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_春溪笛晓【完结+番外】(306)

阅读记录

  他儿子说了,人到中年容易变胖,肚子凸起,头顶发秃,很是不美。虽说,王安石一向不太注重外形,可也不想被他儿子嘲笑!

  回去的路上,周文依然默不作声地投喂整个使团,王安石一行人吃饱喝足之后开始写诗文唱和。

  这是文人出行的惯例,每经过一个著名景点都得写首诗表示自己曾经到过这地方,。是写的多了,自我感觉有很不错,回去后还会自费出版一本出使诗文集,给亲友们人手送一本,纪念自己公费出了次远门。

  临到开封时,王安石感觉不太对,翻出自己一路上写的诗文看了看,发现每一个篇目看着都挺香,简直像是愉快地吃吃喝喝到塞上!

  想到临行时王雱给他塞的一堆人,王安石感觉自己着了儿子的道!王安石看着自己整理好的文稿,冷哼一声,找到周文把稿子给了他,让周文打道回洛阳,顺便让王雱把这稿子整理成册,他要拿来送给亲友!

  周文喏然应是,马不停蹄地带着稿子和测绘团队回洛阳去。

  这时候的洛阳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客流量依然每天爆满,王雱趁机给他的“洛学城”打招生广告,宣布各个学段的学堂都开始正式招收生员。邵雍这个洛阳名师还被王雱做了个大大的立牌,摆在招生摊位前吸引人流。

  随着王雱铺天盖地的宣传,这座“新城”俨然成了整个洛阳的讨论热点,不少人早听说了这事儿,提前跑去报了名。这批人看到招生宣传进行得如火如荼,纷纷得意洋洋地表示自己已经预定入学名额了,更是刺激得原本有些不大确定要不要把孩子送过去的人下定决心排队报名。

  这时候一辆马车缓缓驶入洛阳,车上坐着的乃是大宋曾经最年轻的状元郎王拱辰,年近十八九岁便中了进士第一——当然,这个最年轻后来被王雱给顶替了。

  王拱辰,原名王拱寿,天圣八年状元,官家见他未及弱冠便及第,当场给他赐名“拱辰”,意思是“拱卫北极星”,可见官家对他的期许和爱重。

  天圣八年也是群英荟萃的一年,这一年有未来的宰辅人才富弼、欧阳修,书法家蔡襄,教育家石介,实绩惊人的台谏喷手唐介,再加这位状元王拱辰。

  可惜王拱辰这几年过得不太好,差遣调来换去,又给塞到西京来了。众所周知,西京这地方不是来养老的,就是和当前领导班子政见不合来坐冷板凳的,王拱辰今年还未到五十,自然不是来养老的那种。

  王拱辰和韩琦他们就不太对付。

  首先他先前属于吕夷简一党,其次他与文彦博一样也曾走过张贵妃的门路,这就有点走偏的迹象了。到范仲淹主持新法时,他一力掰倒了“君子党”里的一批清流。

  比如“君子党”里头有个叫苏舜钦的因为卖了衙门的公文废纸和同僚们吃了顿饭,没过多久就被王拱辰他们弹劾公款吃喝罢官了。连王拱辰的连襟欧阳修也对他肆意攻讦清流的做法十分不耻,当场写了篇“朋党论”反驳弹劾范仲淹结党营私的论调。

  欧阳修被贬滁州。

  于是就有了欧阳修写的“环滁皆山也”。

  此前王拱辰还攻击过另一个人:滕宗谅。当时滕宗谅犯了事,王拱辰表示朝廷给滕宗谅的惩罚太轻了,要是不重罚滕宗谅他就罢工。官家没办法,只能把滕宗谅贬到岳州去。

  于是有了范仲淹写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名篇一出,王拱辰在士林之中名声一蹶不振,公议颇差,自然只能辗转各地坐冷板凳。

  王雱忙活完招生事宜,便从文彦博那儿听说了这么个人要来。听完王拱辰的伟大事迹,王雱啧啧称奇,琢磨着这么个人才该怎么让他发挥长处。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你看,这人和我老师有仇,不如我们把他……

  *

  第一三七章 拱辰代言

  王拱辰来了, 文彦博就要走, 这回文彦博改判大名府, 也就是北京。

  听到这消息,王雱依依不舍地拉着文彦博说:“您这不是才来一年多吗?下官先来洛阳的都没任满, 您倒是先走了,我实在舍不得您呐!要不, 您上表和官家说您不想走, 换刚来的王知府到大名府去。”

  文彦博可吃不消王雱的殷勤, 他警惕地盯着王雱, 一副“你放开我,再不放开我要找你家长了”的表情。

  王雱觉着这年头啊, 真诚的人反而不被信任,他是发自肺腑地舍不得文相公啊!虽说新来的王知府看着也十分了得, 但是终归没有文彦博这么牛逼, 曾经两度拜相!

  王雱肉麻地和文彦博表达了一番不舍之情,又跑去找范纯仁合计着把接风宴和送行宴一块办了, 眼下大伙手里的活儿都很多,忙碌得很,来回折腾多不好。

  范纯仁起初觉得有点怠慢,后来被王雱晓以大义, 说公款吃喝耗才又耗时, 意义又不太大,以文相公与王知府的高义,定然也不会愿意分两次折腾, 有那功夫还不如脚踏实地多干实事。文相公,宰相肚量;王知府,状元之才;都是如此了得的人物,怎么会差你一顿饭!

  范纯仁一听,觉得是这个理,当即就让人张罗去了。通知众人的工作落到了王雱头上,送往迎来是他干的活,各个衙门的人他都熟悉,三两下就把人全知会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