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正儿八经地对韩琦说:“相信两国关系这么好,辽国一定会答应的。”
韩琦:“……”
韩琦幽幽地说:“这和你写这篇狗屁文章有什么关系?”
王雱没想到绕了一圈,韩琦居然还能绕回去。他说道:“关系大着呢,您想想,以台谏的尿性,迟早会拿‘君弱臣强’这事儿来攻讦你的!反正你都要挨骂的,我们何不合理地利用一下?”
韩琦心里一阵暴躁:“怎么合理利用法?”
王雱说:“我们现在只需要耐心地等待辽国那边的家伙干完活,等年底辽国使团过来时不着痕迹地和各国使者透一句话‘张孝杰,辽之韩琦也’,就可以轻松把他们辽国那个汉人宰相搞死。”王雱还贴心地给了另外的选择,“你要是觉得张孝杰不好,我们可以改成‘耶律乙辛,辽之韩琦也’,或者随便什么人都行!想坑谁就坑谁!”
韩琦骂道:“我看你就是一时兴起想坑我一把!怎么不见你写别人?!”
王雱振振有词:“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可都是为您好啊!您想想看,我们先把这事和官家、和台谏的人通过气,往后谁要是拿‘君弱臣强’的事攻讦您,我们就可以反咬他们是被辽国收买的,让他们牢底坐穿或者流放去琼州!”
韩琦觉得这小子最该流放到琼州去!
什么叫反咬?你这种想法很危险知道吗?
你小子还记得你现在算是清流一系的吗?!
王雱很没有自己是清流的自觉,还抓着韩琦的话开始辩驳:“您还叫我选别人,我怎么能选别人?我和您最要好,为您写文章才最合情合理,契丹人又不是傻子,全凭我一笔杆写什么就信什么!”王雱一脸诚挚,“而且,别人也不会像您这样包容我啊!若不是知道您心胸宽阔、又把我当自家子侄看待,我怎么敢拿您做文章?换了别人,指不定就花钱买凶、寻个没人的角落把我弄死了!”
韩琦平静地说:“我也想知道哪里可以花钱买凶,要不你去帮我打听打听?”
王雱:“……”
王雱撒丫子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不知道为什么,每个我喜欢的长辈都想打我,唏嘘。
第二一一章 名分问题
王雱忙活完正事, 终于可以回家了。他离开家这段时间里赶巧王安石回来了, 这次王安石又被调去个他不太喜欢的位置, 正准备抗命不干呢。好在文彦博和他说, 现在可以自己选岗转岗,并列了一溜空缺岗位让他自己琢磨!
就是得考试, 你得有把握考过才参加,没把握还是服从安排吧。
王安石一听, 立刻报名了, 他在基层还没干够,还想再出去外面历练历练。尤其是在一手筹建密州市舶司之后, 王安石发现海上贸易这一块很有搞头, 若是把手有余钱的人鼓动起来一起大兴海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有三年一磨勘的规定在,官员一般不能在某个地方连任太久,所以王安石准备申请去其他有市舶司的地方搞事情。
王雱回来时, 王安石已经在琢磨着怎么考去泉州了。两浙路他已经去过, 不怎么想去,所以他想挑个没去过的,正巧他手底下的章惇和吕惠卿都是福建人,去泉州也不算两眼一抹黑。
王雱听闻此事, 拉着王安石一起去外头泡个澡, 顺便问起章惇两人在王安石手上干得怎么样。
王安石对章惇两人自是夸赞有加, 说一个有勇一个有谋,行止有度, 文才过人,都是非常不错的年轻人。
王雱点头。他记得这两个人后来是坚定的变法派,和守旧派撕得你死我活,双方都闹得不太体面。
凭着后世的记载,王雱也琢磨不出有些事他们是干了还是没干,反正都是玩政治,真正心地善良、一心为公的才是少数。眼下看起来还行,有他们在旁边弥补了王安石脾气臭不爱沟通的缺点,等将来真走偏了再掰正就好。
王雱怂恿王安石:“我觉得还是得让有见识的人跟着海船走一趟,才能发现更多好东西。”
王安石道:“难道你想出海?”他瞪着王雱,“不成,大郎他们才几岁,有个好歹的话他们怎么办?”
王雱听得美滋滋,看来一提到有见识的人,他爹就想到他!王雱道:“不是我,我觉得章师兄他们不错,当初在国子监时章师兄他们的骑射就很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弱文人。若是有他们或者他们之一随行,海船一定能走得更远,开拓更多海上路线。”
王安石琢磨着王雱的话,觉得有理,现在海上贸易只有早年开拓的几条路线,海船必须拿着市舶司签发的凭证才能前往对应的区域进行贸易,获利着实有限!
要开拓新航线,若没个有见识、有远见的人随行确实不行。只是不管是吕惠卿还是章惇,王安石都用得挺顺手,要他挑他还真挑不出让谁去好!
王安石道:“回头我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
王雱也没多说。他爹的脾性他最清楚,十年如一日的又臭又硬,吕惠卿他们能让他爹喜欢也是难得。
这种野心勃勃、逐利心强的人,让他们把枪口对准外面的猎物就再好不过了!
聊完章惇两人的事,父子俩又就着别的问题进行探讨。父子俩许久没见,聊了老半天才穿好衣裳回家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