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_春溪笛晓【完结+番外】(376)

阅读记录

  韩琦早知晓王雱要搞这青天奖, 也不觉得稀奇,结果接过文章一看,差点没气昏过去。

  这小子自己设了奖项拉了评委,竟还没脸没皮地自己投稿!这两篇文章, 一篇是夸他爹当提点刑狱时的优秀表现, 这点他们父子俩已经用了两本书来描述,此时换成从儿子视觉来吹捧又是另一番味道;另一篇,则是描写韩琦在扬州大发神威、震慑宵小、勘破奇案的离奇经历, 这小子天花乱坠地胡诌完了,还要补一句,我当时才两三岁,记不太清啦,但是韩相公对我这么好,我一定是要写的。

  韩琦在心里反思,这小子操蛋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纵出来的。现在已成事实,再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韩琦无奈道:“既然那小子邀了你们当评审,这些文章你们判定便好,不必给我看。”

  让包拯看?包拯自然是给王雱的文章评个上等!

  毕竟,锅不能自己一个人背啊,韩琦身居相位,合该以身作则!

  包拯带着两篇文章走了,把他转交给陈太素那边进行审核。陈太素一看,这文章就没那么离经叛道了,很适合,当场批了个上等。

  陈太素采纳王雱的建议,尽量掩藏法家本质,把期刊定名为《拍案惊奇》,主推内容也都是类似于《开封有个包青天》的奇异案件,尽量扩大受众,并通过编者科普在后面补充涉及的法令。若是收到专业性强的法家专业人士投稿,可以挪到后面供同行讨论。先把读者基础打好,后续想搞什么都方便!

  王雱的投稿,陈太素自然不会不收,王雱现在也是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者,打出他的名号多的是人愿意买账,着实是带销量的一把好手!没看到包拯那本传记卖得多红火吗?

  陈太素和包拯认真挑选出“十大青天”,并且借助青天奖为《拍案惊奇》造势,表示青天奖入选的所有文章都将会在第一期的《拍案惊奇》上刊出。

  《国风》上稿难,《医学问答录》专业性太强,许多民间写手都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现在来了本《拍案惊奇》,许多撰稿人敏锐地发现宣传上写的是“第一期”,意思是会像《国风》、《医学问答录》等等长期收稿?

  谁身边没点法制小故事?这下子不少人都有些意动,摩拳擦掌准备试试给《拍案惊奇》投稿去。

  在朝中诸人十分默契的“暗示”之下,青天奖评选出来的“十大青天”竟然大半都在朝中,毕竟,其他地方的撰稿人山长水远,短短一两个月内肯定没法把稿子写好送来,所以还是开封人士上稿率高。

  由于位列榜首的是宰相韩琦,所以大家都明白了:这十大青天榜单是官方认证的,没看见连韩相公都上去了吗?

  包拯最近舒坦多了,毕竟大家都成青天了,不独他一个,压力小了很多。

  王雱最近很消停,该上朝上朝,该去监督工程进展就去监督,余下的时间都在家逗弟弟玩。小妹小的时候条件不好,王雱逗她玩水时只捣腾了个大木盆,这回一次性来了两个弟弟,王雱琢磨着让人在自己院子里开挖了一个小泳池,好赶在夏天前带两弟弟耍水玩。

  王安石听了这构想想揍他,住着人的院子哪能随随便便动工?!

  最后王雱屈服了,只叫人去郊外买了个庄子,挑个有活水的地方开挖,搞了双人池子,多人池子,夏天好到那儿去避暑。设计图出了后,王雱就时不时跑去实地监督,看看能不能赶在最热的时候把庄子拾掇好。

  这“避暑山庄”大得很,前头是待客用的,可以容纳他不少好友,还可以请些上了年纪的前辈过去避暑。后面则是自家人住的地方,也可以待客,主要是让司马琰她们接待一些女眷。

  王雱安安分分地捣鼓了两个多月,到《拍案惊奇》正式开卖那天他才晓得十大青天已经选好了,兴致勃勃地去买了一份,看看韩大佬和自己老爹是不是都榜上有名。

  此时已经是盛夏了,王雱再次派人将庄子上下收拾一番,把吴氏、祖母她们都接去山庄那边消暑,顺便还把张氏也给接去了。

  司马光到家后才看到王雱留的书信,说岳母出去避暑啦,您在家自己吃点,或者来我们家和我们父子俩相依为命也可以!

  司马光:“……”

  司马光吃过厨下送来的饭菜,换下朝服去了王家。

  王家父子俩正相依为命地吃着咸菜烙饼,这是王安石的决定,因为王雱私自把一家子人都给弄去庄子那边了,家里请的厨娘也被带了过去,王安石决定给他儿子一点教训,逼迫儿子一起啃烙饼,还是最便宜的那种,特别厚,还没味道。

  而且,必须吃完,敢浪费就打死!

  王雱见司马光来了,十分高兴,掰下半块烙饼分给司马光:“岳父您来得正好,您也没吃东西吧?我分你一半!”

  王安石也招呼司马光坐下吃点。

  司马光道:“吃过了。”

  王雱还是热情地给司马光递烙饼:“吃过也吃点,哪能让您看着我们吃啊!”

  王安石冷哼:“别理他,他就是好东西吃惯了,让他吃点寻常的东西他就嫌东嫌西。多少人想吃还吃不上!”

  王雱只能乖乖把半块烙饼搁回自己盘子里,继续啃手里的半块。惨!没娘的孩子像根草!偏偏这娘还是他自己送走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