句感慨,往事不堪回首。
知道未来小儿媳妇放寒假,打了好几个电话,让她来家里玩。顺便给她看看婚礼的准备情况,让她知道他们安家很重视她。如果她有意见,也可以提。
不过安母压根没打算做任何改变,都已经定了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理由多的是,信手拈来,面子上她还是一个好婆婆。
田月吃苦过耐过劳,上大学后又往银杏家跑得勤,好的生活习惯学到不少。
以前吃饭,无论是骨头还是鱼刺,随地就吐,再唤家里的猫猫狗狗吃。在银杏家的饭桌上坐了两回,再不往地上扔东西。
给弟弟妹妹们写信,还不忘教育他们,爱干净讲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别讲粗话别耸腿,随地吐痰要不得。
观察一点,学一点,再告诉他们一点。姐弟三个“一带一路”,感情相当深厚。
银杏也帮忙打听过安母的喜好,一五一十的讲给田月听,希望她能跟婆婆打好关系。自古以来婆媳不易和,尤其是安母那种嘴碎,好儿媳妇永远是别人家的婆婆,相处更是难上加难。
田月很认真,拿了个本子,仔仔细细的记下来。
到大院后,就按照上面的来。
手脚勤快无比,特别是在安母面前,一刻不闲。无论安母干啥家务,她都跑过去打下手,哪怕安母扫地,她也要拿个簸箕在旁边。
时不时的再奉承几句,从各种事情中发现安母的闪光点,加以崇拜,直把安母逗得乐开怀。
五天时间,田月在安母心目中的地位陡然上升,隐隐有反超上面几位儿媳妇的架势。
安母暗忖,难怪许母天天夸儿媳妇懂事体贴。田月跟许扬的媳妇是表姐妹,又来自一个村子,性格相差应该不会太多。
屁颠屁颠的到许家串门,要和许母唠嗑,找了个好媳妇。
52书库推荐浏览: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