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卖衣服啊。”
霍学恬把她这一年干的事挑挑拣拣地和她奶说了一遍,又说她在京市买了几套房子,现在还剩余这么多钱,问家里有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没有。
孙女突然成了大款,搞得桂兰芳还有点不习惯,在记忆里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事,“上个月开会,郝爱国说上头鼓励大家养猪来着,把你二婶得瑟的,不过她忙着卖纸样,还没时间到我跟前来晃悠,我估计等她闲下来就得到我跟前来嘚瑟了。”
霍学恬提议,“奶,要不咱们家就多养几头猪呗,反正现在家里也有粮食给猪吃了。”
“粮食是有,可多养几头猪你二婶不得更得瑟了么。”桂兰芳很犹豫。
霍学恬想笑,看来她奶也还记得二婶以前要养十头猪的事,当时条件差没法养那么多猪,全家人都不支持二婶,她奶肯定是觉得现在要是养了猪就像跟二婶低头似的。
为了她奶的面子,霍学恬说:“那等二婶跟你建议养猪的时候,奶你再同意怎么样?”
“……那行吧。”桂兰芳很勉强地答应了。
霍学恬回家的时候已经快过年了,村里有很多人家都要做新衣服,何小英和赵艳的生意很热闹,除了卖纸样,她们同时还可以帮人裁布料和做衣服,后面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不会做衣服的知青们开展的,可以说,那么多知青里就没几个会做衣服的,何小英和赵艳就可以帮她们做。
两人也有分工,何小英会说话主外经营,赵艳手艺细就更多的做些技术活,做衣服就是这其中一件。
赵艳做衣服的时候,霍学恬偶尔也会在旁边看着,她虽然跟她妈有些相似的也是生产衣服的,却从来没有摸过缝纫机,更没有研究过衣服的制作工艺,都是想要什么样的衣服就画什么样的,无需中间流程,所以每次看到别人做衣服还是会觉得很新鲜。
赵艳现在一天光做衣服能做两三个单子,在霍学恬不在家的日子,她和何小英还增加了男装和童装纸样的售卖,要知道,农村的妇女们有时比起给自己花钱更舍得给丈夫和孩子花钱,所以这两种纸样的增加,一下子就占了每月营业额的一半。
霍学恬看她妈做了一上午的衣服,做了一件棉服,整个过程是有点神奇的,至少她这么看着有点神奇,让她感觉,一件衣服并不只是画出来就完成了,尽管她画出来就是完成了。
赵艳抖了抖这件女式棉服,对闺女伸出了手,“甜甜,你穿上试试,我看看还有没有哪要改的。”
霍学恬乖乖穿上棉服转了一圈,给她妈看清楚衣服上身的效果。
“好,脱下来吧,没有要改的。”赵艳点点头,拿起手边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打开笔记本,里面夹着一支笔,她拿笔在笔记本内页原有的字迹下又写了一行字。
霍学恬一边脱棉服一边好奇地凑过去看,那笔记本最上面写了一个人名,人名下面写着衣服样式、交了定金多少、布料多少等等,再空几行,便又是一个人名,这应该是她妈记录订单的本子。
“妈,你是不是学写字了啊?”
赵艳笑着点头,又说:“我写的字不好看,不过能认出来就成,不然订衣服的人一多我就记不清了。”
这倒是,霍学恬拿着那一本笔记本从头看起来,从一开始僵硬的笔画夹着几个拼音,到最后规规矩矩的字体,她也能想到她妈练字会很辛苦,不过看她妈现在的样子,似乎是很乐在其中的,这样也好。
霍学恬觉得她妈这样的状态就很好,有自己想做的事,也能从其中得到满足。
霍学恬重新合上笔记本,想着她刚才看见的那些名字,问:“妈,我怎么没看见傅文文同志的名字,她现在不找你做衣服了?”
赵艳轻轻摇头,说:“不是,她下半年就回城了,咱们村里一半的知青都回城了,剩余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要回去。”
她说着叹了口气,“到时候估计就没什么人做衣服的了,趁现在能赚一点是一点吧。”
霍学恬一拍脑袋,原来都到这时候了,差点她都给忘了,她觉得,等知青全都走了,就给她妈在镇上开一个店吧。
这一等就是一年。
一年里,家里养上了曾经何小英盼望的十头猪,因为是政府提倡的农村人养猪,养猪的福利新增加了不少,比如说宰一卖一,意思就是如果家里养了两头猪,那么只要把其中一头猪卖给收购站,剩下一头猪就可以自家宰了吃,霍家养了十头猪,自家就能留下五头猪,这还真的做到了曾经全家人心里的吃肉吃不完的愿望。
除了养猪,霍家还盖了一栋新楼,新家是个小二层楼,红砖青瓦,还加入了一点霍学强的设计建议,最后盖出来的小楼有点时尚,也有点复古,全家人都喜欢。
盖楼的钱就是用得养猪赚的钱,霍学恬本来想出这个钱,后来被她奶劝回了,她想了想,这是全家人住的房子,如果是她这样一个还在上学的小辈出钱盖的,叔伯知道了肯定不适应,住着也许都别扭,而用全家一起养猪赚的钱盖就很好,大家都出了力,住着新房子心里也踏实。
买卖房屋的政策终于试点结束,逐渐推广至全国,霍学恬毫不犹豫地在镇上买了一间铺子,县里也买了一个小院子,比她之前买的房子占地都大得多,但由于地域位置原因,跟她在京市买的那个两居室价格差不多,没花费很多存款。
52书库推荐浏览: 实心汤圆 年代文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