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_春溪笛晓【完结+番外】(363)

阅读记录

  一听到王雱说可以合著一本书,赵仲针眼睛倏然亮了起来,顿时又多了几分活泼。他觉得王雱说得对,他们两个人想不出好办法,那就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让所有人知道,一万个人想不出办法,十万个人想;十万个人想不出,百万个人想。

  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讨论的人多了、出主意的人多了,总有人能想出好办法来!

  有着合著做动力,和赵仲针越发地勤快,还积极地参与各方讨论,不管是西京国子监的辩论还是新校区那边的辩论他都去参一脚,感受洛阳越来越开放的学风,偶尔还会暗搓搓把自己发现的难题扔出去讨论。

  其他人都知道这个年纪很小的少年是王雱亲自带的“学生”,虽然不知道赵仲针是什么身份,但出于对王雱的无条件信任,他们都愿意带赵仲针玩。

  赵仲针觉得,洛阳真是个好地方啊!

  洛阳这边看着风平浪静,开封却藏着暗流涌动。富弼走了,宰执之中就腾了个位置出来!

  这位置由谁补上去,这是个问题。当然,目前大家还是很矜持的,毕竟富弼才刚刚开始服丧不久。

  临近年底,王安石那边将水泥生产线正式铺设起来了。由于冬天气温低不好用水泥施工,因此整个冬天都只用来搞生产囤产品,准备到冰消雪融之后来个一鸣惊人。王安石见诸事安排停妥,又有苏轼在这边把控生产,便准备启程回京复命。

  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王安石与苏轼都已读完《资本论》,只是还有许多内容不曾讨论透彻,临别时便约好写信继续探讨。王安石带着两个人的讨论稿踏上回程,准备回去与司马光他们好好聊聊。

  王安石已经写信批评过他儿子,这么好的书怎么能只弄一本,赶紧多印一些让更多人看看!

  王雱回信说,这书不是人人都看得懂的,多印纯粹是浪费纸,已让人印了一些送到家里,你看谁顺眼送谁一套,小范围讨论就好。

  王安石琢磨着也是这个理,回去的路上已经琢磨着给谁送书好了

  别人不提,亲家司马光肯定得送一本,因为有些事他总说不通司马光。比如财政方面,他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司马光则认为天下的钱财就那么一点,他所想的那些为朝廷聚拢钱财的“开源”法子纯粹是与民争利,很不可取。

  王安石列了一路送书清单,回到开封正好赶上腊月三十除夕。王雱年底也回来了,跟着两个叔父张罗过年诸事。

  年后别人都带着礼物寻亲访友,王安石最独树一帜,他还揣着书去一家家地送。到司马光那儿时,王安石将书塞了过去,殷殷地拉着司马光的手说:“一定要看啊。”

  司马光觉着王雱那混账小子就是王安石给教出来的。

  苏洵等人也都收到了王安石的书。

  年前富弼服丧已过三月,官家惦念着这位宰辅,下旨让富弼起复。富弼自是不会提前除丧,再三拒绝,于是官家年后便下旨让韩琦拜昭文相,从此以后韩琦就是朝中正儿八经的一把手了。

  由于韩琦爽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命,有的人还颇有微词,认为韩琦应承得太痛快了。

  还有人跑去找韩琦,说富弼除丧后肯定得官复原职,你难道不敢空着位置等富弼回来吗?

  韩琦是个直白的人,当即回了句:“这个位置怎么可能坐长久?等彦国回来,我都不知去哪里了。”

  按照时人的价值观,你接受上头的委任不能太急切,得再三推拒再接受任命,就跟小孩子过年拿红包一样,得说两句“不用不用,不要不要”再伸手去拿,这才叫懂事乖小孩!

  像王雱他岳父,去年被提拔去修起居注,他岳父拒绝了好几次,人人都夸他品行端方,最终如愿以偿地去了谏院,在他喜爱的谏官岗位上发光发热!

  王雱过年去和韩琦讨压岁钱,还拿着事笑话韩琦,说他又被人喷了,真惨。

  韩琦塞他一个红封堵住他的嘴,冷哼道:“你以为你小子逃得了?骂你的人可不比骂我的人少!”

  王雱理直气壮:“天塌下来,有您顶着呢!”

  韩琦:“……”

  大过年的,韩琦决定不和这小子计较!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大过年的,大家可以浇灌营养液了!

  *

  第一六七章 云淡风轻

  新的一年到来, 王雱开封、洛阳来回跑的日子也结束了, 他已经把各项事务都安排妥当, 余下的只等各方落实下去就好。有人不乐意迁都,自然有人乐意, 比如刘高明等人已经在洛阳投入了不少,自然希望能迁都洛阳、大赚一笔。

  这会儿, 刘高明对王雱已经没了最开始的偏见, 驸马李玮更是早被他忘到爪哇国去了。

  刘高明觉得王雱当真是好人, 有好事不忘他们, 带他们一起发财。多少人知道要迁都后才暗搓搓投钱,太晚了, 得花更多钱!

  至于与李玮的友谊?小孩子才讲友谊,成年人只讲利益!何况, 和李玮做朋友也没什么意思, 玩没王雱会玩,赚钱没王雱会赚钱, 当官没王雱会当官!

  是以过年这些天,刘高明还遣人送了些年礼去王家。听说王雱家中有个超凶的媳妇,刘高明作心又起,暗中买了两个小美人一并送了过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