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_春溪笛晓【完结+番外】(349)

阅读记录

  王雱笑眯眯地道:“这才是韩相公的好,生气就瞪眼,多直白坦率!人和人之间要长久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坦诚,不满意就不满意,生气就生气,当场表现出来,过后就不会和你秋后算账,更不会暗中给你下绊子。”

  赵仲针被忽悠得直点头。

  王雱道:“有的人你踩他一脚,他还紧张地问你‘您脚疼不疼’,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你娘,那肯定是居心叵测!这种口蜜腹剑、唾面自干的家伙,比直接对你发脾气的人可怕多了。”

  当然,如果当了皇帝,身边的人肯定都会问“您脚疼不疼”,毕竟没多少人敢在皇帝面前发脾气。不过那离赵仲针还很远,在那之前,王雱希望赵仲针首先成为一个能明辨是非的人。

  赵仲针乖乖点头。

  王雱把帖子都强塞给宰执班子之后,又摸去台谏那边发帖子。在台谏,王雱也是有熟人的,比如赵概赵御史,都见了两三面了,四舍五入就是老熟人了;还有知谏院的吕景初,当初可是曾经去洛阳欣赏过牡丹亭的,戏都一起看过了,还能说不熟吗?

  再不济,他岳父也在呢,所以他去台谏发帖子是很正常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

  赵概和吕景初都觉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小子。别人都恨不得离台谏百八十米远,这小子倒好,自己往前凑!这帖子看着也不是什么正经帖子,封皮上写着“邀请函”三个字,里头简明扼要地写着讲座主题与时间、地点。

  里面还加了句贼欠揍的话,大意是“因为是要给军校生讲课,所以你们将会被安排在后排,希望视力不好的人戴上自己的护目宝镜备用”。

  这像是诚心诚意邀请人去的吗?

  司马光收到王雱的邀请函时,眉头猛地一跳,感觉王雱又该闹腾出什么事来了。听王雱说已经邀请了官家和诸位宰执,司马光板着脸追问王雱倒是具体要讲些什么,今晚先给他写个讲稿来,他给审核审核有没有犯忌讳的内容。

  王雱老老实实答应,带着赵仲针跑了。

  赵仲针悄悄问王雱:“元泽哥你好像很怕他?”

  王雱纠正他的用词:“这不叫怕,这叫尊重,他可是生我媳妇养我媳妇的人!”

  赵仲针“哦”地一声,表示明白了。

  王雱看着这软和的小孩,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小孩性格有点像官家,所以后来在他登基之后才会有那么激烈的党争,新党上来弄走旧党搞新法,旧党上来又弄走新党废新法,如此循环,屡立屡废,最终受折腾的只有百姓。

  一个朝令夕改的朝廷,渐渐地也会失去百姓的信任。

  性格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王雱没着急,依然带着赵仲针东跑西跑。

  搞起事情来,赵仲针很有少年人该有的冲劲,每天把王雱的手稿收拾得整整齐齐。听王雱说,这讲座是要出书的,开完讲座之后就把能对外宣扬的内容印刷成册。

  赵仲针还是头一次参与偶像成书的过程,特别兴奋,还按照王雱以前的操作帮他想广告词:“官家听过都说好的精彩讲座!”“富弼、韩琦、曾公亮等相公联袂推荐!”

  王雱很是欣慰地点头夸赵仲针:“不错,学到精髓了,回头我给方叔说说,让他把广告打出去。”

  舆论这东西古往今来都非常重要,王雱既然提议要迁都,那舆论战肯定少不了,眼下要做的当然是先悄然散布“官家与宰执都有意迁都”的消息,把洛阳的地价给炒上去,忽悠这几年就在往洛阳投钱的勋贵与朝官再多砸点钱。

  一般来说,对一件事投资多了,感情就上来了。

  赵仲针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开心不已。

  转眼间,预定的日子到来了,武学修建时也设有大礼堂,此次讲座就设在大礼堂中。能进武学,视力都是过关的,是以学生之中没一个戴着护目宝镜。

  武学生员入座之后本来正你一言我一语地交头接耳,可听到有人通报说官家到了,立刻都静了下来。怎么回事?为什么官家会过来?

  武学生员们激动地站起来,齐齐地望向入口处。这一看,可不得了!不仅官家来了,还有韩琦、富弼、曾公亮……朝中大佬一个接一个地进门,别说生员,有的教头都已经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

  搁在平时,他们哪有机会见到这些大佬啊!

  第一五九章 实诚孩子

  王雱这厮, 还真胆大包天地按照邀请函上说的, 让临时助教赵仲针把人给引到后排去。

  教头们紧张地上前和王雱商量:“这不好?怎么能让官家和相公们坐后面?”

  王雱道:“官家都答应了。你要是让官家他们坐在前头, 还有人有心思听吗?”

  教头听后默然,都是毛头小子, 哪里经得住这仗势?便是现在这样,也依然有人不安得很, 僵硬地挺直背脊想表现出武学生的素养。

  韩琦等人见官家二话不说往后走, 自然也只能跟着往后走去, 只是在座次上坚持要退后一步, 怎么都不和官家并排而坐。

  官家对此早已习惯,又不是谁都像王雱那样高兴起来就自个儿把椅子挪近说话。他招招手让赵仲针也到身边坐下, 并戴上了内侍递上的护目宝镜。

  护目宝镜一用上,立在最前头的王雱。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