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杜仲德声音明显低下去。
“她,她能和你大嫂还有三弟妹比吗?你大哥和三弟都是读书人,你不是,一个农妇,矫情什么呀!”丁氏叉着腰叫喊。
燕然恍然大悟,难怪听说娘亲受委屈,爹爹第一反应是去科举考试,原来根子在这儿。
丁氏没有想到,儿子声音小,并不是被她压制住了,而是孝顺成了习惯,见她生气,便不忍心。
可是不忍心,也得把道理讲清楚,只见杜仲德皱起眉,一脸严肃地道:“那我若是读书,丰娘就和嫂子弟妹一样了?”
丁氏愣了一下,连徐氏都有些狐疑地问:“老二,你想回到书房?”
杜仲德回了一句:“不行吗?当年我停学,胡家乡学可有话说的,随时欢迎我回去,我今儿个,就正式宣布,我要参加今年的考试。”
徐氏就像听到什么大笑话,脸上带着讽刺:“呵呵,他二叔,你可是八年都没去学堂了。”
丁氏接茬:“就是,什么都不会,考什么呀,别去丢人现眼了。”
杜仲德并没有发怒,只是反问了一句:“我学得不好,丢人了是吗?”这句话非常有力,丁氏立刻闭上了嘴巴,徐氏嘴角抽搐,站在一边的黄氏神色最是古怪,竟然有一抹羞赧,慢慢爬上了脸颊。
要说丢人,这个家没有比老三杜叔贵更甚的。他在学堂,就是逃避干活兼顾混饭,快二十岁的人了,还不如十一二的孩童,别说背不下来四书五经,连《幼学琼林》都没怎么弄通。
丁氏还真不是一般的皮厚,竟然能口口声声说儿子是读书人,简直丢尽读书人的脸呢。
故事讲到这里燕然要特别解释一下,不是她家有钱,能把儿子养在学堂,而是胡家庄出了个当朝一品的大人物,吏部尚书胡宰丰。
胡宰丰发迹不忘家乡,把亲近的人都接出去享福,给村里人建了一所学校。就在村子东头,本村的孩子读书,不仅不交学费,家境贫寒的还管饭吃。
有人耍赖,有钱也不交饭钱,后来便成了愿意交饭钱的交,不愿意交的就不交。
杜家老大杜伯俭和老三杜叔贵、以及老四杜季显,都在学校混着,也腆着脸去灶上吃饭,村里人的唾沫星子都快把杜家的大门淹没了,燕然的爹娘每次从地里回来,都比别人晚,就是受不了遇到村里人,被人用那种眼光来看。
亏得祖母还有脸拿这个说嘴,要是燕然,羞也羞死了。
徐氏眼珠子骨碌骨碌乱转,显然想要阻止,但她嘴巴动了动,却没有理由。
杜仲德见丁氏无语,便自顾自地往下说道:“明天,我就去县里报名去。”
“娘,二弟报名,得不少钱的。”徐氏终于抓住了会,她轻声提示丁氏。
丁氏果然立刻就跳了起来:“不行,不行,你哥前几天报名,家里的钱都花完了。”看到杜仲德眉头一挑,丁氏的声音不由自主降了下去,“你那时又没说要考试,我把钱都给你哥了。”
徐氏也接话说道:“王教谕托朋友帮你哥买了好些时文,都是名家大作,润笔费高。”
杜仲德没有接徐氏的话茬,只问丁氏:“家里果然没钱了?”
“果然没钱了。”丁氏两一摊。
燕然的被英睿紧紧攥着,听他担忧地念叨:“爹爹难道就不能取考试了吗?”
“哥哥,爹爹既然下了决心,谁也挡不住,什么困难也挡不住的。”
“对,对!”英睿的小脸上现出坚毅的神色,“若是爹爹没钱,咱们就和娘一起打猪草去卖。”
两人嘀咕的声音未落,就听见杜仲德说话了:“我后半年去读书,不用在家吃饭,能省下不少的粮食,押两亩地的麦子出去,不就有钱了?”
有道理啊,燕然眼巴巴看着祖母,等她点一下头,谁知丁氏猛一挥:“不行——”
第四章 光宗耀祖我也行
“为何?”杜仲德眼神里有不解,还有些愤怒,他孝顺,但却不是泥人,兄弟四个,他就这样和人不同?
丁氏本来还想骂几句,发现儿子眼光特别复杂,尤其是那股冷意,让她张了张嘴巴,却发不出声音,后面半截话卡在了嗓子眼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憋得咳嗽不止。
杜家祖宗留下的家规,子弟若是出息,卖房子卖地,都得供着念书的。刚才在路上,燕然已经听出来了,爹爹是兄弟四个中读书最出息的。
徐氏没想到自己出的难题,杜仲德一下子就破解开来,忍不住心中发急,她走上前去,堆上一脸假笑:“他二叔啊,不是不让你去考试,只是你这么久没去学堂,就怕考不上,白花钱,不如,你学上两年,下一届去考吧。”
似乎有道理,可燕然却知道,这个伯母就没安过好心,她这是想要来个“拖”字诀。
杜仲德比较好说话,很体谅家人,过了今天,家里万一有个什么事,再让他停学很容易。
但杜仲德万一一鼓作气考上了秀才,哪怕县试过了,都不好让他停学的。
这个家,还没有一个考过县试的。
燕然却想,伯伯若是今年考过了,爹爹恐怕就再也没有会了,这个家其实挺穷的,供养一个读书人,已经是强弩之末,用了最大的力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飞凤 种田文 甜宠文