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祈祷君【完结】(1191)

阅读记录

  元天穆一逃,他率领的大军立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十几万大军输的毫无悬念。

  待大局已定,陈庆之亲自率领荥阳守将开了城门,迎出城外,感激各路兵马前来相助。

  另一边,马文才刚刚领着白袍军将元天穆的攻门大军杀了个人仰马翻,好不容易和花夭的黑山军汇合。

  眼见着胜局已定,马文才也有许多话想要问花夭,刚准备趁着陈庆之和其他人客套的时候和花夭说几句话,就见援军中有人看向马文才、准确的是看向他坐下的大黑,目光凌厉而充满审视。

  马文才何其敏感,顺着目光的方向看去,见是一位年约三十的精悍武将,目光深沉、方额高颧,不由得一怔。

  他认识这人吗?

  “夭夭,他那马是怎么回事?”

  那将军上下扫视了马文才一眼,表情更加不悦。

  “你将家传宝马给了这人?”

  马文才从得到“大黑”起也不知道受到了调侃和质疑,但大多数都被花夭亲自怼了回去,他也习惯了这些人靠第一印象觉得他文弱衬不起这匹马,所以并未动怒,而是好整以暇的等着花夭开口解释。

  然而,他以为跟老流氓没两样的花夭,竟露出了小女儿般不好意思的表情,娇嗔了一句。

  “阿兄觉得他骑这马不好啊?那我就让他把马先还我?”

  马文才:……????

  还有这样的操作?!

  第475章 有女好逑

  荥阳城被攻下, 不但代表着梁国的势力终于有了进驻中原的资格, 也代表着一直一盘散沙的魏国起义力量, 第一次联合在了一起。

  鉴于陈庆之和马文才一直没有援军的状态, 所有人都笃信梁国并没有消灭魏国的心思,最多是想趁着这场动乱占点小便宜,给魏国一点麻烦而已, 这种奇妙的平衡不但维持了北海王阵营中的稳定,对马文才联合其余势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而这样的局面,是马文才一开始就在思考的。

  他的长处与陈庆之从来都不同, 如果说陈庆之的能力是控制战局的走向,那马文才的长处, 就是无论处于什么劣势下, 都能想办法借势为自己所用。

  这种长处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不但要有选择可用“势力”的眼光,更要让对方愿意心甘情愿的提供帮助, 而最终的结果绝不能是靠仰人鼻息, 否则那就不是“借势”,而是“抱大腿”。

  “攻打荥阳之前,马文才找到了我, 让我带着几位道长, 和黑山军去寻找邢大王余部的踪影。邢大王在河东虽然败了, 主力却没有被元天穆消灭, 所以很快, 我们就找到了他们的踪迹,并说服了邢大王援助荥阳……”

  花夭寥寥几句,听起来虽然简单,但只要想想就知道,邢杲性格高傲,想要说服他收拢残兵去为一座不相干的城火拼,实在不是易事。

  只是马文才将几个善于追踪行迹的道士,借给了花夭去寻找邢杲败部,倒出乎诸人预料。

  原来这些道士还能这样用?

  “我的军队被元天穆击败,若我不能洗刷这样的耻辱,日后便不会再有儿郎投奔与我。”

  邢杲倒难得是个直爽的汉子。

  “‘元天穆的大军一日不除,则河东百姓一日不得有安宁之日’,我对花将军的话深以为然,所以就率部来了。”

  “至于泰山公,是在我借兵回城的路上遇见的。泰山公收到了陈将军和马文才的求援信,从兖州途经河东,双方既然目的一致,便一同行军了。”

  花夭当然也很感慨自己这次的运气。

  “泰山公素有威望,又是官身,这一路上有泰山公的帮助,经过关隘时少了不少麻烦。”

  这么一支大军出现在洛阳附近,当然不可能不惊动沿途的州府。

  但有了羊侃出具的文书和印鉴,又有他亲自领军的便利,他们假借“朝廷援军”的名义向荥阳开拔,一路上便没有遭到多少阻拦,反倒还有些城池特意开了城门让他们穿过,加快救援速度。

  马文才送出那封求援信时,其实并没有对此报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位羊太守世居兖州,几代都出仕魏国,即便有各种原因想要南归,也不见得舍得抛家弃业孤注一掷地如此相帮。

  但连他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位泰山公不但这么做了,还带上自己所有的部曲私兵和自己的家眷来投,显然是不准备再回去做什么“泰山公”了。

  这和邢杲、贺六浑这样原本就出身贫寒、只不过趁势而起的起义军领袖不同,羊侃是真正出身士族、世代官宦的人家,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再也没有回头之日,唯有在梁国重头再来这一条路走了。

  正因如此,哪怕羊侃的人马是三支势力之中人数最少的,陈庆之和马文才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向着羊侃躬身一礼。

  “泰山公高义!”

  羊侃坦然受了这一礼,以他做出的选择,自然值得得到别人的尊敬。

  待马文才目光移到贺六浑身上时,后者用挑剔的目光看了这位参军一眼,冷静地说:

  “我并不是为了救援荥阳而来。尔朱荣大军征讨河北,我与葛荣大都督就任城王的去留起了争执,未免任城王殿下遭遇不测,我便说服众将跟我一起离开了葛荣军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祈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