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到底不能久留,看过孩子后便要回宫了。他让王雱留在家中陪伴妻儿,自己和赵顼一块离开。
王雱兴致勃勃地带着两小孩回院子,和司马琰说官家跟赵顼都夸他们一双儿女好看。
司马琰摇头道:“不过是爱屋及乌而已,没足月的小孩子不都长得差不多?”若不是赵顼两人都格外喜欢王雱,他们也不会觉得两小孩有多不一样!
王雱反驳:“那肯定不是,我们的孩子一定是最好看!”他又和司马琰说起自己在金明池干的事,一次性强迫满朝文武夸了自己一遍,王雱心里可美了,觉得自己当真是天才啊!
司马琰听王雱干了这样的事,觉得他当真是拉仇恨好手,一拉就拉一整片,还不分文武,着实了不起!司马琰说:“你真的不怕韩相公他们打死你?”
王雱道:“不怕,他们舍不得!”王雱见两小孩还挺精神,压根没有想睡觉的意思,当即叫上两弟弟过来一起逗着玩。两个叔叔只比侄子侄女大两岁,多有趣!
官家病好了,王雱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亲自写了个精彩无比的序文说明金明池钓鱼宴的始末,又作诗把到场的人都夸了一通,接着迅速把《金明池诗集》做好封设,校对排版好,让方洪宣传推广!
这时王雱的报喜信也传到了密州。
王安石早掐着时间等王雱的家书,算算也该是他头一个孙子辈出生的时候了,他心里也颇是激动。等把家书拆开看完,王安石更是喜不自胜:这是一次凑成了好字!
唯一让王安石不满意的,就是王雱在心里附带了两小孩的画像,并且很没爹样地说他自己的一双儿女长得贼丑!
王安石写回信狠训了王雱一通,又叮嘱王雱朝中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谨慎行事。将厚厚的家书写完了,王安石才叫人去张罗个聚会,他要邀请密州这边相识的、相熟的人一起来吃顿饭,顺便得瑟得瑟自己一下子有了孙子和孙女!
他这儿子啊,科举比他争气,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也比他争气!
宴会上,王安石按捺不住地欢喜,连对待平日里不太对付的同僚都很和颜悦色。这可把其他人吓得不轻,暗暗交流着王安石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怎么平日里最不喜欢宴饮游乐的家伙居然主动请他们来聚会!
等听说是家里添了孙子孙女,众人才恍然了悟,凑趣地开始夸起王安石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来。
王安石收集了一堆祝贺诗文,整理整理,挑出不满意的扔一边,收拢起来让人连着家书一起送回开封。
王安石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这种暗示别人夸自己儿子、给自己儿子贺喜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反正他儿子就是好,不夸的、夸得不好的,全都没眼光!
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他们父子俩其实还是很像的,比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个儿得瑟个没完,压根不在意别人心里有何感想、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心理阴影。
作者有话要说:
王大佬:虎父无犬子!
王小雱:虎子无犬父!
第二零一章 留下看看
小半个月后, 王雱收到了他爹的家书。他拿着里头附带的贺文去和他岳父司马光感慨:“岳父您看我爹,居然叫人写这么多贺文!”
司马光现在不想看到王雱,因为金明池的钓鱼宴他也去了, 同样被迫给王雱写了首夸他的诗。自从那事之后, 台谏同僚们看向他的目光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微妙,像是在考虑要不要和他绝交。
听到王雱兴致勃勃地来分享他爹让人写的贺文, 司马光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这些贺文是怎么来的!
虽说商业互吹是大宋文官的基本交际活动,可这事儿由他们父子俩来做就怪得很!
王安石就不说了,他是说不给人面子就不给人面子的人;而王雱呢,明明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偏就爱把人惹得对他咬牙切齿。
对他印象好的人还好, 换成对他本就怀有偏见的人,他怕是浑身上下都是错处!
远的不说, 就说最近刚召回为御史中丞的唐介就在琢磨着什么时候参王雱一本。
能当御史中丞的, 大部分人手上都落下过宰执级别人物。唐介就是当年参文彦博向后宫进献名贵锦缎的谏官, 当时他还表示文彦博、包拯、吴奎这些人结党, 拖了一大批人下水。
后来官家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手段,把唐介贬去岭南之地,也将文彦博、吴奎两个朝官外放, 成功让唐介拿下宰执一血, 从此声名远扬!朝中都在说,能称得上真御史的,唯有这刚直不阿的唐子方!
唐介回朝就遇上赵曙监国这档事,他很快注意到时常陪伴在官家左右的王雱。还没等他好好了解这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他立即被王雱祸害了一把,临时换了钓鱼宴题目!
要唐介临场写诗倒是其次,关键是官家对王雱也太纵容了,王雱想怎么胡闹就怎么胡闹,连让百官陪着玩耍的事都能做!
偏偏这种近似关扑的事儿套到钓鱼宴例行的作诗环节上,又不能说他有什么不对!相反,往常光歌功颂德倒显得太单调了,连带状元皇孙一起夸反而更自然一些。
问题就是,凭什么要文武百官一起夸你?!
反正唐介回去后反应过来了,撸起袖子决定开始收集王小状元的事迹,试图破解台谏弹劾不了王小状元的魔咒。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