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7岁的小女孩根本没有能力和意愿搞刺杀,却因为她天生的会让周围的人倒霉,便被白莲教当做弃子一样扔了出来,所以当时常皇后在附近消食溜弯时,便捡到了一只纯种白莲圣女。
对方只是个小孩子,一开始常皇后也只以为是个战争孤儿,结果带回孤儿院,好生的看养了几天之后,太祖那边查起来失踪的圣女侯补,常皇后才开始怀疑起这个孩子的来历。
将小圣女接来仔细的问了问,对方虽然只有7岁,但也明白谁是真心假意,白吃了常皇后好几天的饭食,小圣女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可以说知无不言,只可惜她知道的也不多就是了。
那之后,也不知道常皇后是怎么跟太祖商量的,就将这小圣女养在了身边。本来是想有机会时,就祭出这小姑娘圣女的身份,好拉拢或分解白莲教,却没有想到白莲教因为和大楚血统太近,誓死不降,京城白莲被一击而溃,余部逃往江南,却又抓不到踪迹,这小圣女的身份便一直被隐藏着了。
“就是卫皇后?”钟晓欣都听傻了,这常皇后和太祖是怎么想的,这不就是把大楚的血统给混入到了大晋中吗?
“没错,是卫皇后,她不但是不是孤儿,反而还是世家出身,当初太祖围攻京城,旧楚三个公爵之家起义,辛家的家主甚至亲手杀了楚哀帝……”
“卫皇后姓辛?辛家家主的女儿?辛家就是因为女儿被弃,才领头反叛?”
“当初旧楚投降的臣子,无论是什么功劳,封号都不过伯爵,并且全是以‘义’为号,顺义伯白家、平义伯伍家、之后还有归义伯和恭义伯,不旦是‘大义’之义,并且顺、平、归、恭全是谦逊之词,只有辛家,被封“诚意伯”。诚意两字外人都道是辛家首杀旧主的的归降诚意,但其实不过是不能明着封皇后娘家罢了。”
辛家本来心向白莲,献出女儿以求圣女之位,却没有想到,楚皇室和白莲连招呼都没有打一个,就将这7岁的女儿扔到了太祖军营,甚至原因只是因为呆在她身边的人比较倒霉罢了。
这世上之人本就人人不同,辛家的家主儿子一堆,唯独这一个女儿,哪怕是妻子为了生她难产至死,这女儿周围的婆子丫环也确实常出意外,有总人死伤,可是对于辛家家主来说,这不过都是偶然,家主对这女儿的疼爱是真心的。
因此得知四象之乱的真相以及女儿被晋军收养后,辛家家主决然起义,成为了太祖的从龙功臣,他本来也是想将女儿带回来的,可是反过来想想,若将女儿接回家,其身上打上了白莲圣女的烙印,只怕一辈子也是生存艰难,最后辛家家主为女儿计,反而求常皇后继续收养。
第541章 练手
那之后,常皇后便将这小圣女养大,因为其与太祖相差不过5岁,便为两个人许下了婚事。
“这么说,圣上……也知道皇后的身份了?”钟晓欣问道,就怪不得元治帝不喜欢卫皇后,任谁知道自己的枕边人曾是如今乱民的小头领,心情都不太可能好吧,可是太祖及常皇后又元治帝,是为了什么才接纳卫皇后,并且如此看中其嫡出太子的呢?
钟晓欣总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事,只不过齐小道爷就没有再提,或者可能他也不清楚,总之这事是太祖夫妻作主,连元治帝本人都没得反对,何况外人呢。
齐小道爷只是说起了辛大姑娘辛桂云来。
因着卫皇后的关系,所以辛家虽然没有承恩侯的爵位,但也没有得着“义”这种标明了前朝叛臣的封号,“诚意伯”中这“诚意”两个字,可圈可点。
这些年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外面看着与顺义伯等几家没什么好样,权势上平平,但家中子嗣兴旺,与之结亲的人家也都是高门,其实骨子里从来没有失掉过一等公爵之家的气象。
辛家又一向的阳盛阴衰,辛桂云这一代,嫡脉嫡出的女孩子只有她一个,卫皇后喜欢这个侄女,兼且之后时代变化,升龙观也想像白莲教那样推出一两个圣女来拉拢民心,辛家长久以来也有圣女血脉,除了卫皇后,史上也出过几位圣女候补,所以卫皇后有心要她做大晋朝的圣女,等这侄女大些了,便将人从辛家接到了升龙观,可以说辛大之所以跟齐小道爷相熟,是两个人常年在升龙观相处出来的交情,辛大虽然从来不知道升龙观的内幕,但却明白自己的身世,所以按着道理讲,无论是谁要杀钟晓欣以绝太子之命,辛大都不可能的。
“她只不过是……就像皇后一样,从小到大,她身边的人比较倒霉罢了……”齐小道爷说道。
钟晓欣都无从反驳了,想到上次辛大救人,反而是给了她最强一击,叫停她打个招呼,却反而引来了刺杀,如果她周围的人倒霉都能让这个级数,那确实不算是偶然,是一种命运了。
只是之前卫皇后虽然有过这种打算,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却放弃了,还同意了辛大许配了人家。
或许辛大多年在升龙观的抚养和监督下,不可能与白莲勾结,但这也只能说明辛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之前齐小道爷传的元治帝的秘旨,可是说要钟晓欣用圣石,偷取皇后和元嬷嬷的血相验。
元嬷嬷暂且不提,皇后既然当年已经是圣女侯补了,自然是会让圣石显化的,又何必一验再验?
52书库推荐浏览: 讲冷笑话的阿兰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