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王安国也中了,一家上下都很高兴。他本人倒没什么喜色,因为他觉得这次他靠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取巧。市面上流通的许多辅导资料都被他看成是“程文短晷”的捷径,不是自己真正吃透,而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套别人用过的模板,于他而言很是羞耻。
王雱也是从司马琰那才知晓王安国的想法。司马琰和婶婶们相处得很不错,四婶曾氏是曾巩的妹妹,和司马琰更是亲近,免不了把丈夫闷闷不乐的原因和司马琰说了。
王雱听了,只能当不知道。这就是他不直接对王安国说东道西的原因了,要是他去给王安国做考前辅导,王安国怕是会把他轰出门,毕竟他最乐于干那些“程文短晷”的事儿,能走捷径绝不绕远路。
王雱也没兴趣给王安国做心理辅导,反正接下来王安国马上要参加岗前培训,很快就会明白科举只是敲门砖,接下来没他想东想西的空闲了!
总的来说,今年不管春闱还是武举都很圆满,他应考的亲朋好友都榜上有名。王雱算算时间,感觉王安石该走到半路了,他写封信让人送去,肯定能赶上王安石上任,便着手把家中大事小事、朝中大事小事规整规整,给王安石写了封信送去。
这次王安石的任地正是密州,一来是考虑到王安石以前曾在那一带任职,容易上手;二来是密州马上要建市舶司,由王安石去把控正适合,毕竟没谁能在这块又臭又硬的臭石头手里讨了好去!
目前市舶司主要是杭州、明州、泉州、广州,分别处于两浙路、福建路和广南东路,北边沿海是空白地带,添一个密州市舶司正好填补空白。就是自从梁山泊大搞开发,安防工作有了极大的提高,许多盗匪在富裕的京东路各地混不下去了,都改去海上当海寇或串联沿海百姓搞走私,必须得好好清整一下。
这也是王安石擅长的事情。
他还带着陈希亮和苏轼合著的《凤翔经验》,准备把密州上上下下搞个大清洗。
还有王雱要种植的蛇麻草、搞的酿酒厂,都在王安石的计划之中。总之,王安石很忙,想把他的各种想法都好好实践一遍!
这时候王安石确实才走了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他又冒出了许多新念头,一路上埋头刷刷刷地记录着灵感,顺便给儿子写信探讨自己的新灵感可不可行。
所有认识王安石的人都知道,王安石此人油盐不进,坚决不听反对意见。唯一能说动他、让他改变想法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儿子!
王安石自己倒没意识到这一点,他只觉得别人说话都不中听,只有他儿子能说到他心坎上,所以他有什么都想和儿子讨论讨论!
父子俩默契地通过信件往来着,武举和春闱的结果也陆续放榜,郑思和王安国都榜上有名,而武兴,当真得了个武状元!
这件事还得得益于他的名字,首先他的实力肯定是过关的,兵法策论,沙盘推演也完全没问题。可,跟他一个层次的人也不是没有!
他的优势就是,名为“武兴”!
这名字意头好,官家见他相貌出众、身姿挺拔,当场钦点他为武状元!
作者有话要说:
全勤你醒醒!!
全勤你不要死啊!!!
第一九二章 马上当爹
王雱听到这个结果时也很意外。不过小伙伴里出了个武状元, 还是恢复武举后的头一个武状元, 王雱还是很欢喜的,当天就为武兴和郑思搞了个聚会, 庆祝搞事大军又添两位得力成员。
众人这才猛地发现, 刚考出来的武状元竟也和王雱相交甚笃。在那之前, 大伙可不晓得啊!
这下台谏的人都活跃起来,开始寻思着找些证据弹劾王雱一本:就说官家怎么会点个没背景也没多突出的县尉之子为武状元,原来是有这么一重关系在!谁知道是不是王小状元在御前提过这名儿,官家才会点他为武状元呢?
台谏这边还在搜罗证据,有人却听风就是雨地信了这事。这人是武举被挤到第二的“武榜眼”, 家中颇有些权势,原是想拿个武状元镀镀金,没想成被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截了胡,心中自是不满得很。
再听旁人说这是王小状元在官家面前提了名, 这人就坐不住了,非让他爹上一本弹劾王雱不可!你说说看, 你一个文官,跑来干扰武举算什么事?因你一句话就占了状元, 不公平!你这个佞幸小人!
这家人只有一个独苗苗,平时都纵着宠着的,听了这内幕也气得不轻,当即义愤填膺地上书喷王雱左右武举,还顺带喷了官家一把,说他过于宠信王小状元。
韩琦先看到这份折子, 额头青筋不由自主跳了跳。这王家小子真是一天都不消停,连武举都能参一脚!
注意到其他人有意无意望过来的目光,韩琦面色不变,把折子放到要呈给官家那边。
旁人都当王雱是他这边的,殊不知这小子坑他坑得最欢!袒护什么的绝对是不可能的,反正喷的又不是他,让官家头疼去就好!
于是折子顺利送到了官家面前。
官家看完后有些生气,心道,王雱什么时候在他面前提过武兴了?你不上书我还不知道这一重关系!一个两个正事不干,天天盯着王雱做什么?人家年轻人还不能交个朋友了?
这些人果然就是嫉恨王雱,他还活着就肆意造谣了,他要是不在了,这些人还不得把王雱发配到琼州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