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的作文不仅命题,还要规定句式,纵使你再天赋卓绝也带套规定好的壳子来写,难发挥得很!
王雱把范文都读了一遍,把脑海里的词汇都按照范文的语法逐一归类,也不写文章,回头做了个小玩具去玩儿给他爹看。
这小玩具原理很简单,木匣子里头有一卷儿词汇可以随机乱转,随手就能转出一句句胡拼乱凑、语意不通的四六文。
王雱给王安石解释他的伟大发明:“爹您看,这样写起文章来就轻松了,随机抽几个词儿凑凑!”模板作文写起来多简单啊!
王安石有点手痒,想揍儿子。
写这四六文确实很难写出花样来,写来写去也就是那样了。
当初太祖、太宗时期出过不少“快枪手”,就是在殿试是也不看文章好坏,谁先写完三道题谁就是状元!
太祖时期还出过这样一件事儿:殿试时有两个举子陈识、王嗣宗同时交卷!太祖让两个“状元候选人”当堂打了一架,打赢的王嗣宗成了状元——人称“手搏状元”!
这事儿虽是流传在文人之间的趣事,却也说明四六文只要破题无误、文法通畅、用典不犯忌,换谁来写都差不多!
王安石也知道这科举文章写起来很无趣,可那不是为了考试吗?
王安石说:“改制之事朝廷里有人在提,但现在还没改,你还是得学。”
曾巩就是因为不擅长写四六文才一直没考上,这几年又在家服丧,蹉跎到三十来岁了!
王安石可不想王雱耽搁那么久。
王雱这人吃软不吃硬,王安石要是强硬地逼他去写,他肯定不乐意。可王安石给他讲事实摆道理,把正例反例都给他举了,他只能乖乖让王安石把他制作的小玩具给没收了。
王安石打发走王雱,拿起王雱做的小玩意摆弄了一会儿,猛地发现不对。
王安石拿着王雱那“四六文生成器”去找范仲淹,摆弄了几下给范仲淹看。
虽则语句往往有不通的地方,但是涉及的典故、文法并没有太大问题,修改修改其实还真可以用。
这表明什么?这表明这小子书没白看,写文章肯定难不倒他!那小子的苦瓜脸一准是装的!
个小混账,又想蒙混过关!
范仲淹说:“罢了,你也别拘着他了,由着他玩去吧。”
王安石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板着脸和王雱约法三章:往后他和州学的学生们一起考试,考试及格了就由着他玩,没及格就跟着州学的学生们念书去!
王雱有什么办法?考就考吧,反正他上辈子从小到大都在考试,不带怕的!
当然,该抱怨的还是得抱怨。他给司马琰写回信,先控诉自己爹逼迫小孩令人发指,再控诉司马琰她爹爹逼迫小孩令人发指,然后表示自己才八岁就要考虑考状元的事,多么弱小可怜又无助!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小小年纪这么厉害,还长得这么英俊可爱,这可怎么办才好哟!
第六十章
王雱多了个考试任务,一点都没着急。他在忙活他爹的《杜甫诗选》, 他爹极其龟毛, 样书弄了几回都不满意, 要他翻来覆去地换设计换排版。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王雱也是在这时候才发现他爹不仅是个文手,还是个画手, 竟亲自给书画插图、给杜甫画画像!
这一拖, 发行的日子拖到了九月九。这日子不错, 适合文人雅士们登高望远。王安石坚决拒绝在青州搞事情,他是要面子的, 不搞自我吹嘘那套, 要吹也是互吹或者别人吹他, 自己吹自己算什么事?
王雱也不介意, 他很照顾他爹的脸面,把搞事情的任务转交给方洪。
这是王安石的新书啊!方洪自然是大力支持,错过了七夕、错过了中秋, 这不还有个重阳吗?
方洪提前派人占据几个“重阳登高热门地点”的山脚和山顶, 沿途搞些杜甫诗谜竞猜游戏、派送些《杜甫诗选》周边,宣发搞得非常到位, 书的封设又是王安石要求退回的多次重制版,光是重阳这天就把印刷出来的第一批书给卖了大半。
这书虽然不如《黄金国》、《蹴鞠少年》通俗易懂, 但胜在装帧优美、文学性强, 不少文人拿在手上感觉这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书”, 要是自己写的书也能印成这样该多好!
当然, 也有人喷这书是迷弟视角,不客观,不高端,心思全花在装帧上,压根没把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写出来!有趣的是这些人喷完之后原本对这书没什么兴趣的人都来了兴致,纷纷掏钱买了一本回去品读。
方洪让胡管事传消息给王雱,说书快卖断货了,要不再多印些吗?一同送过来的还有王安石的高额版税。
王安石都没看一眼那些银子,直接把它交给了吴氏,自己则抱着一箱子的“读者来信”回书房去了。
王雱给方洪写了封回信,继续和方洪密谋搞事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唐朝诗坛优秀选手那么多,怎么能只红杜甫一个!李白大大这个诗仙不帅气吗?王维大大这个佛系美男子不吸引人吗?还有什么白居易啊元稹啊李商隐啊杜牧啊~
写诗这事儿过了这么多年还没被踢出科举行列,可见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每个人心里大多都会像王安石一样有个喜欢的诗人。王雱的信一到,方洪马上开始张罗新活动:选出你最喜欢的诗人,唐朝限定。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