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家_那时烟花【完结】(15)

阅读记录

  丁小桥没说话,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倒是丁五郎笑眯眯的说:“哪有那样容易就找到药的了,我们又没有学过医,又不懂药材,说不定碰上了我们也不认识。”

  丁五郎这话好像是猛然一盆冷水从丁小桥的头上浇了下去,让她昏昏沉沉的脑袋顿时清明起来,有如醍醐灌顶。没错,自从卖掉了那条金环蛇,她就好像钻进了一条死胡同里面,光是认准了这山上药材多,就一门心思的找药材,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学过中医,就连她也只是见过中药房里的成品中药材,至于这些药材新鲜的时候长什么样子他们一概不知道。

  既然是这个样子,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找药材呢?

  这就好像是自己明明是语文成绩好,却偏偏要作死的上理科学校一样,完全是不得要领嘛。想通这一点之后,丁小桥再也不拘泥着找什么药材了,而是开始回忆自己原来最擅长什么。

  在前一世的丁小桥其实并不是乡下人,所以并不认识什么农产品,不过,她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而且对于烹饪也是极有天分和心得的。会做饭的人自然对于食材的辨认很是在行。

  现在的上河村其实生活的环境和她原来生活的地理环境其实差不多,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个季节里那样东西一定非常的多!

  想到了这里,丁小桥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她立刻四处找寻起来。

  这几天很热,而且雨水也下得很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这样的林子里一定会有那些东西的踪迹。她转头四处看了看,果然,很快她就发现在自己坐得这棵大树倒下去和土地接壤的地方长了很多这些东西,她立刻跳下去,朝着那东西走了过去,想要仔细的辨认清楚是什么种类。

  “小桥,不要去碰那些东西,有毒的。”丁五郎发现了丁小桥的意图,连忙开口阻止道。

  第17章 野生菌

  丁小桥上一世的时候长期在四川云南境内生活,对于那里的出产的食材最熟悉的莫过于各种野生菌类,特别是在每一年的夏天下过雨之后,就到了山上的野生菌生长的高峰期,她经常和她的小伙伴们上山去捡各种的菌子,所以,对于识别野生菌是否有毒她可是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了。

  “你怎么知道有毒?”丁小桥并不着急否认丁五郎的话,只是径直走到了那一丛蘑菇边上,细细的看了看之后才抬头反问道。

  “听说原来有人吃这些东西被毒死过,大家都是这么说的,都说这些山上的蘑菇一定是有毒的,所以你还是不要去碰的好。”丁五郎一边说着一边也走到了丁小桥的边上,低头看着那一丛的蘑菇,微微皱着眉头很有些担心。

  面前的这从蘑菇大概有五六朵,最大的有手掌大小,最小的也有jī蛋大小,他们并不是集中的长在一起,而是每朵与每朵之间都隔了一尺左右的距离。这蘑菇的伞盖呈现圆饼的形状,颜色是深红色中带着一些铜绿色,看起来就不太像是没毒的样子。

  丁小桥看着面前几朵蘑菇,她已经观察了好一会儿了,甚至凑到跟前细心的闻了闻,可以绝对确认是这铜绿菌,是一种原来在云南最为常见的野生菌子,她记得那个时候她和她的小伙伴们经常上街买这种菌子回来跟腊ròu炒在一起,那个味道简直是香的可以把舌头咬掉。

  现在想想看她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只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qíng并不是怎么吃,而是要说服丁五郎让自己可以采回去。

  “我觉得这个倒是没有毒。”丁小桥这么说着,然后她抬头看着丁五郎说:“我原来在严奶奶家见过这种蘑菇,她还做给我吃过咧。”

  严奶奶是在上河村一个出了名的古怪老太太,她并不太和村子里面人打jiāo道,可是她却是一个极为有见识的老人,村子里要是发生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qíng去问她的话,她一定都能解释得十分清楚明白并且令人信服。就是这样一个不太爱与人打jiāo道又十分博学的老太太却很喜欢丁小桥,所以原来丁小桥经常往她家里面跑。

  只不过这老太太的年纪大了,终于在今年的年初过世了,因为她无儿无女当时村子里面还给她办了一场很大的葬礼,算是感谢她平日里的那些见多识广。

  当然,这些事都是穿越过来之后丁小桥才知道的,不过现在将这如何辨别菌子的方法套在这老太太的身上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果不其然,丁五郎对于严奶奶那是十分信任的,他听得丁小桥这么说了之后,立刻松开了眉头,表现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表qíng:“你在严奶奶家里吃过这个蘑菇吗?”

  “对啊,不光这一种,还有很多种,每年夏天的时候严奶奶都会采很多种的蘑菇,我都吃过的。”丁小桥连忙点点头,然后她四处看了看,发现附近还有不少其他种类的菌子,连忙伸手指了指:“你看,那里、那里、还有那里,那些菌子都可以吃的!严奶奶用它们炒腊ròu、煮汤、还有榨油,好香呢!”

  说着她生怕丁五郎还要怀疑,继续指着面前的这一从菌子说:“你们看,我们面前的这个叫做铜绿菌,那边那个huánghuáng的叫做jī油菌,还有那边那个像是穿着白裙子一样的叫做竹荪……”

  丁五郎和丁七郎两个人jiāo换了一下眼神,均是表示惊讶,不过倒是也不怀疑丁小桥了,毕竟能一口气说出这四五种蘑菇的名字,只能说明她是真的认识这样的蘑菇。两个人又向丁小桥确认了一遍之后,丁五郎咽了一口口水,他决定还是要尝试一下。

  他点起了一丛火,然后拔下了几个铜绿菌去山泉里洗gān净后用小棍子将这几个蘑菇串了起来,架在火上烤了起来。没一会儿工夫,那铜绿菌就散发出了一种奇异的香味,这种味道不同于以往他们吃过的那些普通山蘑菇,而是好像带着勾魂的味道一般,让人忍不住要将它们全部吞进肚子里。

  丁五郎见那铜绿菌烤得差不多了,他拿了下来,咽了一口口水,抬眼看了看丁七郎和丁小桥,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就要咬下去,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丁七郎一把抢过了那菌子说:“哥,还是我来试试,你是家里的老大,你不能有事,娘可全指望你呢……”

  他的话没有说完,那菌子已经被丁小桥抢了过去,她一下子就塞进了嘴里,毫不犹豫的大口咀嚼着。那熟悉的味道让她几乎要哭出来,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吃到野生菌了,真是太想念了。

  而丁五郎和丁七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大喊一声:“小桥!”

  丁小桥则毫不在乎的摆摆手:“大哥二哥,你们就放心吧,你们就等着看我会不会毒死吧。”

  二个时辰之后,丁五郎和丁七郎见丁小桥还在活蹦乱跳的继续打猪糙捡柴火,这才真正的放心下来。丁五郎对丁小桥说:“这些蘑菇我们捡了回去吃吗?”

  丁小桥点点头,这是肯定的,不过她更想的是捡去卖,只不过,这里满山都是野生菌,可是从来没有人捡,那就说明这里的人都认为这些野生菌是有毒的。有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意识,想要改变简直是太难了,难道就让这些美味的东西白白làng费在山上吗?

  不,她一定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时之间丁小桥也想不到可行的办法,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要是再不回去,只怕是没有饭吃了,兄妹三人便各怀心事的下山去了。

  这些天,因为丁云儿定亲huáng了的事qíng,整个丁家都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中,特别是刘氏被张氏狠狠的磋磨了一番之后,所有人更是人人自危,整个丁家简直前所未有的太平和安静。

  今天晚上的饭是米氏做的,一盆烧茄子,一盆炖豆角,还有杂豆米熬得粥,以及高粱米烙饼。其实平心而论丁家的这几个媳妇做饭的手艺都是不错的,只不过刘氏爱躲懒,人又邋遢,经常对付,所以平日轮到她做饭的时候,总是会被张氏挑挑拣拣的骂。

  而米氏和罗氏gān活利落而gān净,张氏虽然对于这两个媳妇都恨得好比眼中钉ròu中刺,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轮到她们做饭的时候,她是省心的。不过,就算如此,张氏也不会消消停停的吃饭,她总是会想尽办法来让大家都不痛快,特别是让米氏和罗氏不痛快。

  就好像现在,张氏翻了一下茄子,用心数了一下茄子里面的ròu片,确认没有被偷吃之后便尖着嗓子说道:“这是怎么做得菜?放了多少油!这油都淹得死人了!一看就是天生的穷命,连点油都没有吃过,可逮到一次吃油,不吃到拉肚子不罢休是不是?”

  丁小桥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张氏明显就是没事找事的拿捏儿媳妇。这油都控制在张氏手里,每天做饭的媳妇到她的手里领今天做饭用的油,给的那点油简直连她觉得吃碗面条都不够的,居然还敢在这里说放多了,真是的……

  米氏默默的说:“知道了娘,我下次注意,一定省着。”

  对于这种事qíng,米氏一般都会顺着张氏的话认个错,反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虽然丁小桥对于米氏这种包子做法很是憋屈,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容易息事宁人的方法。

  所以,丁小桥在听见米氏这么说的时候,只是低低的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哼了一声,然后将碗里的粥当成张氏的ròu狠狠的咬着。

  “瞧瞧这个吃相,跟八辈子没有吃饭一样,德行!”张氏又看了一眼丁小桥,冷冷的哼道,然后开始给每个媳妇和孙女分菜。自然,丁云儿和丁月儿是最多的,每个人的碗里还有好几块肥瘦相间的ròu片子,馋得刘氏和丁小亭直咽口水。

  分完了两个女儿就轮到了各个孙女们,张氏对于孙女们也是有厚薄之分的,丁小亭因为长得漂亮又和丁月儿关系好,自然是多分,并且有两块ròu,而剩下的丁小楼、丁小阁、丁小桥和丁小梁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自然只是分到一点茄子和豆角。

  最后是三个媳妇儿,三个媳妇中米氏和罗氏最老实,而刘氏比较刁滑,张氏这种人典型的欺软怕硬,所以三个媳妇中往往是刘氏得着的东西最多,而其他的两个媳妇就得着最少了。

  将菜分完,孩子们碗里的粥都喝得差不多了,张氏又给每个人添了半碗,不过到了米氏和罗氏那里就没有了,张氏眉头都不抬一下就放下了空的粥盆,然后从背后又拿出了一个粥盆,里面有少量的杂豆粥。她大方的给米氏和罗氏两个人一人盛了一碗。

  米氏就坐在丁小桥的边上,丁小桥正奇怪张氏怎么那么大方,可是当那碗放在桌子上之后,一股淡淡的酸味就飘了过来,她微微一愣,随后简直不敢相信的看向了那碗粥,这居然是馊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那时烟花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